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80歲的鄭廣根老人頗為時髦,戴著一頂牛仔帽,氣定神閒地“喊”出新近改編的秧歌曲《中國夢》。
“幹調秧歌最大的特點,是沒有伴奏。”鄭廣根老人娓娓道來,幹調秧歌流行於山西介休、太谷等平川地帶,應與農耕息息相關:“老百姓在地裡一鋤頭下去,唱一句,刨起來時再唱一句。一般而言,幹調秧歌唱詞並不複雜,但是強調上句和下句。這句唱完了,‘接’的人就把下句話接過來。”
鄭廣根是張壁村人,打小便愛跟著大人聽幹調秧歌。他開玩笑說:“可能我從小有這‘音樂細胞’。村裡有幾個老人會唱,我就跟著去聽,聽著聽著,也就學會了。”
幹調秧歌一般由兩到三人表演,形成“聯唱”。演出時,三人也各有定位,如同晉劇一般,有“老生”“小生”。論到唱腔唱法,鄭廣根葉門清:“老生角的唱法更粗獷、直接,而小生唱起來則相對細膩、捏嗓。”說著說著,鄭廣根邊分飾兩角,邊哼起了《武松打虎》裡兩個角色的唱詞。
發展到後來,幹調秧歌又衍生出臺上表演與踩街表演兩種形式。前者以唱演經典戲目為主,後者則多與當地“社火”節日等活動相關,受到基層群眾的歡迎。
參加紡織廠工作之後,鄭廣根的“藝術細胞”被啟用。下班的工夫,他總是工會里最活躍的那個人:組織歌詠比賽,參加晉劇演出,當然,他也沒忘了從小就耳濡目染的幹調秧歌。他還記得,第一次在臺上向全場觀眾“喊”出幹調秧歌時,整個劇場都轟動了。
然而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起,幹調秧歌受到了衝擊。“電視、電腦,還有現在的手機,這裡面的東西,都比光聽秧歌有意思。”鄭廣根直言不諱。2000年前後,退休後的鄭廣根回到了張壁村居住,萌生了一個恢復張壁傳統文化的想法。
“張壁村文化類的東西太多咧。”鄭廣根用了多年時間,寫成一本《鄭說張壁》,裡面凝結了他多年的心血:有對村子裡“福”字照壁的精準解讀,有對村子20里長、3層地道的詳細分佈圖解,還有他對幹調秧歌劇目的精心收錄。
2017年7月18日,“介休市幹調秧歌傳習所”掛牌,這天,為晉中非物質文化遺產——幹調秧歌量身定製的“私人空間”在張壁古堡賈家巷2號院落戶。為了將傳統劇目保留存檔,張壁古堡景區工作人員和介休晉劇團青年演員,在介休鏊子嶺找到數位七八十歲的傳承人,從他們的口述中一字一句摘錄,終於將這些耄耋老人的口述,摞成山一樣的手稿。
幹調秧歌藉助張壁村的旅遊平臺,定期在景區上演。這兩年,當地文化部門也積極推動幹調秧歌“復甦”,並選定了一批非遺傳承人。介休市晉劇團副團長白玉全就是其中之一,“科班出身”的他,常和鄭廣根交流請教。
白玉全和介休市晉劇團團長梁建龍一道,對幹調秧歌進行了大膽革新:“以前的幹調秧歌節奏太慢,我們嘗試對它進行‘提速’,同時加入了打擊樂器的伴奏,並融入現代戲中。”梁建龍介紹,在這個與時俱進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這種土生土長的本土秧歌仍有市場,接受程度比較高。”目前,他們新排了6個劇本,用新方法啟用古老的幹調秧歌。
“幹調秧歌慢慢‘活’過來了。有年輕人接棒,也有越來越多的遊客,體會到這種秧歌的魅力。”鄭廣根老人挺欣慰:“人老心不老。我今年80歲了,希望一直能唱下去。”
《 人民日報 》( 2021年08月21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