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華夏曆史漫長而悠久,上下五千年文明傳承,歷史上先後出現了很多朝代,而每一個朝代的更替,都意味著一場經濟文化的變革與進步。
在我們的印象中,“二十四朝”的概念已經根深蒂固。其中的每一個朝代,都是從建國到發展、再到走下坡路,最終又被下一個朝代所超越。
用我們現代人的說法,這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
但是,您知道嗎,在漫長的封建歷史上,有三個非常特別的“朝代”,它們和我們通常理解的“朝代”有明顯的差異,那就是每個朝代都只有一任君主,然後就被下一朝所覆蓋掉了,在歷史上的存在感很低。你知道是哪三個朝代嗎?
第一個就是“新朝”,這個朝代在很多現代人的記憶裡,幾乎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但新朝卻又確確實實存在了十五年,它由王莽所創立,也終結在王莽手裡。
王莽本來是西漢的大官,位列三公諸侯之上,由於西漢皇太子孺子嬰年幼,公元8年,也就是西漢的初始元年,王莽終於代漢稱帝,建立新朝,年號為“始建國”。
王莽建立新朝之後,對當時的經濟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比如推行私屬制、禁止奴婢買賣、取消王田制等等,都是那個年代非常難得的進步。
但王莽的變革也導致了大地主貴族階層的瘋狂反撲。再加上王莽的變革過於激進,動搖了根基,最後在公元23年被殺,劉秀登基開創東漢。
如果說王莽的新朝名氣不大的話,那這第二個朝代的知名度就更小了。因為王莽的新朝好歹也借了大漢盛世的光,而這第二個朝代則就是紛亂中的一朵小浪花,這個政權就是東魏。
東魏的創立者叫作元善見,試問如今還有幾個人知道這個“皇帝”的名字?
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元修投奔關隴宇文泰,權臣高歡就擁立了十歲的元善見為魏孝靜帝,建立了東魏。
就元善見個人而言,雖然確實有不錯的文武之才,但作為皇帝,完全就只是高歡的傀儡。
高歡一手遮天,在天下施行酷政,大肆兼併土地,導致民不聊生,16年之後,也就是公元550年被滅。
如果以上兩個朝代名氣都不大的話,那第三個朝代的知名度卻是很高的,這就是武周。
武周是武則天——我國曆史上唯一一個女皇帝取代唐朝創立的。
公元690年,唐睿宗主動禪位給武則天,改國號為周,建立了所謂的武周王朝,武則天也自稱聖神皇帝。
武則天在位期間,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開創了科舉制度,還很有知人善用的能力。
武則天在位的十五年裡,武周的疆域也得到了拓展,隱隱有唐太宗的貞觀遺風。
比如她善用狄仁傑、張柬之、姚崇等賢明宰相,武周時期的吏治相對比較清明,天下大勢也比較穩定,最難得的是老百姓有了休養生息的機會。
資治通鑑
¥9.9
購買
但武則天自己也深受傳統禮法的束縛,從心底裡也害怕別人說自己“牝雞司晨”,於是便任用酷吏,推行舉報制度,最後還是在公元705年被李唐復辟。
總而言之,上述三個朝代,它們的共同特點就是沒有傳承人,創始人同時也是末代皇帝。
雖然每一個朝代都有它們自身的歷史背景,但為什麼又都如此驚人的巧合不能傳承呢?這內中的原因,值得後世深入反省。以史為鑑,可以知興衰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