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特效祖傳秘方五臟辨證(和八綱辨證配合)是中醫最常用的辨證方法。它是根據中醫臟腑有病時所表現的證候來加以分析和歸納的
中醫的五臟即:心、肝、脾、肺、腎;六腑即: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除三焦外,與現代醫學的解剖名稱是相同的,但它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方面的意義,卻不盡相同。目前中醫的五臟辨證學說仍在臨床上廣泛應用,而且確是有一定的臨床實踐價值。
一、心
心的生理功能
1.心主神明情志(相當於大腦皮質的功能)
《內經》說:“心者,……神明出焉。”“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憂愁思慮則傷心。”“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
2.心主血脈(相當於部分心血管系統的功能)
《內經》說:“諸血皆屬於心。”“心者,其充在血。”
3.心開竅子舌,其華在面
《內經》說:“心主舌。”“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
“心者,其華在面。”
4.汗為心液
《內經》說:“心為汗。”“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
從上述心的生理病理看來,中醫所講的心,基本包括了西醫講的心臟和部分中樞神經、植物神經系統的功能和病變。
心病證治
1.心陽(氣)虛弱證
[症狀] 以心悸,氣短,自汗為主證。兼見面色蒼白,喜出長氣,舌胖嫩為心氣虛;兼見心區憋悶,心痛為心陽虛;兼見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脈微欲絕為心陽虛脫。心神經官能症,及某些器質性心臟病可見心氣衰竭虛證。周圍迴圈衰竭等可見於心陽虛脫證。
[病機] 本證多因久病體虛,或精神刺激等,損傷心氣,心陽。
[治法] 溫補心陽,益氣通脈。
[方藥] 參附湯加味。
心氣虛的,可用四君子湯加棗仁、遠志、五味子以養心安神。
心陽虛的可用瓜蔞薤白桂枝湯以通心陽,可加蒲黃、五靈脂、丹參以活血。
脈結或代的一般用炙甘草湯加減。舌淡苔白潤或膩,脈結,是心陽為痰濁阻滯,宜用溫膽湯加黨參以除痰通陽。
2.心血(陰)不足證
[症狀] 以心悸心煩為主證。或有易驚、失眠、健忘。若兼見低熱,盜汗,口乾,舌尖紅,舌苔薄白或無苔為心陰虛。若兼見眩暈,面色蒼白,口淡,舌淡嫩,脈細弱為心血虛。某些器質性心臟病,貧血,神經官能症等可見此證。
[病機] 外邪入侵傳裡,或精神刺激,耗傷心血、心陰,或由於其他出血疾患,導致心血不足。
[治法] 滋陰養血,寧心安神。
[方藥] 用補心丹加減。
心悸眩暈等心血虛證,可用四物湯加阿膠、柏仁、炙甘草治療。
若心動過速而見舌紅無苔,脈細數等心陰虛證,可用生脈散。
3.痰蒙神明證
[症狀] 以神志痴呆,意識朦朧,苔白膩,脈滑為主證。或有嘔吐痰涎,或昏迷不醒,喉有痰聲,舌強不語。若兼痰熱,則舌紅苔黃,脈滑而數。癔病,精神分裂症可見此證。
[病機] 因精神刺激,氣機不舒,或因氣鬱化火,煎煉津液為痰,痰火交熾,以致矇蔽神明,狂躁妄動。
