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的山林裡,生長著許許多多的野生果子,小時候經常一有空閒就上山去採食,現在卻很多都漸漸淡忘了,你還能記得起的野果有哪些呢?
出生在農村的孩子,不管長大以後身處何方,對鄉下都會有著許許多多難以忘懷的記憶,家鄉的美食、玩伴以及風土人情,總會在我們忙碌之餘或者壓力山大之時浮現在腦海裡。
其中最難以忘懷的要數山上的野果,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農村普遍都不富裕,野果還是我們充飢的食物呢。
以下是南方經常見到的野果:
第一種 桃金娘
在南方,排名第一的野果當然是桃金娘了,相信在農村出生的朋友沒有不認識它的。
桃金娘也叫崗稔子或山稔子,廣東地區叫它姑娘子,桃金娘的果實呈卵狀壺形,像一個個縮小版的酒杯。
初時,果實是青色的,隨著逐漸成熟,漸漸過渡到黃,直至熟透,完全變成紫黑色。
熟透了的果子味道甜美,果中有芯,芯外多籽,吃完了,回味還有一點甘甜,別有一番滋味。
唯一的缺點:吃多了會拉不出粑粑,哈哈,吃過的朋友都中過招吧?
第二種 懸鉤子
別名:樹莓、覆盆子、夢子、嘎共共
說懸鉤子,估計很多人不知道。但要說到樹莓、覆盆子,應該沒人搖頭了吧。
它的種類也特別多:
長在地上的最好吃,我們一般叫夢子;長在樹上的樹莓,顏色偏黃,肉質更緊些,但略微有些酸;有一種黃色的,叫黃泡;還有一些是帶刺的,叫刺莓;甚至還有一種跟夢子常混在一塊兒,貼著地長的,但顏值遠遠不如夢子,叫蛇莓,傳說中是蛇最愛吃的,我們可不敢碰。
第三種 涼粉果
涼粉果又叫霹靂果,可以用來製作白涼粉,有公母之分,母的才能製作成涼粉,製作時把涼粉果切開取出裡面的果囊,小曬半天后用紗布包起放進涼白開水中揉出膠質,無需新增糖或酸即可自行凝膠,製成的涼粉風味獨特、質地細膩、口感潤滑、外觀誘人並且可消暑解渴。
第四種 八月瓜
別名:牛腰子果、八月果
八月炸的名字太形象了,因為每到八月,果實成熟,果皮就會炸開,露出裡面白白的果肉。
八月炸肉少籽多,在嘴裡囫圇一圈兒,就剩下滿口的籽粒了。不過味道還是很好的,吃完只覺清香繚繞,滿口生津,不禁讓人舔嘴咂舌,意猶未盡。
也有把八月炸成為野香蕉的。我尋思著,二者長得並不怎麼像,口感也說不上相似。瞭解的朋友可以留言跟我們說說。
第五種 油柑子
油甘子又叫餘甘果,是一種又酸又澀還帶苦味的果子,不過它的潤喉作用甚好,將它採摘回家洗淨晾乾後加冰糖醃上月餘,再食用時便不會覺得苦澀了,生吃的時候雖苦,但過後也很甘涼,吃完咽喉特別清爽。
第六種 炮不子
廣東某些地區土名:炮不子,學名酸藤果,小時候常摘它裝進竹筒裡打響炮,通常是採摘未成熟的酸藤果放進一截小竹筒裡,另外再用一根竹棍子用力捅進去,酸藤果在竹筒裡打了一個響炮之後便從竹筒另一端飛出去。
酸藤果成熟後紫紅色,味道酸酸甜甜,非常好吃。
第七種 枳椇
別名:拐棗、萬字果、金鉤子
和一般的果子不同,枳椇的果實可不能吃,好吃的其實是它的果柄。
果柄肉質肥厚,上面覆蓋著一層細細的絨毛,彎來拐去,形似雞爪。
從樹上折下一根果柄,直接嚼著吃,肉質鮮嫩,甘甜中略帶了兩分澀,汁液流到手上都是粘粘的。
第八種 杜梨
別名:棠梨、小澀梨
第一次知道棠梨,是十幾年前看小說《甄嬛傳》,甄嬛的居所就叫棠梨宮。當時以為,所謂棠梨,是一株海棠與一株梨樹,不想,原來還真有棠梨這種果子。
棠梨看上去有點像梨子,不過果實很小,密密麻麻地掛在樹上,煞是好看。
棠梨成熟前是綠色的,酸澀味特別重,令人難以下嚥,熟透了又軟又甜。
儘管如此,還是有不少人喜歡摘沒成熟的棠梨,把它醃製起來,泡糖水或泡果酒。如此一來,酸澀味大大除去,儲存的時間也比較久。
第九種 五指毛桃
五指毛桃果,廣東粵西地區土名牛尿子,也有人叫牛奶子,成熟變紫紅色就可以吃,是常見植物粗葉榕的果實,根部稱作五指毛桃、五爪金龍、土黃芪,是一款比較有名的煲湯材料,有“南方人參”的美譽。
第十種 指橙
指橙,因形狀像手指而得名,外表像一根手指頭,而裡面的果實又像橙子。
指橙其實並不是我國的原生品種,而是來自於澳洲的一種野果。它的果粒晶瑩剔透,一粒粒的,所以又被稱為「水果中的魚子醬」,吃起來柔軟多汁,香氣四溢。
指橙不但好吃,顏值也很高,果實五顏六色。
以上就是陽陽小時候常見到的野果,不知道其他小夥伴常見的是哪幾種野果呢?
可以在下方留言給大家分享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