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一睜眼,就看到了讓人痛心的一幕:
江西一對夫妻在出租屋洗澡時,導致一氧化碳中毒而不幸身亡,留下了八個未成年的孩子,其中最小的孩子才9個月大,最大的孩子也才不過12歲。
看到這樣的一個十口之家,我就在想,即使這對夫妻還活著,對於這樣的家庭,真的就是一種幸福嗎?
在這留下的八個孩子中,老大到老四都是女兒,老五是個兒子,但是天生耳聾,老六老七也是女兒,而最小的老八,是一個健康的兒子。
其實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對夫妻這麼拼命的生,無非就是想要個健康的兒子。
現在早已經不是封建時代了,但腐化陳舊的思想,依然在荼毒著這一代人。
你以為這只是個例,其實在很多農村地區,重男輕女的思想依舊嚴重,多少女人都以自己能生個兒子出來而驕傲。
但是在這種帶著極強的偏見下,也衍生出了太多太多的悲劇:
這個新聞讓人痛心的地方,並不是那對夫妻的意外身亡,而是他們的所作所為,初衷並不是為了孩子們能夠有一個好的人生,而是希望自己能夠留個後。
他們對生命的漠視,對責任的踐踏,讓我生不出一絲同情心來。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件事情的背後,需要我們真正警惕的到底是什麼?
2018年,安康市一位14歲的姐姐,親手殘忍的殺害了自己的親弟弟,而背後的真相讓人心驚又荒謬。
原來姐姐躲在被子裡玩手機,卻被弟弟發現,她害怕弟弟會向父母告狀,從而招來父母的責罵,於是恐懼之下,就對弟弟起了殺心。
她趁弟弟睡著時,想要將其掐死,但驚醒了同床的妹妹,之後又等弟弟妹妹睡著之後,姐姐舉起菜刀,砍向了弟弟的腦袋。
姐姐整個作案的過程不可謂不殘忍,而這位年僅11歲的弟弟,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會死在姐姐的屠刀之下。
在法庭上,姐姐的一番話,更是值得人們深思,她說:
父母只給弟弟買手機,只對弟弟好,弟弟要什麼有什麼,而我和妹妹,卻什麼也得不到。
從這句話中,我們不難看出,姐姐看上去像是因為害怕被父母責罵而殺害了弟弟,而實際上,在她幼小的心靈裡,早就對弟弟懷恨在心了。
殺害了弟弟的兇手是姐姐,但又何嘗不是父母那帶有偏見的愛呢。
重男輕女的思想,在一些人的意識中已經根深蒂固,但是對於兒子的偏愛,往往代表著對女兒的傷害。
這種思想本就是封建社會的餘毒,它的可怕之處就在於,它是導致一切悲劇的源頭和罪魁禍首。
父母對於兒子的執念,不該成為女兒的童年噩夢,更不該讓她們用一生去承受。
如果我們能夠將我們的愛平分給孩子們,那麼生幾個孩子,我想也不會落人口實,我們應該對生命保持敬畏,對後代承擔責任。
電影《桃姐》中有一個情節讓人印象深刻。
在一所養老院裡,一位老人天天盼著自己的兒子能夠來看望她,但是卻一直沒能把兒子盼來,相反,女兒倒是時常來看她。
過年的時候還會把她接回自己的家吃個團圓飯,不過老人似乎對女兒一直很冷淡。
老人依舊盼望著兒子的到來,可迎接她的卻是一天一天的失望,她把所有的財產都給了兒子,兒子卻把她放在了養老院,就連住養老院的費用,都是女兒付的。
老人對兒子的偏愛,沒能換來對方的良知,反倒是一直被忽視的女兒,在不知疲倦的照顧著年邁的母親。
兒子就是父母上輩子的債,而女兒是父母上輩子的福。
重男輕女的思想,有時候給我們呈現的,往往是一幕一幕的人生悲劇。
我的小姨就是擁有兩個女兒的母親,當年因為生下兩個女兒,引來小姨夫的不滿,後來他獨自開車出去喝酒,回來時車撞在了樹上,當場斃命。
雖然兩個女兒在一個並不健全的家庭里長大,但是小姨卻從來沒有虧待過她們。
之後兩個女兒大學畢業,不僅給小姨買了房,還讓她過上了幸福的日子,相比起有兩個兒子的我的母親,明顯要幸福很多。
我並不是說,自己比兩個表妹要弱,而是女兒並不一定比兒子差。
兒子也好,女兒也好,我們應該尊重生命本身。
我們把他們帶到這個世上,就應該擁有對生命本身的敬畏之心,
對任何一方的偏見,都是對生命本身的一種褻瀆。
心理學家威廉.傑姆說過,“人性最深層的需要就是渴望別人的讚賞,這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地方。”
兒子是如此,女兒也是如此。
作為父母,不吝嗇對兒女們的愛,是我們最基本的做人底線。
在江西這對夫妻意外身亡的新聞下,有一條評論讓人看得更是觸目驚心。
一位網友評論說:我也到了做人奶奶的歲數了,我覺得兒子可以留下,女兒其實可以考慮被領養,這對於孩子和這個家庭而言,都是一種更好的選擇。
我佩服這位網友能夠站在客觀角度看事實的勇氣,同時也為她說的那句“兒子可以留下,女兒可以走”而感到憤怒。
有時候,人之所以稱之為人,並不是我們擁有多高的智慧,更不是我們擁有多麼敏銳的洞察力,而是我們擁有良知,擁有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
不管撫養這八個孩子的親戚,究竟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但我始終願意相信,那份血濃於水的親情以及不畏辛苦的擔當是真實的。
作家黃佟佟曾說:中國女孩的成長史,太多利用,太少關愛。
有多少女孩子是在父母的偏見下成長起來的,又有多少老人認為,女孩子只要學會洗衣做飯生孩子就可以了?
對於女性而言,上一輩人的所謂“命運”不該讓下一代人繼續繼承,每一個人都應該擁有同樣的權利。
鄉村教師張桂梅被國家授予“時代楷模”稱號,這份殊榮,毋庸置疑,她帶領1804個大山的女娃娃們“逆天改命”,她讓“女性”不在是一種劣勢。
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報道,說在奧地利的一個《關愛女孩協會》裡,有這樣一個問題:
“如果一個家庭有一雙兒女,但只有一筆教育經費,你投給誰?”
“投給女兒。”
“為什麼?”
“因為教育一個男孩,你只教育了一個個體;而教育一個女孩,你就教育了一個家庭,教育了一個民族,教育了一個國家。”
男孩兒也好,女孩兒也罷,我們今天討論的不是誰比誰更強,誰比誰更好。
而是在這個充滿了愛的時代裡,我們是否可以拋棄那些有色眼鏡,平等地去對待每一個鮮活的生命。
我想讓這個世界可以更美的,不是他,也不是她,而是我們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