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輿萬國全圖》
1842年的某日黃昏。
還未能從鴉片戰爭的失敗陰影中走出來的大清帝國道光皇帝,望著眼前滿目瘡痍的帝國,對身邊的大臣說:“英國?到底在什麼地方?”
大臣姚瑩奉旨去詢問被清軍俘虜的英國士兵,方才知道英國的具體位置。直到這個時候,官員們才想起來,萬曆年間曾有傳教士繪製的一幅《坤輿萬國全圖》。
當他們從堆積如山的舊籍之中翻出這幅古老的世界地圖,才發現地圖之中已標註了英國的位置,並註明為“諳厄利亞”。
這究竟是一張什麼樣的世界地圖呢? 地圖中所描繪的世界是什麼樣的?又是誰繪製了這樣一張地圖呢?
《坤輿萬國全圖》介紹
《坤輿萬國全圖》長380cm,寬192cm,圖的開頭是用楷書題寫的圖名《坤輿萬國全圖》。古代用乾坤指天地,坤就是地的意思,輿的本意是車底座,延伸為承載萬物。古人把地圖稱為輿圖,《坤輿萬國全圖》也就是今天所謂的世界地圖。正是這幅世界地圖,使得中國人的觀念中第一次出現了地球二字,中國的人世界觀也從“天下”轉變為“地球”。
整幅地圖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主圖,也就是橢圓形的世界地圖,地圖用多種顏色描繪而成,南北美洲用粉紅色,亞洲呈現淡淡的土黃色,歐洲和非洲近似於白色,山脈以寫景法描繪,用淡綠色勾勒,河流以雙曲線繪寫,海洋用深綠色畫出水波紋,五大洲的名稱是紅色字型,國名和地名都用墨筆書寫,以字型大小作為區別,整幅地圖和諧而又富有層次感,顏色淡雅,視覺舒適,便於觀看。
地圖上標有的五大洲中,包括當時剛被發現的南極洲,說明圖的內容是很新的。圖上沒有繪出澳大利亞,那是因為澳大利亞當時還沒有被發現。
在各大洋中,繪有16世紀不同型別的帆船9艘,在各個海域中,還繪有鯨、鯊、海獅等海生動物15頭,南極大陸上還繪有陸上動物大象、獅子、駝鳥、恐龍等8頭。地圖中的插圖具有明顯的時代特色,圖文結合的形式讓地圖變得形象生動。
第二部分是四個角的天文圖和地理圖,右上角畫有《九重天圖》,右下角為《天地儀圖》,左上角是《赤道北地半球圖》和《日月食圖》,左下角曾有《赤道南地半球圖》和《中氣圖》,這些輔助作用的小圖包含了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識,開拓了當時國人的眼界。雖然這些知識在今天已經是人盡皆知的常識,但在明代可謂耳目一新。
《九重天圖》
《天地儀圖》
《赤道南地半球圖》
《日月食圖》
第三部分則是解釋說明的文字,圖中介紹了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自然資源,宗教信仰等。比如,南美洲國家伯西爾(即巴西):"伯西爾,此言蘇木。此國人不作房屋,開地為穴以居,好食人肉,但食男不食女,以鳥毛織衣。"這幅地圖還保留了母本的全部序跋,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
《坤輿萬國全圖》中所描繪的世界
我們先看看今天大家較為熟悉的國家在《坤輿萬國全圖》中是如何描繪的
大明
圖中配文:大明聲名文物之盛,自十五度至四十二度皆是,其餘四海朝貢之國甚多,此總圖略載嶽瀆省道大略,餘詳統志、省志,不能殫述。
朝鮮
朝鮮
圖中配文:朝鮮乃萁子封國,漢唐皆中國郡邑,今為朝貢屬國之首。古有三韓,穢貉渤海,系真架洛、扶余、新羅、百濟羅等國。今皆併入。
日本
日本
圖中配文:日本乃海內一大島,長三千二百里,寬不過六百里。今有六十六州,各有國主。俗尚強力,雖有總王,而權常在強臣。其民多習武,少習文。土產銀、鐵、好漆。其王生子,年三十,以王讓之。其國大抵不重寶石,只重金、銀及古窯器。
英國
英國
配文:諳厄利亞無毒蛇,雖別處攜去者,到其地即無毒性。
美國
配文:無。因為當時世上尚無美國。
除了這些圖中還描繪了很多神奇的國度,更有關於各地奇風異俗的簡單介紹,如:如鬼國、夜人國、女人國、矮人國、長人國、黑人國,等等。
牛蹄突厥
牛蹄突厥
居民為半人半牛的牛蹄突厥:人身牛足。水曰瓠窊河,夏秋冰厚一尺,春冬冰澈底。常燒器消冰,乃得飲。
宛在達
宛在達
擁有恐怖風俗的宛在達:此國俗,父母已老,子自殺之而食其肉,以此為恤雙親之苦。老而葬之於己腹,不忍棄之於山。
女人國
女人國
女人國:舊有此國,亦有男子,但多生男即殺之。今又為男子所並,徒存其名耳。
《堪輿萬國全圖》到底是誰繪製的呢?
