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關係的疏遠都是從不願意分享開始的,的確,愛只有被分享後,才會被真切的感知,就像互相吸引的磁場,你給我以熱情,我濃烈的回應。
這才是真正好的關係,隨時隨地都充滿“分享欲”,不是尷尬的敷衍,也不是表面的附和,而是道相同,互為謀的雙向奔赴。
融入彼此的生活,維持一段關係新鮮感的最好方式,也是跟對方保持的分享欲,這也是彼此瞭解最直接的途徑。
兩個人都在同一頻率,有分享的慾望,小到一首好聽的歌,大到人生髮展規劃,一個願意激情滿滿的說,一個願意認認真真的傾聽。
一來一往中,既滿足了我們內心深處孤獨感的排解,感情也在這分享的點滴中越靠越近,歷久彌堅。
親情裡,需要分享欲將父母的牽掛跟打拼子女的心拴在一起,而不是讓父母透過冷冰冰的朋友圈感知你的喜怒哀樂。
而父母的生活狀態卻又一無所有,親情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阻斷了。
尤其是到了一定年齡,距離感越來越大,一邊是掛念的父母,一邊是奔波於生活的子女,沒有了分享欲,再血濃於水的關係都會變得蒼白,冷漠。
其實,親人之間的“分享”並不是講什麼效率,也不是彙報工作,而是透過生活的細節和工作中的遇到的人和事,凝聚親情,哪怕是有一句沒一句的廢話,也讓人感覺到幸福,開心。
友情裡,也離不開分享欲深化感情。
哪怕是看到什麼好玩的,好吃的,有趣的,都願意拍個照發給你,有什麼情緒也會互相傳遞的這種歡喜和在意是藏不住的,更無法用言語表達的。
畢竟大家平時都在各自的領域裡忙碌,有一個願意跟你交流想法,互相惦記,關心,分享生活點滴的人,不僅讓無聊的生活變得鮮活起來,也讓友情的支柱越來越凝固。
可是現實中,多少人卻因為失去了分享欲,和自己曾經形影不離的朋友散了。
學生時代,有一個無話不說的朋友,在別人眼裡就是麥芽糖,誰也離不開,真的是甜過了整個青春,後來因為畢業各自奔赴不同的人生。
可能剛開始還會彼此分享生活工作,偶爾約著出去旅遊,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一切都悄然無聲的改變了。
也許是因為忙,也許是因為圈子的不同,曾經無話不說的親密關係變成了陌生的寒暄。
到最後,除了沒有訊息和回應的微信頭像,默契的散場了,沒有道別,只剩各自安好。
愛情裡,分享欲就是愛,分享欲就是最高階的喜歡。
真心的喜歡一個人一定是滔滔不絕的,想要無時無刻的分享自己的一切,這就是赤裸裸的愛。
就像在彼此身上安了“監控”,不管在不在身邊,隨時隨地都可以獲取到彼此的動態。
而我也心甘情願的展示一切,這種隔著螢幕帶來的信任和安全感就像同心鎖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即便激情褪去,生氣吵架依舊願意分享情緒,串聯起來就是愛情最美的珍珠。
從某種意義上說,分享的過程要比內容重要得多,熱戀的時候無話不說,訊息秒回置頂,電話粥煲到深夜都不捨得掛電話,每天分享都不會膩的煙火氣。
從三餐到工作,從電影到八卦,從早起聊到深夜入夢,再到對未來美好的規劃,聊的是熱火朝天,孜孜不倦。
當新鮮感褪去,耳朵變得厭煩,心理開始抗拒,從小心翼翼的斟酌分享欲到被敷衍的回覆,最後無話可說。感情最終只剩名存實亡,直至分道揚鑣。
愛情裡很多情侶或者夫妻都是無話可說,天天在一起同床異夢,坐在一起各自玩著手機,這樣沒有“分享欲”的愛情,遲早會讓這段感情走向破裂。
雪怕太陽草怕霜,人怕冷漠心怕傷。
一段關係的好壞持久,是需要彼此你來我往的資訊曝光和互動,透過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加固彼此相互間的惦念和對生活參與的密切感。
不論多麼好的關係,多麼如膠似漆的感情,如果連分享的慾望都沒有了,何談關係的好壞長久呢?
兩個聊得來的人,才是一生最好的歸宿。
失去分享欲便是散場的開始,或早或晚。因此要好好珍惜那個願意跟你分享的人,彼此接納、牽掛、傾聽、欣賞和支援,關係才能在建立共鳴中,更加積極,充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