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在敗走臺灣之際,他喊來了自己的兒子,對他說:“你知道,我們為何戰敗嗎?”蔣經國當時也並沒有說話,他可能也知道其中的一些原因,只是看著這個當年意氣奮發的父親,他的心裡也十分沉痛,不知從何說起。
然而歷史已經給出了答案,蔣介石的失敗似乎是必然的,從抗戰結束以後,全國的老百姓都希望過上和平發展的日子,可蔣介石不顧天下人的想法,毅然發動內戰,落得一個戰敗的下場。
而蔣介石本人雖然擔任了中華民國的總統,可他本人在這段時間裡也並未統一過全中國,國民黨統治期間,依舊是派系林立,而那些腐敗問題的發生,蔣介石本人同樣也是無能為力,只能幹看著。
他所謂的反腐措施,也都僅僅只是一些小懲戒,根本沒有辦法從實質上解決問題。
1949年底,毛主席已經下達瞭解放西南廣大地區的命令,而此時的蔣介石也無計可施,只能撤退,他從重慶逃到了成都,還打算做著最後的反抗,不過,那時的他,可能已經知道了,這一切也都將是一場徒勞。
但他還是決定在大陸最後檢閱一次部隊,此時,他眼噙淚水,嗓子嘶啞。
眼含淚水,淚從何來?
他的淚水,當然來源於過去的點點滴滴,1949年的時候,他已經確信國民政府政權即將垮臺,此時所做的一切,都將是一次又一次的掙扎。
在過去,國民政府絕對是華夏大地上最為強大的一派政權。在軍事力量上,他們超過共產黨幾十倍,還有美式先進武器,關鍵的制空權和制海權完全掌握在蔣介石自己手中。
就在他全面發動內戰,挑起內部矛盾的時候,他還得意洋洋的說:“可能幾個月的時間,就可以徹底消滅掉對方。”
可後來他失敗了,面對上百名國民黨的高階將領,他也總結了一部分原因:“由於在接收的時候,很多軍官大發橫財,極度奢侈,弄得紀律敗壞,可以說,我們的失敗,很大程度上源於失敗的接收。”
這裡的接收,指的是日軍投降後,國民黨政府和共產黨軍隊比拼速度,共產黨人在開闢解放區,而國民黨的高階將領們則把目光更多的鎖定在經濟上。
因為他們知道,接收就意味著白給的財富,小到汽車和房產、大到銀行和金庫,過去的“主人”早已逃之夭夭,只要跑得快,這些東西就是誰先搶到就歸誰,所有人都覺得,這是發家致富的好機會。
而共產黨這在這個時間段內與國民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大家主動放棄城市的財富,丟掉小汽車,脫下厚重的皮鞋,儘可能的走到農村中去,和人民群眾搞好關係。決定政權根基的,絕不是手上握著多少的財富,而是在於到底有多少人支援自己。
可當蔣介石明白這個道理的時候,已經晚了。
槍桿子裡出政權,這句話放在任何政權中都能適用,蔣介石平生也非常喜歡閱兵,在1926年的時候,蔣介石還是“國民革命軍總司令”,他來到長沙,對第七、第八兩個軍進行閱兵,那會的他還是一副雄赳赳的樣子。
當蔣介石騎馬經過的時候,部隊立即奏響軍樂,號兵吹著軍號,這個場景非常壯觀。
蔣介石一直將自己的部隊視為驕傲,在他的軍事集團中,也確實有非常多的人才,比如孫立人、白崇禧這些。
不過,國民黨內部的矛盾已經到達了無可調和的地步,蔣介石知道底下派系林立,下級之間都在互相爭名奪利,可他依舊採用支援實力派的做法,加劇了國民黨內部的惡意紛爭。
黃埔系是蔣介石在軍中最大的派系了,這些成員也都是黃埔軍校內部的在校學生,這也是蔣介石的發家根本,佔據了國民黨中央軍的絕大多數,所以,學生們也都為有這麼一位校長而感到驕傲,“蔣校長”的稱號就是這麼來的。
不過,這些學生們的官職並不是完全按照能力來分配的,很大程度上也是根據資歷,那些畢業比較早的,手中掌握的權力也就越大,比如陳誠、胡宗南、杜聿明這些人,幾個派系都在互相爭奪權勢,他們都是中央軍的組成部分。
可在後來的戰爭中,隔壁部隊出了問題,他們互相之間也經常見死不救,在這種管理模式下,又怎麼能打得贏勝仗?
