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學者貝爾納是一位著名科學天才,但貝爾納一生未能獲得諾貝爾獎金。有一種公認的回答是"他總是喜歡提出一個題目,丟擲一個思想,首先自己涉足一番,然後,就留給他人去創造出最後的成果。全世界有許許多多的其原始思想應歸功於貝爾納的論文,都在別人的名下出版問世了,……他一直由於缺乏'面壁十年'的恆心而蒙受了損失"。後人就將這種現象稱為貝爾納效應。
貝爾納的同事和學生們都相信,按創造天賦講,貝爾納是可以不止一次地獲得諾貝爾獎金的。然而,他一生中最高的榮譽不過是獲得英國皇家學會勳章和國外院士之職。貝爾納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金?有一種公認的回答是"他總是喜歡提出一個題目,丟擲一個思想,首先自己涉足一番,然後,就留給他人去創造出最後的成果。全世界有許許多多的其原始思想應歸功於貝爾納的論文,都在別人的名下出版問世了,……他一直由於缺乏'面壁十年'的恆心而蒙受了損失"。這句話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即興趣過於廣泛、思維過於發散,對精細、深入的創造是非常不利的。後人就將這種現象稱為貝爾納效應。
這個效應告訴我們對於科學研究不能停留在表面而是要深入的研究或者對於研究需要專注。達·芬奇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的"三傑"(另二位是米開朗基羅與拉斐爾)之首,他不僅是畫家,而且是建築工程師和數學家。羅蒙諾索夫是俄羅斯著名的化學家、物質不滅定律的發現者、俄羅斯語言奠基人、數學家與詩人。羅素是英國著名的數學家、哲學家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顯然,他們都具備極好的發散型思維能力,這三個人都是跨文、理兩大科的重量級學者。但不可忽視的是,達·芬奇時代與羅蒙諾索夫時代,自然科 學分工遠不及如今如此細密,其研究深度也遠不及如今如此精到,有時一個課題,一個實驗,就要十年、幾十年。羅素最早只是研究理論數學,其後,他將主要精力用到對哲學、史學、文學的涉獵與探討上。如果他一輩子只搞數學或某一個方面的專項研究,也難以有那麼多的精力涉足這麼多的人文類學科。
現今時代,很難見到先天有藝術靈感者,還可以在遊刃有餘地玩藝術的同時,又在某一個數理領域的職業有所建樹從而達到文理兼融的人;更不用說在某專業上有驚人的成就,同時還精通文、史、哲的奇人。也就是說,在現今科技高度專業化的時代,人們無不受到貝爾納效應的制約。
英國學者貝爾納是一位非常有趣的科學天才,他具有天章雲錦般的想象和深刻過人的洞察能力。據說,他在飯桌上的一席話所迸濺出的思想火花,就是足夠別人幹一輩子的研究課題。
他本人除在結晶學、分子生物學等方面做過重大貢獻外,還在"科學"的其它領域裡放射出了創造的光芒。他研究過氨基酸、維生素、液體的結構、隕星上的生命、大陸漂移等,在每個領域都提出了大有前途的問題。
他在科學方面曾做過奠基性的工作,他也做過結晶學和生物化學方面的前沿研究。他才智過人,當他研究過蛋白質晶體的第一批X射線衍射圖後,就敏感地預見蛋白質的結構問題可以獲得解決。
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科學思想。可是他只停留在得到的洞察上,沒有下工夫去深入研究,他把這個問題的解決留給了其他人。有人認為,如果他深入研究自己提出的任何一個問題,都可能獲得諾貝爾獎。可是他把這些機會都留給了別人,他在一個地方放一槍,就轉移到別的地方去了。他的許多朋友為他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