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卜先知,冠代奇才,諸葛亮人如其名,是兵荒馬亂的三國背景中最亮眼的角色,聚主角光環於一身。誠然,《三國演義》作為小說,與正史有些出入,正如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的評論:“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亮之多智而近妖。”
然而根據《三國志》,“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確有其事,“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也有案可稽。正如他自己在《後出師表》中所言,“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先帝的囑託和自己的理想熬幹了最後一滴心血,雖死猶榮。
諸葛亮是怎麼死的?《三國演義》中的解釋充滿了神秘色彩,即“將星欲墜,陽壽將終”。小說中的天象之說自不可取,流傳最廣的說法是積勞成疾,也就是累死的。
那我們就打破砂鍋問到底——諸葛先生究竟積勞成了何疾?
這個問題在正史中難以找到蛛絲馬跡。《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中,關於其病情的描述僅有一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軍,時年五十四。”
關於諸葛亮得了什麼病,只能主要根據描述更為詳細的《三國演義》來分析了。
三國醫話:諸葛孔明病史
諸葛亮,字孔明,54歲男性,暈厥、嘔血5年。
1、患者中年男性,慢性病程,急性加重:
諸葛先生第一次出現症狀時是“蜀漢建興七年夏”,去世時是“建興十二年秋八月二十三日”。
2、主要症狀及特點:
(1)發病後的一般情況
納差(食量減少)、睡眠不足、心理壓力大。“建興十二年暑天,懿問曰:孔明寢食及事之煩簡若何?使者曰:丞相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覽焉。所啖之食,日不過數升。懿顧謂諸將曰:孔明食少事煩,其能久乎?”
精神差。“孔明一一排程已畢,便昏然而倒。”
睡眠差。“拜祝畢,就帳中俯伏待旦。日則計議軍機,夜則步罡踏斗。”
求生欲低。“孔明曰:‘如燈滅,吾必死矣。’…延腳步急,竟將主燈撲滅。孔明棄劍而嘆曰:‘死生有命,不可得而禳也!’”
(2)首次出現症狀
建興七年夏,諸葛亮情緒激動之下嘔血,隨後暈厥,臥床不起。
第九十九回:“忽報有人自成都來,說張苞身死。孔明聞知,放聲大哭,口中吐血,昏絕於地。眾人救醒。孔明自此得病臥床不起。旬日之後,孔明喚董厥、樊建等入帳分付曰:‘吾自覺昏沉,不能理事。’”
(3)第二次出現症狀
建興十二年春二月,諸葛亮情緒激動之下暈厥。
第一百零二回:“忽報關興病亡。孔明放聲大哭,昏倒於地,半晌方蘇。”
(4)第三次出現症狀
建興十二年八月中秋,諸葛亮情緒激動之下暈厥,第二天嘔血。之後幾天嘔血1次、暈厥1次,因受涼病情加重,又暈厥1次,隨後死亡。
第一百零三回:“孔明聽知此信,長嘆一聲,不覺昏倒於地;眾將急救,半晌方蘇。孔明嘆曰:‘吾心昏亂,舊病復發,恐不能生矣!’次日,扶病理事,吐血不止。”
第一百零四回:“孔明吐血數口,臥倒床上。”“孔明一一排程已畢,便昏然而倒,至晚方蘇。”“孔明強支病體,令左右扶上小車,出寨遍觀各營;自覺秋風吹面,徹骨生寒。回到帳中,病轉沉重。”“咒畢急回帳時,不省人事。”
3、初步診斷:
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待查。
鑑別診斷:疑似肝硬化
正所謂“諸葛飲酒,司馬喝湯”,諸葛亮甚喜飲酒,不免令人想到酒精性肝硬化。
諸葛亮鋒芒畢露,瀟灑恣意,草船借箭之時,“只顧酌酒取樂”;氣死周瑜之前,“在前山頂上飲酒取樂”;七擒孟獲期間,與孟獲“飲酒至晚”。
而司馬懿則韜光養晦,面對君王的猜疑,時時假作重病之象,《三國演義》第一百零六回述為“侍婢進湯,懿將口就之,湯流滿襟,乃作哽噎之聲”。
另外,“採百草制曲”“諸葛泉釀酒”等傳說,也加深了諸葛亮與酒之間的淵源。
除飲酒之外,血吸蟲病也是諸葛亮患肝硬化的可能原因之一。
血吸蟲病至少在漢代就已存在,因為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女人身上曾發現有血吸蟲卵。
