解溪,足陽明胃經腧穴,五輸穴之一,本經經穴,五行屬火。“解”,開放;“溪”,陷處。穴在足踝部當繫鞋帶之處,且穴居兩筋之間凹陷如溪谷之中,故名。
定位:在踝區,踝關節前面中央凹陷中,拇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
解剖:在拇長伸肌腱和趾長伸肌腱之間;有脛前動、靜脈;淺部當腓淺神經,深層當腓深神經。
主治:1、本經所過的肢體病症:下肢痿痺、腫痛、沉重(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足踝關節疼痛。2、頭面病症:頭面浮腫,面赤,目痛,咽痛,頭痛,眩暈,眉稜骨痛。3、消化系統病症:腹脹,便秘,善噫,胃脘疼痛。4、神志病症:癲疾,胃熱譫語,驚悸怔忡。5、其他病症:瘧疾,轉筋,熱病汗不出。
配伍:1、解溪配條口、丘墟、太白,治膝股腫痛、腳轉筋;2、解溪配血海、商丘,治腹脹;3、解溪配商丘、丘墟、太溪、崑崙,治踝部痛;4、商丘配陽穀,治驚悸、怔忡;5、解溪配足三里、點刺四縫穴,治療積滯;6、解溪配豐隆、行間、神門或大陵,治狂證;7、解溪配上巨虛、丘墟、中封、承山、太溪、崑崙,治足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