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林 財經時間 2021-12-11 05:26
手機閱讀
雙十一已經落下帷幕,不過,對於商家來說,這場消費大戰才進行到一半。雙十二緊隨其後,雙旦勢頭強勁,熱衷於海淘的等等黨為“黑色星期五”摩拳擦掌,更不用提年底還有一個年貨節。處於中間的雙十二看起來如此尷尬,即便已經走過好幾個年頭,卻仍然是夾縫中求生存,頗為不易。
人們不禁問一句:雙十一之後,雙十二還有沒有存在的必要?
全球疫情仍在反覆,刺激消費對於每個國家來說都不容易。據報道,美國每年聖誕節前最重要的大促“黑色星期五”(以下簡稱“黒五”),在今年有所遇冷。Sensormatic Solutions資料顯示,感恩節當天美國實體店訪問量較2019年下降90.4%,“黒五”期間零售店客流量較之2019年下降28.3%,這還是戰線拉長的結果。沒錯,戰線拉長並不只是中國電商的營銷手段,國外大促同樣從“購物節”變成了“購物季”。
大家吐槽的戰線拉長導致消費疲軟,不過是促銷節日眾多問題中的一個,海平面之下是連片的冰山,等待人探尋。
“熱情不再”的消費者
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資料,今年雙十一全網交易額同比增速僅為12.2%,這是近12年來最低增速。這其中:天貓平臺總交易額為5403億元,同比增長8%,而在過去四年,天貓平均增速均保持在26%以上;京東累計交易額3491億元,同比增長29%,而京東在2018和2019年的增速分別為26%、28%。
不同維度的資料對比之下,結論也不相同,行業對於資料看法不一,但沒人懷疑,各種購物節面前,消費者正在迴歸理性。越來越多人在為符號和意義消費的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豆瓣“不要買|消費主義逆行者”小組,將理性消費貫徹到底。
這是一場觀念的全新變革,也是電商的一次大考,考的正是如何應對日益個性化、高品質的消費需求。
在筆者的採訪中,資深剁手黨珊珊表示:“變味了,疲憊感更多吧,畢竟價格也沒有多便宜,我現在是不買貴就行。”當筆者問道雙12是否有購物計劃時,“不買了不買了,還不如去商超,更有樂趣。”
種種因素夾雜著消費者的抱怨,讓雙11逐漸降溫,像珊珊這樣的95後年輕人並不在少數。根據尼爾森報告,Z世代人數已達2.6億,這部分品牌重點關注的消費潛力股,這群成長於網際網路一代的新新人類,有著區別於其他群體的全新消費觀念,看起來並不容易被營銷方式套路。
去年年中(2020年中旬)中國新聞網曾釋出一份報告,資料顯示:40.2%的受訪者認可“少買點,買好點”,39.6%的人認為“購買決定比之前更慎重”,還有21.2%的人在購買時更傾向於選擇經久耐用的產品。
這大概就是小紅書等種草類平臺迅速成長的底層邏輯——社交+產品正在成為購買的重要決定因素。
然而,對於擁有好產品的新品牌來說,在營銷節日獲得曝光變得越來越困難。
成熟的平臺規則同樣意味著資源和流量大多集中在頭部品牌手中,資本澆築下的頭部品牌有能力買斷大部分營銷渠道,也就蠶食了部分原本屬於優質新銳品牌的生存空間。雙11也好,即將到來的雙12也罷,小眾品牌註定趕不上趟。
好在很多消費者並不介意,甚至鬆了一口氣,雖然沒能以低價買到心儀產品,但也意味著滿減湊單漲價再降價的套路不會發生。商品靜靜躺在購物車,不變的價格反而成了商家的保命牌,難以在李佳琦和薇婭直播間全身而退的消費者,轉向了更加小而美的品牌。
小林就是這些小眾品牌的擁躉,從習慣性貨比三家到拒絕雙11,她表示:“今年雙11什麼都沒買,反倒一身輕鬆。往年雙11前一晚,晚上8點多我就洗完澡坐在桌子前,拿著計算器、草稿紙開始各種湊單,好不容易在12點之前完成‘合理湊單’,結果有的東西根本不能用券,白白浪費那麼多時間。”在小林家裡,筆者看到不少掛畫,頗符合女主人簡約不簡單的風格。“這些畫和擺件,大多都是在私藏的淘寶店買的,店家基本只接預約單,也從來不打折,品質對得起價格。雖然溢價高了那麼一點,我也能接受。”
疲於應對的中小商家
毫無疑問,長達近1個月的預售正在讓消費者疲憊不堪,為維持銷售神話而出現的種種規則,更是在透支消費者的信任。這種以信任換流量的方式還能持續多久,我們不得而知,但從目前來看,熱度已在降低。
預售、滿減、湊單、用券......種種規則不僅整得消費者不會了,商家同樣苦不堪言。
