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篇文章中,我們說完了盤庚遷都的秘密,而這一篇是殷本紀的最後一篇,我們來說說商紂亡國的這段歷史。
在盤庚遷都之後,由於解決了帝國內部的貴族集團扼制王權的問題,殷商再度續命百年,萬民得到修養,諸侯也繼續誠服,但這樣的穩定發育期沒有過多久,隨著後面幾代君主的平庸,殷商再度出現了衰敗危機。
特別是到了武乙帝時期,由於武乙帝再度遷都至黃河以北,水患再度成為了一個擊垮殷商的問題,因為水患意味著農田會失收,而作為天下的行政中心,王都人口密集,如果糧食出現了問題,你們朝政自然會出現混亂。
並且武乙帝這個人能力平庸且非常作,太史公就講了這樣一個故事,說武乙帝非常貪玩,閒得無事做了個木偶,並把這個木偶取名為天,他拿起弓箭射木偶玩,取名叫做“射天”!
這件事非常神奇,因為自夏啟帝開始,人皇都是天的代言人,有事沒兒要祭天祈福,如果想要征伐敵人時需要借天作為口號,名為代天伐罪。
也就是說,這個天實際上是和人皇權威繫結在一起的,而人皇射天意味著拋棄掉了天這個合作伙伴,對於萬民和諸侯而言,人皇射天也就是意味著他自己在削減自己的權威。
所以太史公又講了另外一個故事,說武乙帝在射天之後,有次打獵時天空出現暴雷,然後把武乙帝給劈死了!
被雷劈死,這個機率真的非常小,而作為人皇,被雷劈死的機率就更小了,而作為前面剛剛射天的人皇然後就被雷劈死了,這個都不是機率問題了,而是神話故事的問題。
當然,不管武乙帝乾沒幹射天這件事,也不管武乙帝是不是被雷劈死,太史公主要是想要透過這兩個故事告訴我們,武乙帝這個人的統治很無道,最終惹怒了上天,上天將他帶走了!
也就正是經歷了武乙帝這樣的君主,殷商失去了萬民的民心,也失去了諸侯們的信任,這個時期殷商已經衰敗的不能再衰敗了。
而等到辛帝繼位,也是商紂在位時,殷商此刻面對的局面是萬民怨恨、貴族腐敗、諸侯背叛的局面。
而商紂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君主了,太史公在介紹商紂時,最開始說他資質機智,口才快疾,所聞所見也非常敏博,並且商紂還力氣過人,空手能格殺猛獸。
所以我們用能文能武來形容商紂並不過分,從而這樣一個人,到底是如何變成一個荒淫無道的君主最終亡國的呢?
我們拋開新朝對前朝君主的一切抹黑,我們仔細想一下,紂王繼位時面對的局面說實話真的很難逆轉翻盤。
萬民的怨憤解決不了,因為萬民憤怒的根源在於無法安穩生活,我們有理由相信就是因為武乙帝遷都回黃河以北,然後天災使得商朝百姓吃不飽飯,古代的眾多王朝,面對天災百姓斷糧是個無解的問題,特別是像商朝這樣的這麼久遠的朝代,糧食的產量並不大,所以國庫自然沒有抵抗斷糧風險的能力。
而萬民怨憤問題解決不了,那麼自然要先解決貴族和諸侯的問題,此時妥協溫和政策已經沒有用了,因為在武乙帝時期,貴族腐敗已經非常嚴重,而諸侯背叛更是此起彼伏。
所以商紂選擇了一個比較粗暴直接到辦法,那就是殘酷的刑罰和武力征服的手段。
你說殘酷的刑罰算是無道的證據嗎?對於生活現在的我們而言,的確也殘酷野蠻,但是對於那個時代而言,殘酷的刑罰算不上什麼無道。
因為從夏朝到商朝,本身就是奴隸制時期,哪怕後來的周朝,人祭、人殉這種東西都依舊存在,所以什麼炮烙之刑都是正常的,哪怕到了離我們最近的朝代清朝,什麼凌遲、萬針衣、木牛馬之類的酷刑,可比這個炮烙要殘忍多了。
所以你要說,商紂王搞個炮烙就是昏庸無道,這點就有點牽強了。
再來就是武力征服,對於背叛的諸侯國,商紂用武力進行威懾這有什麼不對嗎?難不成你背叛了我,我還得給你點個贊?這明顯說不通嘛!
