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晶片產業,就是要以我為主。”
談到自己為之奮鬥二十年的事業,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梁駿這樣說。
早在大學期間,梁駿就在導師的引導下進入了晶片設計領域,本科畢業論文題目就是《晶片的可測試性設計》,畢業後加入了杭州國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梁駿笑談,“國芯”的名字是打動自己的一個重要理由。
從晶片驗證部經理、質量管理部經理、版圖設計部經理到如今出任公司的首席技術專家、國芯實驗室主任,梁駿見證並參與了“杭州國芯”的整個發展歷程。20年的時間,他始終奮戰在研發一線,參與研發了國內第一顆衛星數字電視接收機晶片,主持開發了國內第一款市場佔有率最高的高畫質高整合衛星接收機晶片,實現國家對衛星數字電視晶片的“安全、自主、可控”……
強“芯”道路要靠自主研發
“產品的成功與否是要接受市場的檢測,生產上的時間節點會倒逼研發時間。最初研發碰到難題時,我們每每希望求助於外,但後來發現這條路大多數的時候是走不通的。我們只能也必須靠自己,迎難而上,戰而勝之。”在做強民族晶片的道路上,梁駿認為一定要自主研發。
2008年,當時國內剛開始流行清晰度較高、尺寸較大的電視機,但在晶片領域歐美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國內沒有相應的晶片,全部依賴進口。梁駿接到任務,負責主持標清晶片到高畫質晶片的轉換專案——設計研發公司的國內第一款高畫質衛星接收機晶片。
這個專案背後是一個解決資料執行速度的問題,原來的設計已經不適應現在的高速執行,必須馬上著手解決。梁駿和他的團隊要做的不僅是設計出同類的國產晶片,而且要在保證效能的基礎上達到更低的成本。
“讓別人來做,這是我們的第一想法。”
梁駿坦言,由於缺乏在該領域的技術儲備以及研發經驗,公司最初是想尋求外部合作,但因為效能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問題,合作最終失敗了。
圖為梁駿在“勞模工匠進社群”活動中做積體電路知識普及與培訓。受訪者供圖
“這次合作失敗讓我們更清楚地意識到自主研發的重要性。”
梁駿和團隊決定自主研發,但這意味著巨大的風險,專案失敗不僅會耗費幾百萬的科研成本,還會造成產品斷代,失去佔領市場的有利時機。
“除了使命責任在肩外,當我們把不可能變成可能,之前所有的壓力都會變成滿滿的成就感。”
為了這個專案,梁駿和團隊大膽試錯、小心驗證,在方寸之間不斷設計、調整電路。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終於在2009年研發出國內第一款高畫質衛星接收機晶片,在同等效能下,比國外晶片便宜了近三成,一問世就受到了市場歡迎。同時,該晶片還在高畫質衛星接收機領域實現了進口晶片的國有替代。
面向“村村通”和“戶戶通”工程,梁駿於2015年主持設計的高畫質高整合衛星數字電視晶片GX6605S,以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迅速佔領市場。最新資料顯示,僅2021年前11月該型晶片銷售量就超2000萬,國際市場佔有率遙遙領先。截至目前,“杭州國芯”全部的數字電視晶片銷量已累計超過3億片。
創新是發展的必由之路
“創新,不斷地創新,這是我們必須要做的。”
從業20年,梁駿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做強民族晶片,除了走自主研發之路外,還要不斷創新,只有不斷創新才能追趕並超越。
晶片的神奇之處就在於指甲蓋大小就包含了幾千萬甚至幾億個電晶體,工藝越先進,數量就越多。奈米級發工藝,相當於在頭髮絲的橫截面上,畫出成千上萬個同心圓。
“晶片設計的難點正在於此,幾億條電路整合在方寸之間,難免互相干擾,能否克服干擾是突破的關鍵。”對於研發攻關,梁駿有著自己的理解。“解決問題也是如此,只有瞭解了問題的本質,才能找到屬於我們自己的創新點。”
梁駿的創新著力點就是在關鍵技術上下功夫,他用3年時間突破了0.18微米晶片設計的難點,又用10年全面掌握了40奈米的關鍵技術。2020年,梁駿團隊一舉突破22奈米的技術關口,自主掌握了從0.18微米到22奈米各類積體電路工藝的設計能力。
2018年,為響應國家推廣電子雷管的號召,梁駿帶領團隊白天下礦山、鑽隧道, 向一線炮工老大哥請教爆破知識,晚上在實驗室模擬場景、最佳化方案,設計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精度電子雷管晶片,產品大大提高了爆破作業的安全性和可控性。這些年,梁駿潛心研發,累計獲得發明專利12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積體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17項,軟體著作權1項。
在梁駿的心目中,國家近些年大力推進數字經濟建設,晶片發展正當其時。他對自己提了一個要求:要為做強民族晶片、發展中國半導體事業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