腐敗中的欺上瞞下,也在國民黨內部盛行起來,由於大肆徵兵,花名冊製作的非常粗糙,不少地區出現了瞞報和謊報的情況,吃空餉的行為大肆出現,舉個簡單的例子:
當年戴安瀾出任師長,他就覺得手下的部隊看起來人數有點不對勁,仔細審查後才發現,原本應該有一萬兩千多人的師,結果經過仔細調查後發現僅僅只有五千人,人數都不對勁,這在打起仗來還了得?
他們不怕查嗎?當然怕,只不過隨便找找理由就能夠搪塞過去,只要是來調查,就說剩下的人已經戰死了,還沒來得及上報,屍體也不知道丟到哪裡去了,來了個“死無對證”,連一個師級單位都能夠這樣搞貪汙腐敗,高層又能好到都哪裡去?
黃埔軍校下面的學生出現了這麼多問題,蔣介石怎麼能不放在眼裡,只是他沒有辦法處理罷了,可能在他的想法裡,只要消滅了一切外系,自己在好好的去重新掌控這些事。然而,歷史也絕對不允許他開倒車。
蔣介石從1924年回到廣州,在4月便進入黃埔軍校辦公, 孫中山先生便已經任命他為黃埔軍校的校長兼參謀長,並且在人事上和財政上給予他更大的權力。
黃埔軍校的出名程度,在亂世體現的非常充分,幾乎人人都知道這裡就是培養高階軍官的地方,此時的蔣介石可謂是意氣奮發,他在內部的排名也僅僅處於孫、廖之下,成為了三號人物。
對於他來說,這是他人生輝煌的起點,他就是從這裡出任了北伐軍的總司令,在7月9日登臺閱兵,從珠江一路打到長江,並且拿下了南京城,又將北洋軍閥趕出了北京。
縱觀當年的閱兵場景,麾下的黃埔學生們各個英姿勃發,蔣介石雙眼有神,在1927年4月,他還登上了《時代》週刊封面,美國人眼中的蔣介石,是一位“征服者”。
1949年,距離北伐戰爭的那次閱兵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此時的蔣介石,完全失去了那種英姿,可能是懷念起曾經的日子,亦或是給自己強行注入一種“無中生有”的信心,他決定再次檢閱這支陪伴自己成長的黃埔部隊。
二十多年的時間宛若白駒過隙,蔣介石人生的寒冬也就此來臨,他想要後悔,可一切都來不及了,只能留下悔恨的淚水。
蔣介石的最後一次閱兵,還鬧了個烏龍
關於蔣介石失敗的原因,實在是太多了,除了內部的貪汙腐敗、黨派林立互相對抗外,還有戰略上的重大失利、以及對於百姓的殘酷統治,這些東西結合在一起,也導致了無力迴天的蔣介石。
與之相對應的,則是為了人民而不斷奮鬥的共產黨,和群眾建立了和諧的關係,制定的戰略也都非常適用,部隊越打越多,就連很多國民黨高層都紛紛倒戈。
在新中國成立以前,蔣介石的殘兵敗將盤踞在廣大西南地區,等著時機的來臨,發動反攻。可英勇的解放軍並不願意給他們準備的時間,在長江以北的局勢剛剛穩定下來,便把目標對準了西南。
重慶已經呆不住了,蔣介石放棄了這個據點,乾脆逃到了不遠處的成都,他內心深處是不願意接受現實的,望著身邊這批讓他發家的部隊,他主動向時任黃埔軍校校長張耀明提出:檢閱本校官兵,予以黃埔生再次鼓勵。
張耀明聽到命令後,趕緊準備了這場閱兵,由於是冬天,西南地區也格外寒冷,蔣介石在寒風中登上了檢閱臺,與他一起上去的還有張群、閻錫山、蔣經國、張耀明等核心領導。
不過,原本嚴肅的閱兵儀式,卻出現了一些問題。
在上午八點左右的時候,禮賓的樂聲響起,蔣介石等人已經準備就緒,這場閱兵儀式也就此開啟。
青天白日旗在全場人員的注目下冉冉升起,旗頂的滑輪也一點點轉動著,彷彿有點承受不了這面“旗”,然而,就在它升到旗杆中間的時候,繩子卻突然斷裂了,這突如其來的一幕把準備閱兵儀式的人嚇了個不輕,怎麼會出現這種差錯?
