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1978年11月24日·小崗(油畫) 王少倫 中國美術館藏
美術家王少倫的油畫《1978年11月24日·小崗》是表現中國改革開放重要歷史事件的代表性作品。作為策展人,我在策劃相關主題展覽時,此作是必選展品之一。這件作品曾在中國美術館頻頻展出,甚至遠渡重洋,在國外的博物館、美術館精彩亮相。很多觀眾透過這件傑出的油畫作品,記住了1978年冬天那個改變中國農民命運的鄉村之夜。
在這件作品的海外展出經歷中,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在俄羅斯。2007年在俄羅斯舉辦“中國年”的日子裡,中國美術館精心策劃了“開放的中國藝術”展赴俄展出。此展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俄羅斯聯邦文化電影署聯合主辦的高規格國際交流專案。我有幸參與策劃,遴選了1978年以來具有代表性的40餘件中國油畫作品,向俄羅斯人民介紹改革開放後中國社會的發展歷程以及中國油畫的發展概貌。在國立俄羅斯博物館(聖彼得堡)米哈伊洛夫城堡的展廳裡,《1978年11月24日·小崗》靜靜地展示著中國改革開放偉大曆程的艱辛起點。許多俄羅斯觀眾在這幅作品前駐足,流連,感慨,感動。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歷史上中國社會的每一次重要變革都與農村有關。發生在20世紀70年代後半葉的中國最重要的一場變革也是從農村開始的。1978年11月24日夜,在安徽鳳陽一個普通村莊裡,一群農民在油燈下討論並決定自己的命運——他們在一份“大包乾生死狀”上摁下手印,把原來屬於集體的土地分給個人耕種。小崗村的這18位農民敢為人先,點燃了改革的火種。同時,廣東、貴州、雲南等地許多生產隊也採取了類似做法,並得到了當地黨委和政府的支援。小崗村的大包乾拉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中國邁向了改革開放的偉大征程。
王少倫用樸素的油畫語言再現了這個對中國農村生產關係產生重大影響的歷史事件。為了創作《1978年11月24日·小崗》,他於1999年初深入小崗村考察,走訪了事件的參與者,蒐集了豐富的創作素材。回京後,他並沒有刻板照搬當年會議的具體情形,而是藝術地表現這一歷史事件。這位出生于山東臨朐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的畫家,對農村生活非常熟悉,對農民充滿感情。作品充分體現了他對農村生活場景的諳熟、對農民性格的深刻理解以及對農民命運的深深關切。他樸實的畫風中所蘊藏的熾熱情感、人文關懷,使得作品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改革開放後,西方現代藝術湧入中國,對中國藝術產生了強烈的衝擊。寫實藝術獨尊畫壇的格局被打破,中國藝術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與此同時,對寫實藝術的批判也出現了,有人甚至認為寫實藝術過時了,落後了。其實,寫實藝術仍然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當代也依然有大批藝術家堅守在寫實主義藝術陣地。他們多接受過學院嚴格的寫實教育,並且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強調藝術的教化作用。王少倫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對寫實主義繪畫有著深刻的認識,認為寫實不僅僅限於技術層面,應該具備更為豐富的精神內涵。他曾先後於中央美術學院、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和蘇里科夫美術學院學習油畫,打下了紮實的寫實功底。同時,他始終堅持現實主義創作理念。他對農民命運的關切,其實是他對整個民族命運的思考。思考愈深,筆端愈沉,滿腔家國情懷鋪陳其作品的底色。
今年,在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之際,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遊部主辦的“偉大征程 時代畫卷——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美術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隆重舉行。我負責第三篇章“邁向新時期”的策展工作,又一次重溫了《1978年11月24日·小崗》這件佳作,依然被畫中那群頑強、堅毅、敢為人先的農民所深深打動。我想,所謂經典,就是百看不厭,常看常新吧。
(作者為中國美術館研究部主任)
經典回放
油畫《1978年11月24日·小崗》描繪的是安徽省鳳陽縣梨園公社小崗生產隊的18位農民,在1978年11月24日夜晚,秘密商量“分田到戶”的歷史性場景。畫面的正中是一位站著的村民,正在“秘密契約”上摁下鮮紅的手印。圍坐在四周的村民神情各異,有幾位看著那張契約,有幾位抽菸沉思,左邊的一位村民用手擋著油燈,後方的一位村民望著窗外,暗示著這場聚會的隱秘性。畫家巧妙地利用光影效果,以增強畫面的戲劇感。前景籠罩在一片陰影之中:蜷縮的老人、灰暗的灶臺、破爛的瓦盆以及泥地上的一隻空碗,緊張、壓抑之氣似乎要溢位畫面。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明亮的光源猶如舞臺的追光投向那張桌子,不僅聚焦為視覺中心,同時也喻示著桌上的那紙契約正是光明和希望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