“定金膨脹、跨店滿減,這些我們都要反覆確認幾十遍才能定價,有一次員工算錯,整場促銷下來虧了十來萬,打那以後我都會親自核算幾遍,還要給員工培訓。我們也要‘數學足夠好’,才不至於被消費者反薅了羊毛。”陳婕向筆者如是吐槽。雖然從事家裝行業已有八年,口碑不錯,她仍然將自己的淘寶店鋪形容為“不值得一提的小店”。
在筆者問道是否會在雙11購買流量時,對方表示:"以前會,現在不會了。淘寶規則是這樣:排名越靠前,流量就越大,跟百度競價排名差不多。前幾年為了讓店鋪搶到前面的排名,獲得更多曝光,我們會靠降價賠本來沖銷量,要麼就加廣告費,基本上虧得越多銷量越好,排名也越好。現在不行了,進來的流量在變少,實際購買的更少。”
在平臺強大的議價能力面前,商家只能寄希望於流量的留存和轉化。然而,面對產品可替代性降低、市場競爭激烈、同質化程度高的行業現狀,靠虧損賺流量的方式正在逐漸失效。電商是如此,大熱的直播電商亦是如此,費用的大頭進了主播和平臺口袋,坑位費日益飆升,商家再次走上了電商時期“賠本賺吆喝”的老路。
儘管虧損,但仍然有很多商家選擇參與。從事食品行業的阿進表示:“不參加就沒流量,沒流量銷量也就上不去,而且競爭對手都參加了,我們也只能參加。雙11之後還有雙12,找臨時客服、員工培訓、快遞人工,每一樣都得要成本。都知道是賠本賺吆喝,但現在不虧就是賺了。”
年年虧損還得年年參加,深陷虧損泥沼的中小微商家並不好過。更無奈的是,還沒等這些商家找到盈利之法,平臺的導流能力卻在逐年減弱,營銷策略也一改再改。
今年各大平臺和直播間鮮少打出“全網最低價”的口號,折扣模式改成贈送等量小樣,雙11已是如此,雙12還能否激起水花?眾人都在觀望,但似乎可以預料,相比平臺的熱火朝天,經歷多個購物節洗禮的消費者會更加冷靜。
“半價”模式已經成為過去式。
負重前行的快遞業
在雙11和雙12這場大戰中,“受傷者”不僅是沒有定價權的商家,快遞公司同樣不好過。
順豐今年上半年淨利潤下滑近80%,股價下跌,業績虧損,董事長王衛甚至在股東大會道歉。增速年年放緩、增收卻不增利,這並非順豐一家之景,快遞行業尋找新的增長點迫在眉睫。然而,電商大促看起來並非那張對的牌。
今年雙十一前後,順豐、韻達就打出“0元退換貨”旗號。0元換貨背後是增加的人手、爆倉的網店、應接不暇的快遞員和因人手不足帶來的快遞體驗變差。上游的電商停留在以量取勝,快遞公司難以走出“以價換市”怪圈,電商大促都瀰漫著焦慮的氛圍。不僅是快遞企業虧損,總部下面的各地加盟網點同樣苦不堪言。
每逢大促,快遞員出走、爆單、效率低、網點不給力等問題就頻頻出現。去年央視財經曾對快遞行業進行深入報道,快遞員稱“扣完簡訊費、電話費後,一單隻能賺0.25元”。快遞公司為壓縮成本降低快遞員收入,網點被頻頻投訴有苦難言,總部補貼難以負荷網點運營,這樣多方矛盾交織下的快遞公司,又如何能在電商大促中成為贏家?
去年雙11期間,幾家快遞上市公司的股價清一色下跌,電商平臺的紅火映襯著快遞公司的冷清,冰火兩重天的情況分外明顯。今年,申通和韻達股價倒是迎來集體上漲,但上漲的股價沒能改變物流行業虧損的現實,百世快遞更是直接退出了今年的雙11。
對於7年半累計虧損82億、被極兔以68億高價收購的百世來說,脫離價格戰轉而深耕供應鏈未嘗不是一條康莊大道,畢竟集中在11和12月份的大促並不能改變虧損的狀況,反而加重負擔。原本運單預收費是快遞公司盈利的主要來源,每多一個快遞,快遞公司總部就能多收一件運單費,但在快遞行業大打價格戰的背景下,電商大促帶來了快遞業攬件數量飆升,卻帶不來利潤的增加。
“快遞物流業不能只盯著單一環節降成本。比方說,現在的大貨車很多都是‘夫妻檔’,平時只吃泡麵,連物流園區幾十元一晚上的‘司機之家’都不捨得住。”侯勇表示,“已經沒法再降人力成本了。企業更應該改考慮怎麼提升運力資源的效率,如何運用資訊化手段提升車輛利用效率。”在《經濟導報》採訪中,行業人士侯勇如是說道。
除了平臺,這場大促中似乎已經沒有贏家。然而即便是平臺,也開始力不從心。
亂象叢生的平臺
雙11正在趨於平緩。淘寶、天貓、京東等平臺不再滾動播報成交金額,閨蜜親友團之間也不再費盡心力組隊,這背後,是監管機構、資本市場和消費者集體給雙11降得溫。
但即便平臺對於資料不再那麼看重,追求GMV的慣性仍然讓商家投入刷單等黑產的懷抱,只是隨著平臺監管和市場監管的收緊,刷單成本越來越高,這一苦果只能商家獨自吞嚥,這很難說不是惡性競爭帶來的虧損。
不僅是刷單,雙11之後的退貨潮也是市場不看好雙12的重要原因。雙11剛剛結束,開啟閒魚點選搜尋框,雙11就登上熱搜第一。有人熱衷於薅羊毛,就有人藉此發家致富,閒魚成為絕佳平臺。