據傳這份地圖是400多年前一個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和一位明朝官員李之藻共同繪製的。大航海時代,歐洲人喜歡駕著船滿世界跑,走到哪就畫到哪,把各地的位置、風土人情都記錄下來。利瑪竇來中國時帶了一張地圖,只不過並非現在大家看到的《堪輿萬國全圖》的樣子。歐洲人繪製的地圖理所當然是以歐洲為中心,是一份將歐洲放置在世界中心的地圖,而中國自然變成了犄角旮旯裡的國家。顯然,這樣一份地圖獻給萬曆皇帝是不妥的。於是利瑪竇在原圖的基礎上進行了調整,將中國放到了地圖正中央。以致這樣的地圖佈局方式一直沿襲到了今天。
按照當前普遍的歷史觀點,中國人航海走的最遠的是明代永樂年間的鄭和,他率領的船隊的最西記錄是東非洲,所以在1602年之前,中國人對於美洲是沒有任何認知的。而美洲就是前面敘述過的哥倫布於1492年誤打誤撞首先發現的。
2010年7月,原香港生物科技研究院副院長,主要研究方向為世界文化交通史的李兆良先生髮表論文首次提出《坤輿萬國全圖》是中國自己測繪的世界地圖,和利瑪竇沒有太多關係的觀點。論文中寫道:“《坤輿萬國全圖》顯示文藝復興前的歐洲,而美洲一半的地名在同時期的歐洲繪地圖上沒有出現,部分是利瑪竇去世至少200年後歐洲人才知道的地理。《坤輿萬國全圖》的中國地名地理不是利瑪竇年代的,是公元1430年以前的,比哥倫布到達美洲早60年以上。傳教士衛匡國1655年出版的《中國新地圖集》不可能是他測繪,只能翻譯中國原資料,說明明代中國有能力測繪大面積有準確經緯度和球星投影的地圖。這兩種地圖證實中國的世界地理知識和地圖學並非來自西方。《坤輿萬國全圖》證明中國明代大航海是世界地理大發現和地圖學的先行者,而《坤輿萬國全圖》的繪製成功,正是依賴於鄭和船隊的《鄭和航海圖》所測繪和記錄成果。”
李兆良先生雖出生於殖民時期的香港,精通西學,在生物和化學領域頗有建樹,卻對中國傳統文化很是熱愛,正如其著文所稱,他“最終的目的不是為鄭和翻案,更不是為中國掙回美洲大陸的主權”而是為了求真、求實,及用一個實際的例子去告訴讀者如何去求真、求實。李先生更是提出了一些更深刻的思考:“地圖擺在那裡,大家有眼睛看,看不出破綻是心障”並振聾發聵地指出,這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西學東漸帶來地理學’這種偽歷史,延伸成‘中國在西學東漸以前沒有科技’的歪論,影響國人的自尊、自信。”,當然也矇蔽了國人早應該發現這些破綻的眼光。
李兆良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