當時的情況大家也顧不上深究原因,趕忙一擁而上,他們趕緊在眾目睽睽之下放倒了旗杆,又抓緊掛上了繩子,才讓這面旗子重新升了起來。
後來,這起事故的原因調查開始啟動,但是也只是僅僅走了一個形式罷了,不少人都說,這是地下工作者在升旗的前一天晚上在繩子上做了手腳。不過,這件事的原因其實並不重要。
那會大多數黃埔軍校的學生都已經意識到了國民政府統治將要徹底垮臺,大家議論紛紛,再加上此時旗幟滑落,更有點“天註定”的意味在,在升旗結束以後,臺下一陣七嘴八舌,大家的表情也很快被臺上的蔣介石捕捉到。
接下來,就是蔣介石的講話環節了。
想必,相比於三年前的盛氣凌人,此時的他更有了一種悲涼的寒意湧上心頭。再加上二十多年前,他也正是在黃埔軍校學生面前講話,開啟了浩浩蕩蕩的北伐戰爭,此役結束,他的人生迎來了人生最高點。
不過,如今再次面對這批黃埔軍校學生的時候,已然是另一番模樣。
他強行調整了自己的情緒,表情非常凝重,用十分淒涼的語調對大家說:“如今已經到了今天,正是千鈞一髮之際,我們即將面臨著生死存亡的關頭,復興的重任已經擺在了大家的雙肩之上。此次,大家的西遷絕對不是逃跑,我寄希望於你們,希望大家好自為之。”
不過,在發表這段講話的時候,在場的人明顯已經感覺到,蔣介石的嗓音非常沙啞,說到一些關鍵詞,漸漸哽咽了下去。
按照原來的情況,蔣介石只要面對黃埔軍校的學生髮表演講,向來都是雄赳赳的令人振奮的樣子,然而這次,他說著說著自己都說不下去了,整場講話還不到十分鐘的時間。
總指揮是李邦藩,在得到了蔣介石閱兵指令以後,他馬上下達命令,開始閱兵。
蔣介石站在佇列旁,看著幾支部隊走過去,他又突然沉默不語,此時的氣氛變得非常緊張,大家也不敢亂動,都跟木偶一樣在那站著。
不過看蔣介石久久還不發話,有些士兵站不動了,還有的悄悄說了幾句話,後面的侍衛看到士兵如此舉動,連忙壓低了聲音對前方說:“不要亂動,不要亂動!”
當年有一位名叫張啟東的受閱畢業生,在後來接受採訪的時候還談到了那次閱兵的內容,他說:
“人啊,還是經歷不起什麼大的波折,僅僅幾年的時間裡,便看到當時校長老去了很多,已經沒有那麼多的精氣神了,雖然他當時發表的講話還是為了讓大家重振信心,不過大家都能感覺到,已經沒了什麼自信心了。”
不少學生此時對蔣介石已經失望了,因為他當時還提到,如果反攻,那麼時機可能就是世界第三次大戰,不少學生都非常反感,在二戰過程中,中國人民英勇抗爭,無數將士倒下才終於擊退了侵略者,已經沒有多少人願意再去打仗了。
不過,對於這些黃埔學生來說,精神上的慰藉幾乎是沒有,反而物質上得到了不少慰藉。因為在這次閱兵儀式結束後,軍校學生每人都發放了一枚銀元和一斤豬肉。不過銀元最終沒落到手上,豬肉大家都吃上了。
而且,細心的學生已經觀察到了,在蔣介石發表講話的時候,眼眶中已經沾滿了淚水,大家也知道原因究竟是為何,大勢已去,流眼淚也是沒有用的,在這次閱兵結束後,學生們發現蔣介石再也沒有在公開場合露過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