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財經天下》週刊作者 麻策
編輯 / 周路平
手機行業已經許久沒有新鮮事了,直到今年各家開始陸續上馬摺疊屏手機。
它看起來很雞肋,除了炫耀,很難想到有太多使用場景和痛點需求。它實際上很貴,最便宜的要大幾千,貴的賣到一兩萬元,阻隔了絕大多數普通消費者。所以,它的銷量並不多,全球的銷量也不過百萬臺。
但是,這一切卻沒有阻擋手機廠商們的熱情,尤其是今年,摺疊屏手機界異常熱鬧。
最新一位摺疊屏玩家是OPPO。12月15日,OPPO推出旗下首款摺疊屏手機Find N,定價框定在了8000元以內。在此之前,小米的摺疊屏手機MIX Flod已經發布了,華為和三星作為先行者,早在兩三年前就已經有產品面市。而剩下的vivo和榮耀也不甘人後,已經有了摺疊屏手機的釋出計劃。
甚至連蘋果也傳出在研究摺疊屏手機的訊息,並將在兩年後釋出。但蘋果的策略一向保守,很多年前,外界都在盛傳蘋果將取消iPhone的劉海設計。但至今,劉海依舊。
當下,國產手機品牌的共同目標都是高階化。但如何突破高階價格段、避免同質化競爭?以前大家比拼的是高階晶片,攝像頭數量和拍照能力,螢幕的尺寸和重新整理率,但這些方面已經不足以和對手拉開差距,而且除了高階晶片,其他的技術和功能早已在低端機型上應用,很難支撐國產手機品牌走向高階。
於是,摺疊屏成了最佳的角逐場,儘管大多數摺疊屏手機都還處於賠錢賺吆喝的階段。但在成熟而內卷的手機行業,可能沒有比摺疊屏更好講的故事了。
誰在用摺疊屏?
手機經銷商伍田今年在同行的“安利”下,用過一段時間摺疊屏。他原本對摺疊屏手機並不太感冒。但圈子裡的朋友,經常會坐到一起應酬聊天,每次聚會的餐桌上,摺疊屏手機總是能見到好幾臺。這些做手機生意的老闆,聊起摺疊屏手機常提的是,“看檔案方便”。
伍田也買了一臺。大屏看報表確實是優點,但除此之外,對他而言,其他使用提升感知並不明顯。“可能只增加了點拿出去炫耀的感覺。”沒多久,他就又換回了之前的Mate 40保時捷。
炫耀是它的重要賣點。在OPPO摺疊屏手機的釋出會上,首席產品官劉作虎在臺上掏出摺疊屏手機,展示一圈,合上,揣回兜裡,說:“你們肯定沒體驗過這種耍帥的感覺。”
摺疊可以讓手機實現大螢幕,但其實如果僅僅是追求大屏,完全可以買一臺Pad,價格會便宜很多。摺疊機想要扮演的是可以揣進兜裡的Pad,但問題是疊起來的手機普遍非常厚重,目前的旗艦機重量大多在200g以內,但摺疊屏手機接近300g。
為了摺疊,轉軸處需要上百個金屬扣,加上內外兩塊螢幕,機身加重不便於攜帶。多年的手機銷售直覺告訴伍田,“價格太貴,機身太厚,還不足以拉動整個市場(起量)。”
像伍田一樣,不看好目前摺疊形態呈現效果的人還佔據著大多數。摺疊屏手機的潛在使用者是商務人士,不僅是因為這個群體有足夠的消費能力,也是因為摺疊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滿足這些人處理業務的需求,包括看新聞、報表、檔案和PPT等。
OPPO中國區總裁劉波也發現,手機渠道老闆們用摺疊屏手機的不少,這些人天天看各種報表。大屏其實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他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相同痛點。他還送了一臺給母親,專門給老人家看新聞。
不過,僅滿足這些可能還不夠。
手機廠商仍然需要給出充分的理由,證明摺疊屏手機並不是為了摺疊而摺疊。雖然摺疊屏被認為在辦公以及大屏娛樂方面有較為明顯的優勢。
但市場分析機構Strategy Analytics高階分析師吳怡雯的感受是,還缺乏“殺手級應用”。換句話說,就是摺疊屏手機是形態上的創新,但在使用體驗中,還沒有展現出無可替代的價值。
“是解決需求的能力定義高階,而不是你賣一個很貴的手機,它看著很高階。”不管是從軟體還是從硬體上,上述經銷商也認為,摺疊屏手機都還需要很大的突破,才能在真正在零售端體現出吸引力。
