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上,科技和人才總是向發展勢頭好、文明程度高、創新最活躍的地方集聚。16世紀以來,全球先後形成5個科學和人才中心。一是16世紀的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促進了科學發展,產生了哥白尼、伽利略、達·芬奇、維薩里等一大批科學家,誕生了《天體執行論》、《人體結構》、天文望遠鏡等一大批科學名著和科學發明。二是17世紀的英國,培根經驗主義理論和“知識就是力量”的理念加速了科學進步,產生了牛頓、波義耳等科學大師,開闢了力學、化學等多個學科,成為推動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先導。三是18世紀的法國,啟蒙運動營造了嚮往科學的社會氛圍,產生了拉格朗日、拉普拉斯、拉瓦錫、安培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卓越科學家,在分析力學、熱力學、化學等學科領域作出重大建樹。四是19世紀的德國,產生了愛因斯坦、普朗克、歐姆、高斯、黎曼、李比希、霍夫曼等一大批科學家,創立了相對論、量子力學、有機化學、細胞學說等重大科學理論。五是20世紀的美國,集聚了費米、馮·諾依曼等一大批頂尖科學家,產生了貝爾、愛迪生、肖克利等一大批頂尖發明家,美國獲得了近70%的諾貝爾獎,產出佔同期世界總數60%以上的科學成果,集聚了全球近50%的高被引科學家。
遵循這個規律,中國必將成為21世紀的全球科學和人才中心。到21世紀末,人們的敘述會變成:16世紀以來,全球先後形成6個科學和人才中心。……六是21世紀的中國,集聚了一大批頂尖科學家,產生了某某、某某某、某某某等一大批頂尖發明家,獲得了80%以上的諾貝爾獎、邵逸夫獎,產出佔同期世界總數70%以上的科學成果,集聚了全球近60%的高被引科學家。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21世紀的中國正處於政治最穩定、經濟最繁榮、創新最活躍的時期;又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和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中國領導人又積極把握戰略主動,進行戰略佈局,做好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全體中華兒女更是積極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忘我工作。中國不成為21世紀的全球科學和人才中心,天理不容。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步伐不可逆轉、不可阻擋!
現在,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迅猛發展,中華民族是勤勞智慧的民族,中國共產黨人奉行“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英明政策,各級領導幹部全方位支援人才、幫助人才,千方百計造就人才、成就人才,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著力把黨內和黨外、國內和國外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的偉大奮鬥中來,必然會形成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必然會帶來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重大突破,面向人類命運共同體重大需求的戰略高技術研究必然取得重要成果。從天時、地利、人和等各個方面分析,發展勢頭好、文明程度高、創新最活躍的地方,全世界唯有中國。
針對目前中國在晶片領域被西方“卡脖子”,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郭繼承就曾犀利指出:晶片專家現在回國叫人才,20年後再回國是難民!同理,全球各類人才,現在學好漢語、向中國聚焦的叫人才,等到中國把歐美遠遠地甩在後面的時候,再到中國來,那時就該叫難民了!
全世界的人才們,何去何從?從速選擇!過了這個村,可沒那個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