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在寫作時是十分注重意境的。那麼,意境是什麼呢?簡而言之,就是情與景的和諧統一。情,指的是思想感情;景,指的是藝術境界。意境是思想感情與藝術境界的結合,這一結合,不是兩者的簡單相加,而是兩者有機地組成一個整體。這正如古代詩詞評論者所說的“情與景諧,思與境共”。具有完美意境的詩詞,情與景的和諧統一,不僅是情景交融的,而且還能情景相映,也就是思想感情與藝術境界互增光彩。
(一):弄清“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
若論中國的詞學,王國維是繞不過去的一個人物,《人間詞話》是繞不過去的一座高山。 在《人間詞話》中,王國維建立起了以“境界”說為核心的詞學理論。
1、“有我”和“無我”的界定。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論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說:有我之境 ,以我觀物 ,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 ,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 其主要觀點為無我之境的觀物方式是以物觀物,結果給人的美感是“優美”,而有我之境的觀物方式是以我觀物 ,結果給人的美感是“宏壯”。 所謂無我之境不是作品不帶任何主觀感情,及個性特徵。而是指審美主體“無絲毫生活之慾望,與外物‚無利害關係”,審美時‚我心之狀態全部沉浸在外物中,達至與物俱化的境界。 王國維認為:“詞以境界為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那麼,何謂“真景物、真感情”呢? 真景物和真感情需要滿足三個條件。 第一, 情景要真,真是基礎,無真一切皆空; 第二,境界是真景物與真感情的統一; 第三,真景物、真感情還要能夠鮮明的表達。 由此看來,王國維的境界說,乃是指真切鮮明表達出來的情景交融的藝術形象。主要側重於作者的感受、作品的表現和讀者的審美。當然最為重要的是,王國維還引入西方的美學觀念,對境界作了“造境”和“寫境”、“有我之鏡”和“無我之鏡”的分類,為意境的內涵注入了新的血液。
先來看看王國維是怎麼闡釋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的。
在《人間詞話》三中說: 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有我之境也。“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無我之境也。 在《人間詞話》四中,王國維又補充:“無我之境,人惟於靜中得之。有我之境,於由動之靜時得之。故一優美,一宏壯也”。由此看來,無我之境的觀物方式是“以物觀物”;有我之境的觀物方式是“以我觀物”。 我們可以得出兩條結論,第一,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是根據觀物方式的不同,以及由此而產生的美感性質的不同來區分的。第二,如果能區分出美感性質的“優美”和“壯美”,就應該能區分出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 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也,就是說他認為絕對的“無我”是不存在的。而在有我之境中,首先在於我的意志清醒,我的感情強烈,我的個性鮮明,我帶著“我”的意志觀物。這樣的作品帶著慾望和意志的色彩,當然表現為有我之境。有我和無我的溯源,對於王國維的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我們或許還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去理解。
(1)比與興。 “賦比興”是中國詩歌最大的特色所在,賦,更多的是指向詩歌的形式,比興,則指向詩歌的內容,乃是核心中的核心。 葉嘉瑩先生根據比興的特點,指出:比興,實質上體現了“心”與“物”的兩種關係。興,是借物起興,是由物及心。見物起興,就是說,你看到一個物象,自然而然地引起了內心的一種感發。比,則是由心及物,以此及彼。也就是說,你內心有一種情感,想要藉助外在的物象來傳達。詩歌貴在含蓄,作者常常要把抽象的情感和具體的物象聯絡起來,才能引發讀者的感發。 由此看來“興”是隨物起興,自然而然的。而“比”是深思熟慮,有意為之的。興是純粹的直接的感發;比是理性的選擇和託喻。興讓人感覺到外在的優美,比讓人感覺到內在的宏壯。 這樣看來,興常常呈現為無我之境,比常常呈現為有我之境。 總結一下:興是由外而內的。比是由內而外的。
(2)儒與道。 儒家和道家是中國文化上的兩座高峰,雙峰並立。儒家文化是陽性文化的代表,道家文化是陰性文化的代表,這兩者在中國文化史的走向上,彼此轉化、彼此消長,猶如硬幣的兩面,共同成就了中國知識分子的文化人格。 我們不敢想象,如果沒有儒家文化,我們將會怎樣?如果沒有道家文化,我們又將會怎樣?但不論是儒家,還是道家,在那個亂世征伐之中,他們都處在怎樣的一種落寞和無奈、掙扎和尷尬之中,儘管他們都堅守自己的一份樸素的理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儒家強調自強不息,剛健有為,入世擔當,繼往開來。它秉承著超越與理想的尺度,不墮為現世的功利主義、虛無主義。哪怕“累累如喪家之犬”,依然“以天下為己任,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從審美上來說,儒家是金剛怒目式的,是激越勃發的,因而也是典型的“有我之境”。
道家的主張是:道法自然,自然而然,無為而治,棄聖絕賢,逍遙任性。他們認為天下滔滔,舉世混濁,到哪裡能尋找到一方淨土?世人皆醉,到哪裡才能尋找到清醒的人?與其如此,避人不如避世,“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和秋冬”。吟嘯山林之中,我即是物,物即是我,萬物齊一,物我交融,物我兩忘。這是典型的“無我之境”。
(3)隔與不隔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寫情如此,方為不隔。“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寫景如此,方為不隔。 隔與不隔的關鍵在於作品是否表達了“真景物和真感情”。境界全出的作品,一定不隔;無境界的作品,一定隔。具體來說,不論寫景還是寫情,凡能直接給人一種鮮明、生動、真切感受的,語語都在目前的,則是不隔。反之,矯揉造作,浮而不實的情景,難免讓人霧裡看花,水中望月,產生隔靴搔癢之感,當然無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