當前摺疊屏手機能“逼死強迫症”的地方,就是螢幕中間那道深深的摺痕。這是柔性OLED螢幕在技術上無法真正解決的點,廠商們只能做到儘量緩解。
種種問題導致消費者對摺疊屏的熱情並不高,甚至出現消退的跡象。華為推出第一代摺疊屏MateX時,儘管售價高達16999元,但在華為強大的品牌熱度和供應非常有限的因素影響下,這臺機器的價格一度被炒至5萬元以上,每次上貨都是秒售罄。
但如今,價格已經明顯回落。華為摺疊屏手機的市場售價目前勉強和官方定價持平。而三星和小米的摺疊機,市場價格遭遇快速滑坡。根據一名經銷商的說法,小米摺疊機9999元的上市價格,曾在兩週內破發,目前只有六七千元。
除了使用場景,摺疊屏手機還面臨的一個重要阻礙是應用生態。摺疊屏在軟體適配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目前,各個廠商對摺疊方式和螢幕尺寸還沒有達成統一,百花齊放。外加摺疊屏手機市場體量較小,軟體開發商實際上沒有動力去主動給不同的廠商產品去做適配。
如果這樣的狀況無法打破,就會陷入無解迴圈。軟體公司不做適配,摺疊屏手機體驗不會太好,銷量就上不去。沒什麼銷量,適配的問題就無法得到根本解決。這也是為什麼, OPPO一上來就宣佈一項1億投資金額的生態扶持計劃。
一位手機廠商的員工對《財經天下》週刊透露,現有摺疊屏手機因為還是小眾產品,很多應用的適配還都是需要靠“老闆去刷臉”, 使用者教育和市場培育還任重道遠。
賠本賺吆喝
摺疊屏不是跑量的機型。
一位旗下有數十家華為門店的經銷商告訴《財經天下》週刊,他門店的摺疊屏手機的周銷量總共也只有8-10部。相比之下,其他的機型每週都有數百臺的銷量。
量不大,就意味著均攤的成本高。而摺疊屏的成本主要來自於柔性螢幕和實現摺疊的鉸鏈。Omdia此前調研的資料顯示,目前摺疊屏的價格在150美元到250美元之間,換算成人民幣在一千元到一千七之間。而常規的柔性OLED螢幕的價格在80美元左右,兩者之間的價格相差甚遠。往往主流的品牌都會有各自的尺寸定製需求,投入還會更多。
據《財經天下》週刊瞭解,為了和三星聯合打造這樣一塊定製柔性OLED螢幕,OPPO的投入金額就達到上億元。
螢幕成本從維修價格上也可見一斑。華為MateX2的官方換屏價格是第一次換3580元,第二次的價格則為7500元,光螢幕就比大多數旗艦手機的價格要高。
螢幕之外,實現摺疊的鉸鏈也需要不小的成本。此前,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透露,三星和華為摺疊手機鉸鏈轉軸成本大約40美元。而OPPO首席產品官劉作虎提供了一個數字:OPPO Find N 配備的水滴型鉸鏈,單個成本達到了100美元。
摺疊屏手機投入巨大,但市場需求無法保證。根據IDC的統計資料,2020年全球摺疊屏手機出貨量大約只有194.7萬部,只佔智慧手機整體出貨量的0.15%。其中,市場絕對霸主是三星,份額達到了90%以上。華為吃下了個位數份額,位列第二。兩家廠商加起來的份額已經超過了97%。
且不說,新入局的廠商,能從兩家手中拿走多少份額。摺疊屏是否真正存在大規模剛性需求,還未得到驗證。
旭日大資料董事長孫燕飈向《財經天下》週刊轉述了華星光電某高管的話稱,國產柔性摺疊屏的良品率遲遲上不來,主要原因是國產手機廠商目前對柔性OLED螢幕的採購量低,市場沒需求,就缺少良品率提升的投入動力。“如果需求成規模,良品率提升根本不是問題。”
伍田覺得,如果僅僅是為了大屏體驗,同樣是花一萬元,更多人可能還是會傾向於選擇購買一部直板旗艦外加一臺高配平板。
“做大屏需求,你要解決電池續航、厚度、重量,這些核心問題能解決還行,否則摺疊屏手機就還只能算是一個新奇的玩具。”在他看來,國產廠商的一股腦兒地湧向摺疊屏,實質上可能都是在做一次商業冒險。
OPPO中國區總裁劉波向《財經天下》週刊坦承,摺疊屏手機上來就想賺錢不容易,技術上仍然需要突破,市場需求還有待開發。“實話說,我們是非常想開啟這個市場。”但他預估,至少還要經過兩三代產品的投入和市場驗證之後,才有可能談賺錢的事。
