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摩擦生電現象
電的發現和應用極大地節省了人類的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使人類的力量長上了翅膀,使人類的資訊觸角不斷延伸。電帶給人類工業文明,加快了歷史發展的程序。倘若沒有了電,人類社會將陷入黑暗,歷史將倒退幾百年。
歷史上,電與磁是分別發現和研究的。早在公元前6世紀,人們就有了對電的認識,認為摩擦使琥珀變得磁性化。希臘哲學鼻祖泰勒斯發現並記載了摩擦過的琥珀能吸引輕小物體;他們把琥珀叫做“elektra”,在英文中與電同音。我國東漢時期,王充在《論衡》一書中也提到摩擦琥珀能吸引輕小物體,即“頓牟掇芥”——“頓牟”就是琥珀,“掇”是拾取的意思,“芥”是細小輕微的物體,“掇芥”就是拾起微小的物體;就是說琥珀摩擦後可以吸引微小物體。晉代張華的《博物志》一書中也有“解結有光”的記載,即在脫衣服的時候有閃光。這些都是早期的摩擦生電現象。
二、對磁性的認識
磁現象是人類很早就發現的一個自然現象;我國是最早認識和利用磁石和磁性的國家之一,春秋時期人們就發現了天然磁鐵礦,就是磁石,認為石是鐵的母親,有“磁石召鐵”的說法。相傳5000多年前黃帝與蚩尤的戰爭中發明了指南車;而關於磁鐵正式的文字記載出現在《管子》、《鬼谷子》、《呂氏春秋》、《水經注》、《韓非子》、《淮南子》、《史記》、《論衡》、《晉書》、《山海經圖贊》、《萍洲可談》、《管式地理指蒙》等古籍中,古人知道“頓牟掇芥”和“玳瑁取芥”,並將磁性用於戰爭和醫藥。
人們也逐漸認識到了磁石的指向性;我國戰國時期,人們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製成了指南工具——司南;唐宋時期,發明了羅盤,也就是現在的指南針。宋代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錄了人工磁化的方法,《武經總要》記載了羅盤的製作方法。北宋時期出使朝鮮的徐競在《宣和奉使高麗圖經》中提及指南針引領船隊航海。羅盤的發明對阿拉伯和西方世界產生了巨大影響,尤其是在航海即地理大發現上。1488-1521年,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憑藉由中國傳來的指南儀進行了聞名全球的航海發現。
古希臘牧羊人瑪格內斯在克里特島一個山上發現了有趣的石頭,能吸引手杖上的鐵頭,磁的名字“magnet”來源於古希臘時代的小亞細亞瑪格尼西亞地方(magnesia),因為這裡也發現了磁鐵礦;亞歷山大城的神廟裡用磁鐵礦石做成拱頂,用來懸掛皇后的鐵質鑄像。
三、電和磁的研究交替進行
真正開始研究電和磁的是曾擔任過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御醫的英國人威廉·吉爾伯特博士(1544-1603)。1580年前後他開始對電和磁進行研究,經過大量實驗,吉爾伯特明晰了電和磁的區別,也瞭解了二者之間的共性,並根據希臘琥珀的單詞給電命名為“electric”。但他主要研究靜電;1600年出版了《磁石論》,重複和發展了前人有關磁的認識和實驗,是第一部偉大的系統闡述磁學的著作。吉爾伯特開創了電學和磁學的近代研究,認識了摩擦生電,拉開了電磁學研究的序幕。
1733年法國人發現摩擦後形成兩種不同的電,一種有吸引作用一種有排斥作用。1745年,荷蘭萊頓大學教授馬森布羅剋制造出一個能夠貯存靜電的裝置,這個裝置叫做“萊頓瓶”;收音機、電視機裡面使用的電容器,就是根據這個原理製成的。
1752年美國人富蘭克林做了著名的風箏實驗,在雷雨天氣中放風箏,提出了雲中的閃電和摩擦所產生的電性質相同的推測,證明“閃電”也是“電”;他提出電荷分為“正”、“負”,解釋了法國人發現的“有兩種不同的電”現象。他最早提出電荷守恆定律,認為兩者的數量是守恆的;認為雷電可以儲存進萊頓瓶。富蘭克林描述了“尖端放電”現象,並利用這一原理製造出避雷針。
基本同期,德國人格奧爾格·威廉·裡奇曼(1711-1753,1741年當選聖彼得堡科學院院士)和俄羅斯人羅蒙諾索夫也做過類似實驗,不幸的是前者1753年被電死了。1789年,法國人庫倫對有兩種形式的電的認識發展到磁學理論方面,並歸納出類似於兩個點電荷相互作用的兩個磁極相互作用定律。
四、電學研究新階段——從定性到定量
卡文迪許第一個將電勢概念大量應用於對電學現象的解釋中,並透過大量實驗,提出了電勢與電流成正比的關係;1777年卡文迪許認為電荷之間的作用力可能呈現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的關係。普利斯特列在《電學的歷史和現狀》一書中最先預言電荷之間的作用力只能與距離平方成反比,但這個結論在當時並沒有得到科學界的重視。此二人的研究標誌著電學研究開始過度,由定量向定性轉變。
1785年,庫侖用扭枰建立了靜電學中著名的庫侖定律,這是電學發展史上的第一個定量規律;從此,電學的研究從定性進入定量階段,是電學史中的一塊重要的里程碑。1800年,伏特發明了伏打電池。此後,各種化學電源相繼出現,此後人們可獲得比較穩定而持續的電流,並且可控制電壓的高低、電流的強弱。
1826年,歐姆獨創地運用庫侖的方法制造了電流扭力秤,用來精確的測量電流強度,引入和定義了電動勢、電流強度和電阻的精確概念。1827年歐姆在實驗的基礎上,從理論上論證了歐姆定律,得出了電流、電動勢和電阻之間的關係;這標誌著電學研究正式進入了定量研究階段。
1845年,21歲時基爾霍夫提出了穩恆電路網路中電流、電壓、電阻關係的兩條電路定律,即著名的基爾霍夫電流定律和基爾霍夫電壓定律。他拓展了歐姆定律,讓人們可以計算複雜電路中的電流與電壓;後來又研究了電路中電的流動和分佈,從而闡明瞭電路中兩點間的電勢差和靜電學的電勢這兩個物理量在量綱和單位上的一致,使基爾霍夫電路定律具有更廣泛的意義。後來美國人羅蘭精確測定了歐姆絕對值及荷質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