[治法] 化痰開竅。
[方藥] 用導痰湯加減。
痰迷心竅而昏迷不醒的,用溫開法(蘇合香丸);屬於痰迷心竅而舌紅苔黃脈滑數的,用涼開法(至寶丹、牛黃丸)。
4.痰火擾心證
[症狀] 以神志錯亂,狂躁妄動,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為主證。或胡言亂語,時歌時哭,甚至打人罵人。精神分裂症,狂躁抑鬱性精神病,癔病等可見此證。
[病機] 多由情志不舒暢,抑鬱不遂,五志化火,痰熱內擾,甚則上蒙心包,則神不守舍。
[治法] 清火化痰。
[方藥] 用礞石滾痰丸或清氣化痰丸。
5.心血瘀阻證
[症狀] 以心悸,心前區或胸骨後刺痛或悶痛,舌暗紅或舌邊有瘀斑,脈澀為主證。或胸痛不安,指甲青紫,汗出,四肢冷,苔少而潤。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風溼性心臟病及心力衰竭等可見此證。
[病機] 因精神刺激,導致氣機鬱結,氣滯則血行不暢;或因久病,心氣不足,無力執行血液,均能引起心血瘀滯,脈絡阻塞。
[治法] 活血通絡行瘀。
[方藥] 用血府逐瘀湯加減。
6.心火熾盛證
[症狀] 以口舌反覆生瘡,心煩口渴,小便黃短,舌尖紅,脈數為主證;或有小便淋瀝刺痛,尿血,苔黃或白。神經官能症,心臟病及舌炎,膀胱溼熱,月經不調等可見此證。
[病機] 因精神刺激,氣機不舒,鬱而化火;或平時喜食肥膩食品及有菸酒嗜好,久而化熱生火,以致火熱內擾心臟,心神不安。
[治法] 降火洩陰。
[方藥] 用導赤散。
若兼便秘,消化不良等加大黃、山楂、谷芽、麥芽等消導藥;若精神緊張,失眠,脈細數加麥冬、棗仁、雞蛋黃等養陰藥;若與月經有關而脈弦,加柴胡、白芍等疏肝養肝藥。
心病兼證
1.心配小腸
《內經》說:“心合小腸。”“小腸者,化物出焉。”“心移熱於小腸。”
《諸病源候論)說:“心主血,與小腸合。若心家有熱,結於小腸,故小便血也。”
小腸之病,多因飲食失節,損傷脾胃下傳而引起,其病理表現為清濁不分,轉輸障礙,證見小便不利,大便洩瀉,臨床上可分為虛寒,實熱,氣痛三證。
①小腸虛寒證
[症狀] 小腹隱隱痛喜按,腸鳴溏瀉,小便頻數不爽,舌淡苔薄白,脈細而緩。
[治法] 溫通小腸。
[方藥] 用吳茱萸散之類。
②小腸實熱證
[症狀] 心煩口瘡,咽痛耳聾,小便赤澀,或莖中痛,臍腹作脹,矢氣後稍快,脈滑數,舌質紅苔黃。
[治法] 清利實熱。
[方藥] 用導赤散或涼膈散之類。
③小腸氣痛證
[症狀1 小腹急痛,連及腰背,下控睪丸,苔白,脈沉弦或弦滑。
[治法] 行氣散結。
[方藥] 用天台烏藥散。
二、肝
肝的生理功能
1.肝主謀慮疏洩(相當於情緒活動時,對於植物神經系統功能的影響)
《內經》說:“肝者……謀慮出焉。”“肝主疏洩。”“肝藏血,血舍魂。”“肝在志為怒。”“悲怒氣逆則傷肝。”“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少腹(相當於內臟感覺在體壁上(脅部)的反映),令人善怒、善恐……”
2.肝主藏血
《內經》“肝藏血,血舍魂。”“飲食人胃,散精於肝。”
3.肝主爪筋(相當於運動神經中樞功能)
《內經》說:“肝生筋。”“肝之合筋也,其榮爪也。”“肝者,其華在爪,其主在筋。”
4、肝開竅於目
《內經》說:“肝主目。”“肝氣通於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矣。”“目得血則能視。”