但閒魚並非表面看到的單純二手交易收場,一批被淘寶天貓高流量門檻篩選下來的中小商家,將閒魚視作第一戰場。在這裡,有人靠淘二手貨過上“勤儉持家”的日子,就有人倒賣化妝品年入大幾十萬。淘寶承接新訂單,舊貨流向閒魚市場,最後受益的仍是平臺。
只是,看似流量被圈住,實則內容生態已經出現大問題,口碑分化讓閒魚頻頻遭受質疑。在閒魚做生意,就意味著非標品化,意味著風險和數不清的糾紛牽扯——商品如何定價?真假如何分辨?交易如何維權?日常的問題還沒解決,節日大促再次加劇了二手平臺亂象的發展。運費險和閒魚二手市場的存在,給消費者“隨心所欲”購物提供了保障,但背後的退貨潮和倒賣潮,往往又是一次消耗消費者精力和信任的黑洞。
如果說虛增的消費需求在一輪輪退貨中得到體現,供應鏈成本的增加則是更大的資源浪費。
短期業務上升意味著商家需要招兵買馬、員工培訓、增添裝置,然而短暫戰鬥之後,多餘的資源往往形成一定浪費。消費者對於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往往固定在一個區間,將一段時間內的購買量積攢到雙11、雙12大促,並沒能促進消費,反而帶來全國各行各業都為此投入相當的人力物力財力。供應鏈成本上升,企業管理難度增加,生產、倉儲和流通效率也都遭到影響。
電商大促就像空調銷售,因為季節性特徵明顯,商家往往提前囤積,導致倉庫等資源的部分浪費,這個邏輯同樣可以套用到雙11和雙12。雙11帶來的供應鏈成本增加了多少,根據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陳方若教授的推測,去年因為雙十一促銷產生的(全國)供應鏈成本增加大致在1000 到2000億元之間,這個數字還是保守估計,實際可能多上不少(因計算模型和資料選取的差異,實際可能會上下浮動)。
如何平衡消費、效率和資源是道難題,我們很難要求資本市場考慮整體的社會資源調節,但成本的增加最終由誰負擔?是商家?還是消費者?總不見得是資本。
尾聲
今年10月,工信部資訊通訊管理局發出要求,禁止電商平臺擅自給消費者傳送營銷簡訊;11月,中消協提醒消費者“雙十一”可能存在的低價套路陷阱,市場監管總局下發檔案禁止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先提價後打折”,禁止不正當競爭......政策正在收緊。其實早在“反壟斷”重錘落下,明令禁止“二選一”之後,電商平臺之間的火藥味明顯淡了很多,今年4月阿里182億元的天價罰單給了市場更多訊號。
如果說監管層面的收緊,加速了市場行為規範化、促銷日常化、購物理性化的程序,電商流量的見頂則是倒逼平臺改變思維的底層邏輯。
今年6月,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釋出的第48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我國網民規模已達10.11億,已經高度覆蓋了中國最有消費力的群體,再想在量上有一個大的增長,十分困難。回過頭來看國家整體經濟增速同樣在放緩,從粗放增長走向更加高質量的增長成為每個行業發展的必經之路。
今年京東將雙11提前至晚八點就是一個訊號,我們需要更加理性的消費,更加高效率、更加人性化的電商大促。消費者不必熬夜,平臺和銀行伺服器不至於頻頻崩潰,快遞和配送能夠分流,客服和商家得到緩解,社會資源不必無謂消耗......
雙十一走到今天,已經過去13個年頭,從狂歡到逐漸趨於常態化,足以窺見社會的變遷。從長遠來看,以平臺不再強調GMV為始,在之後的發展中,品牌方們也會走向品牌的價值沉澱、產品力和服務的提升,提升復購率和客單價。
電商大促本就是一場人為製造的營銷活動,雙11已然結束,接下來就看雙12的各家表現了。
【名人早餐會首檔紀錄片-李迅雷】
相比於留上海,畢業之後回老家是更好的選擇?遇到不喜歡的工作怎麼辦?選擇專業跟著熱門行業走?金融行業竟不需要經驗,那什麼工作更體面?為什麼要做研究?如何帶出優秀的研究團隊?什麼時候該去思考人生的意義,追尋自我價值的實現?
【如果你是李迅雷,答案有何不同?】歡迎財友們,點選下方影片查閱️
財經早餐,
李迅雷:K型分化時代,應該如何踐行長期主義?|名人早餐會特別篇-紀錄片#宏觀經濟#人物經歷#李迅雷
影片號
查閱紀錄片完整版影片及內容,歡迎財友們點選【財經早餐】微信公眾號第二篇文章《K型分化時代,應該如何踐行長期主義?》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