三顧茅廬之地有兩種說法,一為《隆中對》的“隆中”所在地湖北襄陽,一為“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中的河南南陽。血吸蟲流行於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南13個省、市、自治區的廣大地區,襄陽位於長江支流漢江的中游,南陽兼有長江、淮河、黃河三大水系,兩地均在血吸蟲疫區範圍內。
此外,學界尚有一種觀點:曹操並非敗於東風,而是敗於血吸蟲。《三國志》中有這樣的敘述:“公(曹操)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卒多死者,乃引軍歸。”這個“大疫”,很可能就是血吸蟲。如此,諸葛亮感染上血吸蟲也不足為奇。
在症狀方面,肝硬化也都能解釋得通。
“口中吐血”,是肝硬化繼發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後,導致的大量嘔血。
“昏倒於地”的原因有三種可能。
首先,諸葛亮嘔血後隨即暈厥的情況,可能是由於肝硬化繼發脾功能亢進,導致長期貧血,嘔血後貧血加重,情緒刺激後暈厥。
其次,諸葛亮有幾次是未嘔血、只暈厥,這些情況不像是大量失血導致的暈厥,而可能是肝性腦病所致。
此外,腦型血吸蟲病可導致癲癇,有的癲癇可表現為短暫性意識喪失,也可以產生暈厥症狀。
“食少”,即納差,可能與門靜脈高壓導致的胃腸道淤血水腫、消化吸收障礙和腸道菌群失調等有關。
最終診斷:消化性潰瘍
諸葛亮夙夜憂嘆,殫精竭慮,心理壓力很大,而應激是消化性潰瘍的常見誘因。
消化性潰瘍也可以解釋諸葛亮的所有症狀。
“口中吐血”:當消化性潰瘍侵蝕周圍或深處的血管時,可產生不同程度的出血,輕者可無全身症狀,僅表現為大便隱血陽性或黑便;重者出血量大,可出現嘔血、頭暈、心慌等症狀,甚至排暗紅色血便,出現周圍迴圈衰竭表現,如暈厥、肢體發冷等。
“昏倒於地”:消化性潰瘍會導致長期慢性失血而貧血,情緒的波動可能導致血管的痙攣,引起胃腸粘膜缺血,因急性粘膜損傷而出血,加重貧血,從而導致暈厥。
“食少”:消化性潰瘍的典型症狀為上腹痛,但部分病例僅表現為上腹脹、上腹部不適、厭食、曖氣、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狀。
如果按著這個思路分析,諸葛亮的死因是什麼呢?
《內科學》(第九版)提到,消化性潰瘍的老年患者主要死於嚴重的併發症,尤其是大出血和急性穿孔。但大出血和急性穿孔的表現,都與諸葛亮去世前的狀態不太相符。
大出血的臨床表現為嘔血或暗紅色血便。穿孔潰破入腹腔的臨床表現為突發劇烈腹痛,持續而加劇,部分病人出現休克。
而諸葛亮去世之時並無這些危急症狀,是一個比較平和的狀態。
既然消化性潰瘍的兩個常見死因可能性都較小,便不得不考慮消化性潰瘍的另一嚴重併發症——癌變。
胃潰瘍邊緣的炎症、糜爛、再生及異型增生可導致胃癌,反覆發作、病程持續時間長的胃潰瘍癌變風險高。考慮到諸葛亮的納差和嘔血,潰瘍型胃癌可能性大。
胃癌與諸葛亮的症狀也頗為符合。80%的早期胃癌無症狀,部分病人可有消化不良症狀。進展期胃癌最常見的症狀是體重減輕(約60%)和上腹痛(50%),另有貧血、食慾缺乏、厭食、乏力。潰瘍型胃癌出血時可引起嘔血或黑便,繼之出現貧血。
當咯血量大時,咯血可能與嘔血難以鑑別。雖然原著中未提到諸葛亮有咳嗽的症狀,但94版電視劇《三國演義》中諸葛亮頻頻咳嗽,而且有咯血。
因此,也不能排除肺癌、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等呼吸系統疾病。
而情緒刺激相關的嘔血,還可能是急性胃黏膜損傷,此病一般癒合較快,有時可以在 24小時內自行癒合。
此外,頻繁暈厥,也不能排除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如果是寫病歷,此處定然要加上一句“可透過某輔助檢查結果進一步明確診斷”,但條件顯然不允許。
這是歷史的遺憾,也是歷史的魅力。
本文經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陳焰、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特需醫療服務中心消化組丁晴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胃腸外科副主任醫師俞旻皓 專業稽核
綜合丁香園報道 作者:地貓
來源:武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