從上述肝的生理病理看來,中醫講的肝在分泌和貯藏膽汁方面,與西醫的肝膽基本相同。但在精神情志、主筋、藏血等方面,與西醫的肝不完全相同或完全不同。中醫的肝與西醫的腦、脊髓、植物神經、心血管、內分泌、生殖等系統有關。
肝病證治
①肝氣鬱結證
[症狀] 以急躁易怒、兩脅脹痛、脈弦為主證。或有精神抑鬱、頭暈、噯氣、胸脅竄痛,食慾不振,口苦或嘔吐,腹痛,腹瀉,月經不調,舌苔白潤。若肝鬱日久,引起血瘀,則兼見痞塊(肝脾腫大),舌邊有瘀點,脈弦或澀。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膽囊炎,神經官能症,肺結核,月經失調等可見此證。
[病機] 因精神刺激,肝氣不能疏洩,經脈之氣阻滯所致。
[治法] 疏肝理氣。
[方藥] 用柴胡疏肝湯加減。
肝鬱及月經不調可用逍遙散加減。兼血瘀可加入治血藥。陰虛可選用小柴胡湯,去燥溼藥加首烏、女貞子、沙參等養肝藥。
②肝火上炎證
[症狀] 以頭痛劇烈,眼紅而痛,易怒,舌尖邊紅,脈弦數有力為主證,或有眩暈,耳鳴或聾,睡眠不安,吐血衄血,脅痛,苔黃或厚而乾等症。高血壓病、狂躁型精神病、中耳炎、上消化道出血、眼部急性炎症可見此證。
[病機] 因氣鬱化火;或嗜好菸酒,多食肥膩,以致蘊熱化火,火盛於上。
[治法] 瀉肝洩膽清熱。
[方藥] 用龍膽瀉肝湯加減。
肝陽上亢肝火盛的,用龍膽瀉肝湯去柴胡(因有升發作用)加石決明、牛膝以增強其降火之力。上消化道出血由於肝火盛引起的,可用龍膽草、梔仁、黃芩、大黃、生地、旱蓮草、紫珠草、側柏葉等清肝瀉火止血藥治療(凡上部出血忌用升提藥)。白血病屬於肝火盛而有出血的,用當歸蘆薈丸。
③肝陽亢盛證
[症狀] 以頭痛、眩暈、易怒、脈弦為主證。或有視物不清、脅痛、口苦、舌邊紅、苔白等症。腦血管意外可見此證。
[病機] 由於素體陰不足,加以腦怒憂思,氣鬱化熱,及嗜好飲酒,多食肥膩,生溼生痰,痰熱內蘊,又能耗陰,陰不制陽,肝陽偏亢,升發太過。
[治法] 平肝熄風潛陽。
[方藥] 用羚羊鉤藤湯。
肝陽上亢,可用石決鉤藤飲以平肝熄風潛陽;若苔黃脈數是兼熱,可加黃芩、蓮子心以清熱。
④肝陰不足證
[症狀] 以眩暈、頭痛綿綿、失眠多夢、舌紅少津、脈弦細或弦數為主證。若有耳鳴耳聾,視蒙夜盲,手腳麻木、震顫,苔少或無苔。慢性肝炎、高血壓病、神經官能症及眼部慢性疾患等可見此證。
[病機] 或因溼熱久蘊,或因氣鬱化熱消耗肝陰,以致肝陰不足,陰虛而生內熱。
[治法] 柔肝養陰(滋,腎養肝)。
[方藥] 用杞菊地黃丸加減。
暈眩屬於肝陰不足的可加龜板(或鱉甲)、牡蠣、玉米鬚。視蒙夜盲屬於肝陰不足的,可加用鱉甲、蟬蛻育陰潛陽。
⑤肝膽溼熱證
[症狀] 以右脅陣發性劇痛、黃疸、尿短黃赤、舌紅苔黃、脈弦數為主證。或有口苦咽乾、寒熱往來;或噁心嘔吐,食少腹脹;或婦女帶下黃綠色、質粘、有臭氣等。急性膽囊炎、膽石症、肝膿瘍、宮頸炎、陰道炎可見此證。
[病機] 多由感受溼熱之邪,或情志不舒,肝氣鬱結,或嗜好飲酒,多食肥膩,醞釀而成溼熱。
[治法] 清熱利膽。
[方藥] 用山梔、黃芩、鬱金、玄明粉、柴胡、枳殼、虎杖、金錢草等藥。若兼大便秘結,可加大黃、枳實。若疼痛較劇,可加木香行氣,加蒲黃、靈脂活血止痛。黃疸明顯加茵陳、大黃。
肝病兼證
1.肝配膽
《內經》說:“肝合膽。”
《景嶽全書》說:“肝氣雖強,非膽不決,肝膽互濟,勇敢乃成。”
