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不少父母習慣和孩子講道理,而疏於關注孩子的情緒和感受,給親子關係帶來很多麻煩,甚至憑空製造出很多不必要的親子衝突。父母如果能學會看見孩子的情感和背後的需求,很多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比如週日晚上孩子還沒有做完作業,嘟囔了一句:“作業這麼多,看來今天晚上要熬夜了,真是煩死了!”媽媽一聽,隨口回應道:“早幹什麼去了?我看你週五週六都挺輕鬆的,不知道抓緊時間,這樣下去成績不下滑才怪呢!”接下來的情況可想而知,孩子情緒爆發,朝媽媽大吼一通,母子之間釀成了一次小衝突。這種情況就屬於父母只看見道理而沒有看見情感,媽媽只看見了孩子“應該早做好作業的時間安排”這個道理,卻沒有看見孩子因作業完不成需要熬夜的焦躁情緒。
看見道理看不見情感為何有害呢?首先,看見情緒就是愛,媽媽沒有看見孩子的情緒,孩子就會認為媽媽不理解自己,親子關係受到影響。其次,孩子的情緒被媽媽懟回去了,沒有得到釋放,如何會安心高效地做作業呢?
而且,媽媽說的所謂道理,孩子難道不明白嗎?媽媽即使不說,孩子這次遇到了時間安排上的麻煩,下一次自然會調整計劃,統籌安排,從中吸取教訓。這本來是孩子積累經驗的一次機會,結果媽媽帶著嘲諷的味道一評價、一抱怨,孩子就會牴觸、防禦。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更不願意輕易接受父母的指責,他們本能地認為“我的錯勝過你的對”,於是衝突和對抗就發生了。媽媽的良苦用心,不僅得不到好的效果,反而會起到反作用。
這時媽媽如果看到了兒子的情緒和感受,就會和孩子共情,說一句“作業還真是挺多的!那怎麼辦?”或者拍拍孩子表示理解,並給孩子倒上一杯水,效果往往比講那麼多道理要好得多。
如果用三層樓模型來形象地表達,一樓是情感,二樓是道理,三樓是成效。很多家庭處理親子關係和夫妻關係問題時,往往習慣於直接上二樓,講道理、談是非、看對錯,看看應該不應該,看看是否符合規矩道德,或者進一步上到三樓去看效果、看成績,而很少在一樓去關心和體會對方的情緒感受。我在諮詢時發現,很多家庭長期不知道一樓的存在,他們的情感空間似乎落滿了塵埃、鎖上了門。
實際上,家庭關係應多在一樓少上二樓。我女兒初三時有一天起床晚了,看見我就抱怨說:“爸爸,都怪你!你也不叫我起床,害得我要遲到了。”我應該如何回應呢?
設鬧鐘和起床,都是女兒自己的事兒,實際上和我沒有關係。如果我在二樓和三樓思考,就會覺得這件事情女兒埋怨我是不對的,“你自己不設好鬧鐘是自己的責任,你不反思自己,以後怎麼進步呢?”“如果長期下去成績能不受影響嗎?”我這樣說顯然是有道理的,但孩子會舒服嗎?孩子以後還會願意和我溝通嗎?講完道理孩子就一定願意去改變嗎?萬一我懟回去,女兒從此對遲到不在乎咋辦呢?萬一女兒從此和我對抗,偏要起得晚有沒有可能呢……可見,在二樓或三樓和孩子講道理是沒有好處的。
因此,我放棄了上二樓和三樓,選擇停在一樓體會孩子這句話的意思,我似乎聽到了背後女兒情緒的表達:“爸爸,我要遲到了,我心情很糟糕”。於是,我回了一句:“哦,那對不起啊!”事實上,我這句話是表達“爸爸知道你很難受”,也就是看見了孩子的感受。我說完之後,女兒馬上就平靜了,開心地上學去了。我的做法不僅平復了女兒的情緒,也加深了父女關係,把複雜的事情變簡單了。這一切都是在一樓完成的。
當天晚上,女兒睡覺之前,我走到她旁邊眨了眨眼,輕聲地說:“明天早上,還要不要爸爸向你說道歉啊?”女兒明白我是在善意地提醒她設好鬧鐘,明天按時起床,笑著說:“走開走開!”這一問一答,不指責、不埋怨,二樓的問題在一樓輕鬆地解決,我相信女兒會做好,我們倆心裡都暖暖的。
父母理解並利用好這個三層樓模型,覺察情感和道理的區分,遇到問題時儘可能在一樓去關懷和理解孩子,適當加以引導,再加上以身作則,孩子不僅會努力向上,還會動機十足,信心滿滿。
當然,這需要長期的練習才能越來越熟練。有些父母即使明白這個原理,但不願意太多遷就孩子、理解孩子,彷彿容不得自己的孩子開心快樂似的。有些父母一旦遇到孩子對自己稍有冒犯頂撞,就會立刻爆發、火冒三丈,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這就是情感匱乏的現象。
這些父母自身的情感匱乏,往往源於自身的家族環境和童年經歷,他們沒有被自己的父母很好地關懷和照顧過,就很難突破原生家庭造成的情感匱乏。因此,父母要主動覺察、思考、改變,透過心理治療和個人成長,改變家庭文化編碼,阻斷情感匱乏的代代相傳。
(作者系北京中親聯教育科技研究院院長)
《中國教育報》2021年07月11日第4版
作者:王佔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