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海戰役中,我軍60萬強吃80萬國軍精銳,完成了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壯舉,兵力處於劣勢的我軍卻笑到了最後。而這場決定關內雙方命運的關鍵戰役,也因我軍運籌帷幄的指揮藝術、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強硬作風,永載史冊。
回顧這一場戰爭,其實我軍也是多次行走在鋼絲之上,最後還是靠著善於打險仗和神仙仗的戰神粟裕力挽狂瀾。要知道當時我軍除了面對徐州剿總之外還需要面對來自關內的其他敵人的威脅。
在淮海戰役之前的豫東之戰中,當時獲勝的我軍之所以主動撤離,就是因為豫東處於徐州和華中兩大剿總的中間地帶,容易在這個地勢平坦,公路鐵路都比較發達,部隊容易受到國軍兩面夾擊的威脅。而到了淮海戰役期間,戰爭的規模更大,涉及的面積更廣。但在這決定雙方命運的決戰中,其他戰線的國軍為何不去解救在徐州的80萬友軍?
淮海周邊國軍
在分析四國軍為何不救援的動機之前,我們先來看,國軍徐州剿總在開戰前旁邊有多少友軍。
當時徐州剿總在國軍4大剿總區和兩個綏靖公署裡面,算居中位置。他北面是華傅作義的北剿總、西面是胡宗南的西安綏署,南面是白崇禧的華中剿總,在東南面是司令部設在常州的湯恩伯的滬杭警備司令部。
這些部隊加起來將近有100多萬,是我淮海戰役部隊的兩倍。
北面的傅作義華北剿總,麾下兵力將近50多萬,其中以104和35軍為首的綏軍22萬,其他以中央系13軍、64和94軍為首部隊約20萬,這些部隊屬於關內國軍中戰力強悍的王牌,特別是35軍,已經成為我華北野戰軍頭號對手。
在西面陝南地區是胡宗南的地盤,雖然經過1947年的冬季攻勢,胡宗南被迫放棄延安(我軍收復陝甘寧邊區),將主力收縮到關中一帶防禦準備南下的西野,不過就算是胡宗南採取防禦態勢,其麾下還是有將近20萬的主力,因此在防禦準備南下西野同時,還在陝南放置了2-3個軍,隨時準備進入關內加入中原戰場。
南面的白崇禧華中剿總,則是在上半年和徐州剿總合作過。
雙方都是蔣在中原的兩個拳頭,雖然在淮海戰役開始後,強大的12兵團(黃維兵團)北調加入淮海戰役,但實際上白崇禧手上還有強大的張淦和宋希濂兵團,前者有桂系王牌第7和48軍,後者有中央系美械部隊20軍和28軍,因此擁兵20多萬的白崇禧集團是當時徐州國軍最大的倚仗。除了這三大野戰集團外,在淮海戰役時期,國軍在東南地區還有湯恩伯率領的滬杭警備司令部,這些部隊雖然多是一些二線警備部隊的,以及1947年編練的新兵,但架不住人多,加起來也有將近十幾萬人馬。
因此從上述的國軍集團來看,在徐州剿總的是個方向都是自己人。
那為何在淮海戰役中,“徐州有難,友軍卻不動如山呢”
救不了也不想救
其實在淮海戰役進行的過程中, “徐州剿總”的這幫鄰居們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難處,並非是不想救,而是救不了。
先說北面的傅作義,在遼瀋戰役結束後,華北位置就很尷尬,隨時有被華野和東野南北夾擊吃掉的風險。因此傅作義在當時主要還是靠著鐵路線防守,在淮海戰役剛開始,蔣還想讓傅作義調兵南下淮海,但命令還沒捂熱乎,提前結束休整的東野程子華兵團就從古北那邊秘密入關。隨後和華北野戰軍的第二、第三兵團一道以神速動作,先用“圍而不打”或“隔而不圍”的辦法,迅速包圍張家口。
老巢被圍,傅作義只能各掃門前雪,先去救自己的地盤,自然不能南下支援。隨後入關的百萬東野先後包圍了天津和北平,這個時候傅作義的處境比杜聿明好不到哪裡去,不被消滅就不錯了,談何南下支援淮海?
和傅作義不太情願南下淮海,離開自己的地盤不同,在西北貧瘠地方憋瘋的胡宗南,倒是想出兵中原加入淮海戰場建功立業,但奈何每次雄心壯志的他都被彭總的西野潑一盤冬日裡的冷水。
早在劉鄧經略中原的時候,胡宗南就想從潼關出兵,進入中原戰場,配合徐州和華中機動兵團打擊劉鄧。但卻被我軍1947年末攻勢將其強留在西北,在這次戰役中其王牌二十九軍都被我軍全殲了。而到了淮海戰役時期,在關中擺出防禦陣型,交代好防禦之後,胡宗南心想終於可以加入徐蚌戰場,哪成想彭總其肯讓走?於是西野接連在渭北發動三次大戰,我軍在馮源、荔北和永豐,三戰三捷,讓胡宗南不得已將準備出關的部隊重新調回到關中。徐州剿總也徹底失去了最後一個外援?
明明國軍在南面還有白崇禧和湯恩伯集團,為何要說胡宗南的是徐州剿總的救命稻草?
其實道理很簡單——湯恩伯集團都是二線部隊,新兵蛋子組成,過去只能是當添頭。而白崇禧則是壓根就不會出兵救援徐州剿總。
在當時黃維被困在了雙堆集之後,蔣要求的是南北並進,救出黃維“北面以李延年和劉汝明兩個兵團為主,南面則是華中剿總部隊”。而當時北面負責救援的是李延年和劉汝明兩個兵團戰鬥力並不強,李延年還好說,畢竟有54軍這個王牌,劉汝明則根本就是雜牌軍出身,救援效果根本不佳。
果然,他們只與我軍周旋了一個回合,便逃回淮河以南去了。
北面靠不住,蔣只能寄希望於南面,沒想到此時白崇禧壓根就沒想過出兵救援從自己華中剿總出去的“繼子”黃維兵團。
當時白崇禧在電話裡頭一直用理由搪塞蔣“情況不同了啊總統,上個月我把黃維兵團抽給你了,防禦已經削弱了現在又要抽取三個軍,要是敵軍乘虛而入,我怎麼辦啊?請總統算算華東的兵力比華中多幾倍?武漢還要不要”
可以說當時白崇禧之所以不想救,一方面是擔心出兵以後被劉鄧黑虎掏心,打穿長江防線,另一方面也是對徐州戰局持悲觀態度,與其添油讓我軍消滅,不如整頓長江防線防禦我軍。
在調不動白崇禧的張淦兵團後,蔣直接越級調宋希濂兵團的二十軍、二十八軍以及王凌雲的第二軍等中央系部隊,卻不曾想這些部隊全被白崇禧扣押下來,徐州剿總直接成為孤軍。
雨田君說
回到正題上,在淮海戰役時,徐州剿總雖然處於絕對中間位置,隨時可以得到友軍支援,但國軍內部派系以及貪生之風盛行,這些派系大佬們壓根就不會為了“友軍”相互成全。而反之我軍,在華野發動小淮海之後,中野也是主動承擔進攻黃維兵團的任務,同時其他兄弟野戰軍,西野在西北牽制胡宗南,聶帥在華北拉扯傅作義。
這一正一反的表現,我軍能贏得淮海也是大勢所趨。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