肝合膽、互為表裡有兩種含義:
1.指功能:肝主謀慮,而膽主決斷。
2.指生理:從經脈循行上,足厥陰肝經屬肝絡膽,足少陽膽經屬膽絡肝,互為聯絡,互為影響。
①膽虛證
[症狀] 頭暈欲嘔,易驚少寐,視物模糊,苔薄滑,脈弦數。
[治法] 養心神,和肝膽。
[方藥] 用酸棗仁湯之類。
②膽實證
[症狀] 目眩耳聾,頭暈,胸滿脅痛,口苦,嘔吐苦水,易怒,寐少夢多或往來寒熱,苔黃舌紅,脈弦數實等。
[治法] 瀉肝清熱。
[方藥] 用龍膽瀉肝湯。
三、脾
脾的生理功能
1.脾主運化(相當於消化系統的消化與吸收功能,以及營養物質和水液的運送)
《內經》說:“脾胃者……五味出焉。”“脾為胃行其津液者也。”“飲食人胃,遊溢精神,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
2.脾統血
《內經》說:“脾統血。”
3.脾開竅於口,其華在唇
《內經》說:“脾主口。”“脾之合肉也,其榮唇也。”“脾氣通於口,脾和則口能知五味矣。”
4.脾主肌肉、四肢(營養四肢、肌肉)
《內經》說:“四肢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徑,必因脾乃得稟也。”
《李東垣》說:“脾胃俱旺,則飲食而肥,脾胃俱虛,則不能食而瘦。”
5,脾舍意
《內經》說:“脾藏意。”“憂愁而不解則傷意,意傷則愧亂,四肢不舉。”
《孫思邈》說:“脾藏者意之舍,意者存憶之志也。”
從上述生理和病理看來,中醫的脾具有消化和調節體液,管理血行等作用,與西醫的脾基本不同。而中醫的腸胃和西醫的腸胃基本相同。在臨床上消化系統的疾患主要應從脾胃來治療,同時應顧及腎肝(先天與後天關係)。出血疾患和水腫、呼吸道疾病,有時也可以用治脾的方法來治療。
脾病證治
①脾氣虛弱證
[症狀] 以倦怠,食慾不振,脘痛喜按,脘悶腹脹,大便稀薄,舌淡嫩或有齒痕為主證。或有面黃,噯氣,吐酸,舌苔白,脈虛等。
可出現聲低氣短,動則氣有下墜感,或有胃下垂,腎下垂,脫肛,子宮脫垂等症。
或出現各種出血症狀或發熱。
或出現脘痛,脅腹脹滿,吐酸或腸鳴腹瀉,苔白膩,脈弦等肝胃不和症狀。慢性腸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胃腸功能紊亂、腸結核、小兒營養不良、內臟下垂、脫肛、乳糜尿、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功能性子宮出血等可見此證。
[病機] 因飲食失調,水溼困阻,或過於思慮勞倦,或其他慢性疾患病程較久,損傷脾氣,以致形成脾氣虛弱,運化無力,營養不足,脾胃氣虛。
[治法] 補中益氣(昇陽補氣)。
[方藥] 用補中益氣湯加減。脾不統血面板有紫癜的加當歸、熟地、仙鶴草等。
②脾陽虛弱證
[症狀] 以面黃少華,脘腹痛而喜熱喜按,食慾不振,大便稀薄,倦怠無力,四肢不溫,小便清長,尿少浮腫,舌淡,苔白潤,脈緩弱為主證。或有胃脘脹痛,口泛清水,久瀉久痢,肌肉消瘦等症。慢性腸炎、潰瘍病、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腎炎、營養不良性水腫等可見此證。
[病機] 多由飲食失調,水溼傷脾;或其他慢性病損傷脾的陽氣,以致脾陽虛弱,不能運化飲食,供給人體所需要的營養。
[治法] 溫運中和(溫中健脾)。
[方藥] 用理中湯加減。
