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3日,北京工商大學環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實驗室對農業農村部委託的5個地膜盲樣進行了海水環境條件下的降解能力檢測。根據委託,實驗室依據ISO和國家標準透過釋放生物氣體的檢測方法來定量檢測生物降解率,並對該5個樣品實驗室中普通海缸(缸底鋪海砂、養海藻和小丑魚)進行觀察。
普通海缸觀察實驗,簡單直觀。在觀賞性海水魚的日常養殖海缸中投入待觀測樣品,同時,為防止樣品在海水中浮動,用曲別針將樣品多層疊加固定後使其沉到缸底海砂表面。海缸環境與野外海洋真實環境相比,室內海缸的降解環境條件相對少些。海缸除了恆定室溫條件外,缺少野外海洋環境的潮汐潮落海水衝擊力(會對樣品產生損傷)及更多的微生物等。
從上圖中可知,10月13日投放樣品,35天后樣品降解開始變得明顯,到60天后多數樣品已經基本降解完全,海缸中未觀察到細小碎片,海藻和小丑魚的生長正常。從“實驗”結果上看,農業部送來的這5個盲樣,初步判斷是完全可降解的塑膠地膜。
近來,有許多熱心人士關注生物降解塑膠袋是否能夠完全降解,何不在生活中將這些製品埋於實際的土壤、魚缸等環境中(建議多選擇一些環境和場景,以增加重複性、重現性和科學性)進行觀察,相信一定可以提高自己的判斷準確性呢!另外,在去年類似的海缸觀察中,也發現其他一些生物降解薄膜也可以在該環境條件下生物降解,這是因為海水中也有適應高鹽環境的微生物存在。像PHA、PBAT材料在海水、25℃±3℃條件下,約在30~60天就能完全降解,但PLA雙向拉伸薄膜(厚度較厚)的薄膜到目前已有1年半左右時間仍未發生明顯降解(觀察尚在繼續)。具體的實驗過程觀察照片可見下圖。
PLA和PBS共混改性吸管經過105天后也完全降解消失。
來源:降解塑膠專委會
小編寄語
大部分市場上推出的各種“生物可降解”材料其實只可以在工業化堆肥條件才可能在6個月實現降解過程。什麼是工業化的堆肥條件?溫度通常在50-60攝氏度,一般土壤並不能夠達到。此外需要一定的溼度,一定的菌群,還有一定的耗氧量等才能達到工業化堆肥條件。這些條件並不是任何的自然環境中都能達到的。
文章展示的生物降解材料在水中、土壤中難以完全降解情況也是客觀存在的,所以有時候正視可降解塑膠的環保性,在推廣可降解塑膠概念的同時,也要加強回收和再生概念的宣傳。
(關注塑連網微信公眾號,瞭解更多橡塑行業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