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書說中醫”欄目是由中華中醫藥學會和光明網共同推出,精選優質中醫藥科普圖書,普及中醫藥知識,帶您一同感受中醫藥文化。
本期專家: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楊柏燦
“生化湯是產後方,歸芎桃草酒炮姜,消瘀活血功偏擅,止痛溫經效亦彰。”這是中醫方劑中的一首湯頭歌訣,從中可以知道,婦女在生完小孩以後要服用生化湯。古往今來,生化湯一直是婦女產後的常用方劑,某些地區將此方作為產婦的必服之劑。大家不禁要問:產婦為什麼要服用生化湯?生化湯的湯名有什麼含義?
產婦在生孩子的過程中,不但氣血受損,陰液流失,傷筋動骨,而且因全身用力,汗孔開洩而汗出不止。此時,產婦一方面氣血不足,推動無力,致使一些應該被排出體外的陳留物質(俗稱惡露)留於體內,形成瘀血等致病因素;另一方面,因產後汗孔開洩,機體易被寒氣入侵,寒凝血脈,留阻胞宮,既加重惡露又導致惡露更加難以排出體外。惡露對產婦的危害一方面是因其留阻子宮,氣血不暢而出現小腹疼痛;另一方面因其留阻,影響新鮮血液的生成而導致月經不調,所謂“惡血不去,新血不生”。因此,必須要給予剛生完小孩的產婦溫通行散之品以祛除惡露,同時應補益氣血,這樣惡露瘀血祛除,新血產生,產婦才能恢復正常。
生化湯正因有此功能,能夠祛瘀生新而名“生化”。生化湯的這一功用與其藥物組成有關。當歸、川芎、桃仁、炮姜、炙甘草,這些藥物都有一個共性——藥性偏溫。這也符合“產前宜涼,產後宜溫”的飲食與用藥原則。全方雖然只有五味藥物,但卻體現出祛瘀生新、溫經止痛、氣血同調的功用特點,其中最為重要的中藥非當歸莫屬。當歸,又名秦歸、雲歸,古有“十方九歸”之說,是臨床最常用的補血藥之一。
當歸性味甘辛而溫,甘溫能補,辛溫能行,且主歸與血液有關的心經、肝經、脾經。當歸從藥用的角度上講有兩大特點:調血專藥,既補血又活血而以補血為主;其所有的功用,不論是調經、止痛,還是通便、止咳等,都與其補血、活血有關。關於當歸補血活血的功效,有這樣一個動人的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對夫妻十分恩愛,但不幸妻子患上怪病,面色無華,而且每隔一月就出現小腹疼痛難忍的情況,多次求醫無效。丈夫決定親自去一座人跡罕至的深山採藥,發誓一定要治好妻子的病,臨行前對愛妻說:“我如三年不歸,那就是我死了,你可以改嫁他人。”不料他果然三年未歸,可憐的妻子為生活所逼,不得已選擇了改嫁。誰知事隔不久,前夫採藥歸來,妻子後悔不已,覺得對不起前夫,便將前夫採來的藥大量服下,意欲自殺,結果反而把病治好了,後來人們就把這種藥草取名為“當歸”。
目前對當歸的應用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血虛證 當歸可用於一切的血虛病證,常與黃芪配伍,如當歸補血湯。
2.血瘀證 當歸可用於瘀血阻滯病證,常與川芎、桃仁、紅花等配伍,如桃紅四物湯。
3.血虛寒凝證 當歸可用於血虛寒凝之凍瘡、痛經等,常與生薑配伍,如當歸生薑羊肉湯。
4.月經不調 當歸是調經的要藥與專藥,無論是血虛還是血瘀引起的月經不調,都可以用當歸,如四物湯、溫經湯。
5.腸燥便秘 當歸適合於產後、術後的血虛腸燥便秘,常與桃仁、地黃配伍。
本文摘自:楊柏燦《藥緣文化——中藥與文化的交融》
【相關文章】
“書說中醫”第十一期:從中藥鋪走出的“龍骨”——甲骨文
“書說中醫”第十二期:解暑化溼度三伏
出品:光明網 中華中醫藥學會
監製:戰 釗 宋雅娟
策劃:張夢凡
來源: 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