③寒溼困脾證
[症狀] 以飲食減少,胃脘滿悶,口淡或粘,頭重如裹,肢體睏倦,舌苔厚膩,脈緩為主證。或有噁心欲吐、喜熱飲、懶說懶動或浮腫、洩瀉、白帶多等症。急、慢性腸胃炎、慢性痢疾、慢性肝炎可見此證。
[病機] 多因淋雨受寒,多食生冷,水中作業或住處潮溼等,使寒溼之邪內侵於脾。脾陽為溼所困,氣機不暢,溼濁阻礙了脾的運化功能。
[治法] 運脾化溼。
[方藥] 用胃苓湯。若舌質胖嫩而脈虛,是脾虛溼困,宜健脾去溼,用五苓四君湯。
④溼熱蘊脾證
[症狀] 以鞏膜及全身發黃,不思飲食,身體倦怠,小便赤黃為主證。或有皮膚髮癢,脘脅痞脹,口渴口苦,發熱,大便稀薄,舌苔黃膩,脈濡數。急性傳染性肝炎,鉤端螺旋體病,急性膽囊炎等可見此證。
[病機] 外感溼熱之邪及飲食不節、脾不運化、溼熱醞釀、中焦之氣阻滯,溼熱內蘊於脾胃,可影響肝膽的疏洩作用。
[治法] 清熱利溼。
[方藥] 用茵陳蒿湯或茵陳四苓散。虛寒胃痛加佛手、煅瓦楞之類。久瀉可加赤石脂、石榴皮之類。久痢可加木香、白芍、當歸之類。
脾病兼證
1.脾與胃
《內經》說:“脾合胃。”
《葉天士》說:“納食主胃,運化主脾,胃宜降宜和,脾宜升宜健。”
脾與胃相為表裡,同司運化,胃主受納腐熟水谷(胃能接受和初步消化飲食物)。脾主運化輸布精微(脾能消化和吸收營養物質及運送營養水液等)。互相配合完成後天給養任務。胃為水穀之海。凡飲食不節,飢飽失常,或冷熱不適,均能影響胃的功能,而發生病變。
①胃寒證
[症狀] 胃脘脹滿疼痛,綿綿不止,喜熱喜按,泛吐清水,嘔吐呃逆,脈遲,苔白滑。
[治法] 溫胃散寒。
[方藥] 用高良薑湯之類。
②胃熱證
[症狀] 口渴思冷飲,消谷善飢,嘔吐嘈雜,或食人即吐,口臭,牙齦腫痛、腐爛或出血,脈滑數,舌赤苔黃少津。
[治法] 清胃洩火。
[方藥] 用清胃散之類。
③胃虛證
[症狀] 胃脘痞滿,飲食不化,時作噯氣,大便不實,脈軟弱,苔少。
[治法] 益氣建中。
[方藥] 用小建中湯之類。
④胃實證
[症狀] 食滯胃脘,脘腹脹滿,大便不爽,口臭噯腐,或嘔吐,脈滑,苔薄黃。
[治法] 消導化滯。
[方藥] 用保和丸之類。
四、肺
肺的生理功能
1、肺主治節(主氣)(相當於呼吸功能)
《內經》說:“肺者……治節出焉。”“諸氣皆屬於肺。”
2.肺主肅降,通調水道
《內經》說:“飲人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
3.肺合皮毛
《內經》說:“皮毛者,肺之合也。”“太陰者(肺),行氣溫於皮毛者也。”“肺主一身之皮毛。”
4.肺開竅於鼻(鼻是呼吸系統一部分)
《內經》說:“肺主鼻。”“五氣入鼻,藏之於肺,肺有病鼻為之不利。”“肺氣通於鼻,肺和則鼻能知香臭矣。”
5.肺與聲音(呼吸振動聲帶而發音)
肺氣足則聲音宏亮,肺氣虛則聲音低弱為之“金破不鳴”(肺結核等)。風寒犯肺,肺氣壅塞則聲音嘶啞,為之“金實不鳴”(如傷風咳嗽等)。
從上述肺的生理病理看來,中醫的肺,主要指呼吸系統(包括鼻、咽喉、氣管和肺),但與體液調節,血液迴圈有一定關係。因此,在臨床上呼吸系統疾病大多宜從肺治;一部分體液和血液迴圈方面的疾病及一部分面板病,也和肺有關,有時要考慮用治肺的方法進行治療。
肺病證治
①肺氣虛弱證
[症狀] 咳嗽氣短,聲音低弱,舌質淡嫩,脈虛或弱。或有喘促,痰多清稀,疲倦,懶言,怕冷,自汗,面色蒼白。肺氣腫,肺結核,支氣管哮喘可見此證。如兼見胸痛,舌邊有瘀點,是氣虛兼血瘀。