華為的Mate X系列摺疊屏,儘管售價近兩萬元,但前期一直也是處於虧損狀態。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在2020年4月透露,當時華為在摺疊屏手機上已經虧損了六七千萬美元。據《財經天下》週刊瞭解,華為也是做到今年,Mate X2這一代才大體維持平衡狀態。
如果再考慮到更早期的鉅額研發投入,回本時間只會更加漫長。
《財經天下》週刊從知情人士處獲悉,本月底釋出的華為P系列摺疊屏手機將搭載4G晶片,這款機器採用類似三星Galaxy Z 的設計,完全開啟後與普通手機的尺寸相當,售價也在八九千元左右。
但相比於MateX系列機型,這款以P命名的新品,並沒有太被看好。在業內,華為的摺疊屏被稱為“資源機”,只有核心經銷商才有提貨資格,而且也嚴格限制了數量。這些機器拿到就是賺到,在提貨時經常需要搭售一些不太暢銷的機器,“而P系列摺疊屏恐面臨跌破發行價的尷尬。”上述知情人士說。
一切為了高階
國產品牌們湧向摺疊屏的背後是高階差異化競爭的需要。
按一位負責戰略的手機廠商人士的說法,摺疊屏趨勢的到來,實際上恰恰反映出了手機發展的瓶頸。直板形態下的高階手機,蘋果已經成為難以逾越的大山。
近些年,手機晶片的算力突飛猛進,但一直受制於螢幕面積,導致手機的算力只能向攝像頭溢位。隨著整個行業影像水平提升,同質化愈發明顯,摺疊屏手機成了很多手機廠商探尋的下一個算力溢位路徑。
但在上述人士看來,摺疊屏只能算是一個高階差異化的產品,能增加衝擊高階的市場關注度,但不能從根本上增強衝擊高階的成功率。
孫燕飈的感受是,今年中國智慧手機的銷量只有3億部,和高峰期的時候差了接近2億部。而全球也只有11億部左右,過去很多年保持的13-14億部的資料相比,同樣下滑明顯。“市場環境很糟糕,競爭環境更惡劣。”
之前行業預期的5G換機潮,來得沒有想象中那麼猛烈。當手機整個行業都缺乏革命性創新的時候,蘋果彰顯出了強大的品牌統治力。
孫燕飈說,iPhone 13由於產品沒有對手,直接讓蘋果10月份在中國市場份額提升到了歷史性的31%。在他看來,摺疊屏能夠帶來形態上的與眾不同,國產手機在這上面尋求突破,更多是市場層面的倒逼。“搶在蘋果之前推出摺疊屏手機,是國產品牌的必由之路。”
目前在批發價格超過600美元以上的手機中,蘋果和三星在全球市場保持著絕對的領先。而在國內市場,8000元以上的份額,蘋果拿走了超過90%。
摺疊機被認為是明年國產高階競爭的核心,但搶先發布並不意味著就能取得領先。縱觀這幾年國產手機廠商在硬體上的嘗試,有些探索是成功的,比如屏下指紋、全面屏都已經普及;但有些探索卻不盡如人意,比如滑屏手機,升降攝像頭,如今很難在新品上看到這類設計。
“手機未來的形態可能不再是手機現在這樣的物理形態,不應該受物理限制。”某螢幕廠商工程師元浩告訴《財經天下》週刊,如果是追求大屏需求,全息投影技術或許更能代表未來趨勢。
有人認為摺疊屏有可能會成為一個完全革新行業的東西,但也有人持有不同的看法和見解。儘管外界傳言realme也在籌備摺疊屏產品,但該品牌的中國區總裁徐起對《財經天下》週刊坦承,摺疊屏手機還不是realme的重點方向,“手機需要追求大屏,但不一定是這種形態”。
手機作為一個成熟的市場,創新性的探索成為品牌走向高階的唯一通路。幾乎所有主流廠商都已經發布或者即將釋出摺疊屏產品,供應鏈上下游都在積極響應。摺疊屏手機即將成為行業的又一個競賽和內卷的方向,但它可能很難再現當年“翻蓋手機”式的輝煌。
OPPO也很清楚這一點。劉波告訴《財經天下》週刊,摺疊屏手機能從高階手機市場分得一些份額就算成功。“分走一半兒很難。”他給出了一個相對樂觀的數字,“二三成”。
對於渴望取得高階市場突破的國產品牌們來說,摺疊屏手機短期的意義不在於賺錢,更多是為了培養使用者品牌心智。
按照上海一位手機經銷商的說法,摺疊屏都是分批定產能,廠商根本不在乎銷量,並不指望能透過摺疊屏手機賺錢,“如果能把使用者的品牌心智往上拉一拉,價值就實現了”。
本文由《財經天下》週刊旗下賬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