而太史公也說了,由於諸侯們的背叛,所以紂王加重了刑罰,這句話是有邏輯關係存在的。
首先是諸侯們的背叛,使得商紂加大了刑罰力度,以這樣的方法震懾諸侯。
太史公為了說明這個問題,還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說當時控制著商朝軍政大權的是三公,這三公分別是西伯昌、九侯、鄂侯,這三位大哥權利很大,幾乎控制了商朝的朝堂和軍隊,而九侯有一個漂亮的女兒,後來獻給了紂王。
這裡太史公說的是九侯把女兒獻給了紂王,而不是紂王強行要求要九侯的女兒,但沒過多久,紂王把九侯的女兒和九侯都給處死了,最終引起了另外兩位大哥的不滿。
太史公沒有說另外兩位大哥如何不滿,但說了鄂候與商紂進行了激烈的辯論,這個辯論多激烈不知道,但最終商紂把鄂侯給解決了,而西伯昌也被圈禁了!
在後世給商紂定下的數罪中有一條,那就是商紂沉迷女色,我覺得你說一個古代的君主沉迷女色,真的是對一個古代王朝君主最大的侮辱,因為你根本不知道,對於古代的君主而言,美女並不是稀缺資源,他根本不用沉迷,就像你世界第一富豪沉迷金錢一樣,你覺得面對花不完的錢,他用得著成謎嗎?
那麼回頭我們要問了,商紂為什麼要處決九侯和九侯的女兒,如果商紂是個貪圖女色的人,那麼這麼快處決九候女兒這件事就不符合邏輯了,難道是因為九候女兒不夠漂亮?那商紂為什麼要納她為妃?
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九侯的女兒肯定是犯下了觸及了商紂底線的事情,這件事情很有可能就是她干預了朝政,並且想要維護他爹九候的權利,最終導致商紂怒而與三公撕破臉面。
朝臣和君主在古代不簡簡單單是君臣關係,更是一種隱形的競爭關係,當君主弱勢時,朝臣會壟斷權利,進而架空君主,這在歷朝歷代都發生過,商紂在位時,三公的權利已經威脅到了商紂的王權,所以兩者之間已經不是簡單的朝臣關係了,而是敵對關係,商紂納了九侯的女兒為妃,這是無奈之中的選擇,一方面希望以姻親的關係拉攏九候,另外一方面得被動接受九候在自己身邊按下這麼一個臥底,但沒有想到,九侯的女兒絲毫不加掩飾地維護三公,絲毫沒有把他這個王放在眼裡,所以被逼急的商紂開始用簡單粗暴的方式清理三公。
但是清理三公的後果卻是非常嚴重的,三公之下有許多親信,解決他們倒是很容易,但朝堂陷入混亂也是不可避免的。
從而西伯昌雖然被囚禁了,但為了解決朝堂上的混亂局面,商紂最終選擇了放過西伯昌,什麼獻美女、什麼奇異的珍寶這些對於商紂而言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需要恩威並施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
但是西伯昌的野心是他沒有想到的,在西伯昌回到西部之後,靠著商紂賦予他的權力,直接成為了西方諸侯的首領,而商紂以為恩威並施可以解決諸侯反叛的麻煩最終失敗,所以開始喪失力挽狂瀾的信心,最終建了鹿臺,沉迷於酒池肉林,等待著亡國的命運。
而關於接下去武王伐紂的故事,訂閱不二,我們下期接著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