[病機] 由於感受外邪,或因情志不舒,飲食失調等,導致肺的宣降功能失常,日久損傷肺氣,而使肺氣虛弱,不能散佈津液,化而為痰引起咳嗽氣短,聲音低弱。
[治法] 宜補益肺氣。
[方藥] 用補肺湯加減。
若肺氣虛又兼血瘀,應在益氣除痰中加入三稜、莪術等活血去瘀藥。若血瘀又兼痰中帶血,可加百草霜或血餘炭等止血藥。哮喘氣短的宜在除痰定喘方中加黃芪、黨參、白朮等補氣藥。
②肺陰虛虧證
[症狀] 以咳嗽無痰,或痰少而粘,潮熱,手足心熱,午後顴紅,舌紅嫩,少苔,脈細數為主證。或有咳嗽帶血,盜汗,失眠,口乾咽燥,或聲音嘶啞等證。肺結核或肺炎恢復期,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可見此證。
[病機] 多因外邪犯肺化熱;或肺臟內傷日久以致肺陰耗損,津液不足,肺不滋潤,失其清肅之職。
[治法] 滋陰潤肺。
[方藥] 用百合固金湯加減。
③風邪犯肺證
[症狀] 咽喉作癢,咳嗽,初起有表證(惡風,怕冷,發熱)分三個型別:1)如兼寒邪,初起怕冷較明顯,不出汗,伴見鼻塞,流清涕,咯白色稀痰,舌苔薄白。2)如兼熱邪,初起發熱較明顯,汗出,伴見咽喉紅腫疼痛,咯黃色稠痰,舌紅,苔黃。3)如兼燥邪,伴見咽喉幹痛,口唇鼻腔乾燥,乾咳或有少量粘痰,舌幹,尖紅。以上三型在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急性扁桃體炎,急性咽炎等可見此證。
[病機] 外感風邪,侵入肺臟。但風為百病之長,常兼寒熱,或燥邪合併犯肺,使肺氣不能清宣肅降。
[治法] 1)宣肺散寒;2)宣肺清熱;3)宣肺潤躁。
[方藥] 1)用止嗽散。2)用桑菊飲。3)用桑杏湯。
④痰溼伏肺證
[症狀] 以咳嗽、氣喘、咯痰為主症。兼見胸脘痞滿,咯白色粘痰,量多,舌苔白膩,或有眩暈。慢性單純性支氣管炎可見此證。
[病機] 乎素飲食不節,或嗜好甘肥,使脾的運化功能不健,津液不能正常轉輸,溼聚生痰,停留於肺。
[治法] 燥溼化痰。
[方藥] 二陳湯。
⑤飲停脅下證
[症狀] 以咳嗽、氣喘、咯痰為主證。兼見胸脅脹滿,疼痛,特別是咳嗽轉身時可加重疼痛,舌苔薄白。滲出性胸膜炎等可見此證。
[病機] 由於肺部疾病(肺結核等)導致肺氣虛弱或鬱滯津液停聚為飲,留於胸脅之間。
[治法] 攻逐水飲。
[方藥]控涎丹。
⑥寒飲伏肺證
[症狀] 以咳嗽頻而劇烈,氣急,痰粘白而量多,苔白滑,脈浮緊為主證。或有稀痰而不易咳出,嚴重的則喘咳胸悶,不能平臥,或兼發熱惡寒,脈緊等。某些支氣管哮喘,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可見此證。
[病機] 肺有寒邪或寒痰,肺氣不能肅降。
[治法] 宜發散風寒或溫化寒飲。
[方藥] 用麻黃湯發散風寒,解表化飲湯溫化寒飲。
⑦痰熱蘊肺證
[症狀] 以咳嗽喘促,痰黃粘稠,舌紅苔黃或黃膩,脈數或滑數為主證。或有咳吐膿血,氣味腥臭,咽喉胸痛,或惡寒發熱等症。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併發感染,支氣管擴張及肺炎,肺化膿症等可見此證。
[病機] 由於外感風熱,或風寒化熱,以及情志不舒,氣鬱化火,火熱煎熬津液為痰,痰與熱蘊結於肺,以致肺失清肅。
[治法] 清肺洩熱化痰。
[方藥] 用麻杏石甘湯加減。
