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蟬大俠)
今年9月29日我發了一篇文章,講的是“老子的3副面孔”:一是被打扮成入世的權謀家的老子;二是被打扮成丹道家的老子;三是我所認為的老子的“真面目”——總在內觀自己念頭的那個老子。
為什麼寫這樣一篇文章?
因為這些年看過的名家註解不少了,從王弼、呂洞賓、黃元吉等古賢,到當代的一些大學者,看到的基本都是前兩副面孔,總覺得不太對勁,但又說不上來原因。
老子應該是怎樣的一個人呢?文章裡我寫道:
他多數時候都處於靜默狀態,是一個敏銳的觀察者、一個冷眼的旁觀者,他觀察著自己內在的點點波動,也旁觀著世人讓自己不快樂的種種花招。
後來我又寫過幾篇文章,嘗試闡述這個觀點。但說實話,內心是有過自我懷疑的,因為對《道德經》理解有限,思想也沒有形成體系。
直到11月27日在湖南衡陽,第一次聽蘆福安老師講《<道德經>心法》,我內心深處的那個老子,在蘆老師妙趣橫生的講解中,面目一點一點地變得清晰起來。
尤其聽到“兩個念頭的故事”這個說法時,我格外欣喜,心說:對嘛,這才是老子!
什麼是“兩個念頭的故事”呢?蘆老師是這樣說的——
師說
(編者按:以下文字改編自蘆老師《<道德經>心法》影片,點文章下方連結可觀看完整影片)
我們說“道生一”,生的是什麼?就是我們常說的這個“念頭”。
甚至可以說,如果給《道德經》起個副標題,就是“兩個念頭的故事”。
我們先看第一個念頭,這第一個念頭是什麼意思?就是我們的“人生第一念”——有誰還記得我們出生以後,第一個念頭是什麼?怎麼產生的?怎麼執行的?
第一個念頭肯定是從“無”開始,對吧?從“無”開始,這個無,就是“無為”那個無。
第一個念頭從無到有,為什麼有這個念頭?肯定有個物啊,有個“標的物”,這就是“一”,就是我們心裡的那個物。
我們人生第一念,那個嬰兒,就會想到這個東西(物)是什麼,然後就開始去分別,分別心就這樣產生了,這就是“二”。分別心引起慾望,這就是“三”。執著在這樣一個固定的思維模式,這就是萬物……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通行本第42章
再說第二個念頭,也就是我們的“人生第二念”,就不是從“無”開始了,而是從“有”開始。
“有”跟“無”相比,有了什麼?
佛家有句話解釋什麼叫“涅槃”:涅槃是正覺的境界,在此境界中,貪、嗔、痴和以經驗為根據的“我”俱已滅盡,這就叫“涅槃”。
就是說,我們的第一個念頭成了第二個念頭的經驗、習氣,和以經驗為根據的“我”。
所以說舊的“有”,比“無”多了什麼?就是多了以經驗為根據的“我”,也就是“自矜、自伐、自是、自見”。
然後,我們的心就裝著這個以經驗為根據的“我”,去用舊的“有”認識新的“有”,這就產生了“一”,新的輪迴又開始了……
點選看完整影片:
蘆福安:苦讀《道德經》35年,通經悟道7年,精髓就在這40分鐘了
(編者按:上期講“無為”,講到我和實相之間的七層障礙,就是這樣產生的。那麼無、有、一、二、三、萬物具體怎麼回事,以及它們跟“自然”、“道”、“德”等重要概念的關係,是《<道德經>心法》理論最核心的部分,蘆老師有極其精闢的論述,我們後續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