若舌紅,苔黃而幹,下午熱是肺熱傷津,可用瀉白散,如哮喘加麻黃、苦杏仁,咳甚加貝母、瓜蔞。肺閉喘咳的,可用麻杏石甘湯合葦莖湯加敗醬草、魚腥草、貝母、蒲公英等。
肺病兼證
1.肺合大腸
《內經》說:“肺合大腸,大腸者,傳導之府。”“大腸者……變化出焉。”
傳導就是輸送,變化是指食物變化不被吸收的糟粕,大腸的功能是運轉糟粕。古人認為飲食的消化過程是:飲食→胃(腐熟)→
脾(運化)→小腸(分清濁)→大腸(傳導)或膀胱(排尿)。所以治療大便燥結或裡急後重的痢疾,治療方法首先疏導和通利大便。
①大腸寒證
[症狀] 腹痛腸鳴,大便溏洩,溲清,脈緩,舌苔白滑。
[治法] 散寒止瀉。
[方藥] 用胃苓湯之類。
②大腸熱證
[症狀] 口燥唇焦,大便秘結,或大便腐臭,肛門灼熱腫痛,小便短赤,脈數,苔黃燥。
[治法] 清熱瀉結。
[方藥] 用涼膈散之類。
③大腸虛證
[症狀] 久痢洩瀉,肛門下脫,四肢不溫,脈細數,舌淡苔薄。
[治法] 厚腸固攝。
[方藥] 用養髒湯之類。
④大腸實證
[症狀] 腹痛拒按,或發熱,嘔逆,便秘,或便而不爽,脈沉實,苔黃。
[治法] 清熱導滯。
[方藥] 用承氣湯之類。
五、腎
腎的生理功能
1.腎主伎巧
《內經》說:“腎者……伎巧出焉。”“腎不生,則髓不能滿”“腎之合骨也,其榮發也。”“腎氣實,則齒更髮長。”
2.腎主藏精(指生殖系統功能和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
《內經》說:“腎為生身之本。”“兩精相搏,合而成形。”“腎為元陰元陽之府。”
3.腎主水(相當於泌尿系統及部分消化系統功能)
《內經》說:“腎主五液。”“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也,上下溢於面板,故為腑腫,腑腫者聚水而生病也。”
4.腎主納氣
《內經》說:“腎主納氣。”
5.腎主命火(相火)
腎主水藏精,又主命門之火,腎陽是維持生命的主要力量,故把腎陽稱為命門之火。
6.其華在發
7.開竅於耳及二陰
《內經》說:“耳者腎之官。”“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
從上述的生理病理看來,中醫的腎與西醫的生殖、泌尿、內分泌(如腎上腺、垂體、性腺、甲狀腺等)、中樞神經、植物神經等系統都有關。在臨床上,上述各系統的一部分疾病可以用治腎的方法治療。此外,如骨骼、牙齒等疾患也可以考慮從腎施治,如骨折常用補腎藥物能促進斷骨的癒合。都是根據“腎主骨”和“齒為骨之餘”的理論而來的。
腎病證治
1.腎氣虛弱
[症狀] 小便頻數而清,甚則小便失禁,夜尿多,腰痠或脊軟,遺精早洩,尿後餘瀝,舌淡苔薄白,脈細弱。慢性腎炎,尿崩症,小便失禁,小兒遺尿,性神經官能症,肺氣腫,肺原性心臟病可見此證。
[病機] 多因久病體虛,年老衰弱,或先天不足,以致腎氣虛弱。
[治法] 固攝腎氣。
[方藥] 大補元煎加減。尿多或小便失禁用縮泉丸。遺精、早洩用固精丸。
2.腎不納氣
[症狀] 短氣喘促,動後喘甚,吸氣更為困難,聲低氣怯,咳逆,汗出怕冷,面部虛浮,苔淡白,脈細無力。多見於肺氣腫、肺原性心臟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病機] 勞傷腎氣,或是久病氣虛,氣不歸元,氣少即產生陽虛,由腎陽虛而影響到肺的呼吸功能。
[治法] 補腎納氣。
[方藥] 人參胡桃湯加減。
陽虛哮喘的,用金匱腎氣丸加胡桃肉、五味子。若出現命門火衰不納氣的,用成藥黑錫丹。
3.腎陽不振(指具有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興奮性低下的表現)
[症狀] 畏寒,手足不溫,精神不振,大便稀,舌質胖嫩,苔白潤,脈虛浮或遲沉無力為主證。或有面色暗淡,發易脫落,氣短而喘,耳鳴耳聾,牙齒動搖,腰膝痠軟,尿少浮腫,或夜多小便,自汗等症。若命門火衰,可出現陽痿、滑精、慢性腹瀉、四肢冷,或氣短氣喘而汗出,尺脈弱沉細遲等。可見於腎上腺皮質機能減退,甲狀腺機能減退,性神經衰弱,慢性腎炎等病。
[病機] 腎氣不足,腎陽虛則全身陽氣也虛,故四肢冷,陽痿,滑精。
[治法] 宜溫補腎陽。
[方藥] 用金匱腎氣丸加減。若命門火衰用四神丸加減,若氣短氣喘用黑錫丹。
4.腎陰不足
①陰血不足
[症狀] 以牙齒動搖,失眠,傍晚口乾,腰膝痠痛,遺精,舌紅幹,脈細數為主。或有頭暈目眩,耳鳴耳聾,五心煩熱,盜汗,脛骨痛,足跟痛,舌有剝苔等症。慢性腎炎、慢性腎盂腎炎、神經衰弱、結核病、糖尿病、乳糜尿、無排卵功能性子宮出血等可見此證。
[病機] 腎陰虛,津液不足,腎火旺盛。
[治法] 宜滋養腎陰。
[方藥] 用六味地黃丸。
②陰虛火旺
[症狀] 在腎陰虛證候基礎上,若兼顴紅唇赤,性慾亢進,小便短赤,夜半口乾甚,脈數或弦細數等症。神經衰弱、肺結核、糖尿病、尿崩症、無排卵功能性子宮出血、紅斑狼瘡等可見此證。
[病機] 陰虛甚則虛火旺。
[治法] 宜滋陰降火。
[方藥] 用知柏地黃丸。
腎病兼證
1,腎與膀胱
《內經》說:“膀胱者……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腎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
《諸病源候論》:“津液之餘者,人胞則為小便。”
因腎主水液,與膀胱互為表裡,腎氣不化,也能影響膀胱氣化,這是膀胱虛證的主要病機。至於膀胱實熱病證,則由他髒移熱所致,或本腑溼熱蘊結而成。
①膀胱虛寒證
[症狀] 小便頻數,淋漓不盡,或遺尿,舌淡苔潤,脈沉細。
[治法] 固攝腎氣。
[方藥] 用桑螵蛸散之類。
②膀胱實熱證
[症狀] 小便短赤不利,尿色黃赤,或渾濁不清,尿時莖中(陰道)熱痛,甚則淋瀝不暢,或見膿血沙石,舌紅苔黃,脈數。
[治法] 清熱利溼。
[方藥] 用八正散之類。
臟腑與陰、陽、氣,血等虛證的辨證方法
在臨床上,見到陰虛(低熱或潮熱,顴紅,手足心熱,盜汗,口乾,咽燥,舌光紅少津,脈細數無力)或見到陽虛(怕冷,四肢不溫,自汗,脘腹隱痛,大便溏薄,舌質胖嫩,脈微細無力)或見到氣虛(氣短,懶言,精神疲倦,肢體無力,面白,舌淡,脈弱無力)或見到血虛(面色萎黃,或淡白無華,唇、舌、指甲色淡,頭暈,目眩,心悸,肢麻,脈細)的同時,如伴有某一髒或腑的症狀,就可稱為該髒或腑的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證。舉例說明如下:
陰虛+肺病中的咳嗽,少痰等症=肺陰虛證。
陽虛+脾病中的腹痛,便溏瀉=脾陽虛證。
氣虛+腎病中的尿多,失禁,遺精,喘促=腎氣虛證。
血虛+心病中的失眠,多夢,健忘=心血虛證。
陰虛+肝病中的頭暈,耳鳴=肝陰虛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