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乒乓球圈一直有一句話,叫做:拿全國冠軍比拿世界冠軍、奧運冠軍難多了。言下之意,就是中國乒壇的競爭要遠強於世界,進而引申出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
全運會的乒乓球比賽,真的比奧運會、世乒賽更難嗎?
本文將以此問題為中心,回顧相關歷史,深入對比以上3個賽事的乒乓球專案競爭難度,順便探討另外7個比賽——世界盃、總決賽、亞運會、亞錦賽、亞洲盃、全錦賽、國乒直通賽(以及類似的隊內賽事,比如奧運模擬賽之類的)的難易程度:一家之言,請多批評指教。
詳細內容請看下文。
一、國內外比賽的技術、心理難度區別
眾所周知,中國乒乓球隊的實力非常強大,而且擁有最完善的培養體系,所以高水平的運動員非常多。所以我們看外協會經常會有瓦爾德內爾、波爾這樣的“常青樹”運動員出現,而中國選手打到30歲左右就可能要面臨退隊、甚至是退役的選擇。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非常輕鬆地明白國內比賽難打的根本原因:參賽選手的平均實力遠高於國際比賽。
畢竟許多國際比賽都規定了每個大洲都要有人參加,且不說日本、德國這種強隊都無法與國乒相比,那些來自澳大利亞等地區的選手大多也確實不及我們的省隊運動員,非洲、美洲近年來雖然進步明顯,可出彩的有就那麼幾個,大多仍然是不入流的水平。
但不可否認,國際比賽也有其不一樣的難點。
首先,國際比賽涉及祖國榮譽,而且對個人名利的影響更大,所以運動員的思想包袱更大——誰說比賽就只有技術難度?心理難度不是難度?
全運會不管怎麼輸,也都是輸給中國人,但奧運會、世乒賽輸外戰的話很容易招致國人“千夫所指”,君不見王皓奧運會輸柳承敏一事被說道了多少年?國乒就曾經因為輸外戰而被球迷寄臭鞋墊,甚至還有人做出更過激的行為,這種壓力豈是國內比賽能比的?
此外,全國冠軍的名頭再響,其影響力也確實稍遜色於奧運冠軍、世界冠軍。一個運動員如果能在奧運會、世乒賽上奪冠,為國爭光本身就是無上的榮耀,而現在相關的廣告代言、商業價值也會飆升,在巨大的名利面前,心理壓力過大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其次,即便是從技術層面上看,國際比賽也有其獨特的難度,其中最核心的兩點在於:
- 一,國內高水平運動員雖然多,但許多人的打法比較趨同,而外協會選手原本就具有許多獨特的身體素質(尤其是歐美、非洲運動員),且他們的技術動作也是五花八門,有種“野蠻生長”的味道,這也給國乒選手的備戰帶來了不小的考驗;
- 二,國乒會經常性地組織運動員合練、隊內競爭,而來自外協會的選手一年也碰不到幾次,所以相互之間的熟悉程度也差很多——雖然短兵相接的不適應理論上對雙方來說是對等的,但國乒非核心選手的外戰、尤其是大賽經驗積累速度明顯更慢,所以還是吃虧的。
二、不同專案的難度區別
一般我們討論國內外比賽的難度問題,大多隻限於單打,不過眾所周知,乒乓球比賽還有雙打等專案,所以既然是要對比,那我們就全方位來看一看。
單打方面的情況剛剛已經談過了,國內比賽平均水平高,國外比賽心理壓力大、相對比較陌生,所以算是“各有所長”,本文不打算在這裡強行為奧運會、世乒賽、全運會分出一個難度高下出來。
但是就近幾年的情況看,這三個賽事在雙打專案上的難度比較卻比較清晰:全運會的雙打奪冠難度在多數情況下要低一些。
這也難怪,全運會因為是國內比賽,以各省隊或集體為參賽單位,所以國家隊的許多頂尖雙打組合可能被拆散,比如今年打進雙打決賽的幾對組合是——混雙:許昕/劉詩雯、王曼昱/曹巍;男雙:馬龍/王楚欽、閆安/徐晨皓;女雙:孫穎莎/孫銘陽,王曼昱/車曉曦。
而在奧運會與世乒賽的賽場上,我們看到的幾乎都是國家隊的最強組合,而且外協會的配對也非常厲害,比如水谷隼/伊藤美誠、張本智和/早田希娜、林昀儒/鄭怡靜、伊藤美誠/早田希娜、石川佳純/平野美宇、法爾克/卡爾松。
當然,凡事也有例外,比如今年世乒賽因為馬龍、許昕沒參加,所以前兩屆的冠軍組合馬龍/王楚欽、許昕/樊振東也就沒有參戰;而在前幾年世乒賽上,國乒也對男雙、混雙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戰略放棄,所以參賽組合也不是特別強,而貫穿本文的核心思路就是——
凡事都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要輕易下結論。
至於團體專案的話與單打有些接近,因為全運會的許多隊伍的確是實力超強,具備衝擊奧運冠軍、世界冠軍的水準,比如馬龍、王楚欽所在的北京男隊,樊振東、林高遠所在的廣東男隊等,但總體實力還是比國家隊下降了許多,如果參加國際大賽的話也是極具挑戰性的。
而接下來我們也必須直面另一個問題,那就是:不同時期的全運會比賽,難度也是截然不同的。
三、不同時期的全運會難度係數
世人皆雲中國乒乓球強大,但回顧歷史我們就會知道,中國乒乓球既不是一開始就這麼強大,也不是一直都這麼強大,所以很顯然,不同時期的全運會水平也是不同的。
1959年第一屆全運會開打的時候,國乒雖然已經羽翼豐滿,但當時還不能說是獨步武林,日本、歐洲都非常強大;後來70年代、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全運會開打的時候,國乒在世界賽場上也是一度走低,所以全運會的冠軍也難說是代表世界最高水準。
而當我們將全運會單打冠軍一一列出來時便會發現,其中也有不少人沒有獲得過奧運會、世乒賽、世界盃的單打金牌(一般隊內將這三大賽的冠軍統稱為“世界冠軍”,不過只有世乒賽是近百年來一直存在的):
從以上表格我們可以看出,拿了全國冠軍的選手也未必能拿到單打世界冠軍,而且這部分運動員的人數還非常多,佔比極高(男單50%,女單36.4%),而且越早些時候兩者的“分離”程度就越大,90年代後才逐漸開始“統一”。
然而反過來看的話,拿了單打世界冠軍的運動員,也未必能獲得全運會的單打金牌。
比如目前國乒男隊共有4位大滿貫得主,就是奧運會、世乒賽、世界盃都獲得了單打冠軍的運動員,結果其中3人——劉國樑、孔令輝、張繼科都沒有獲得過全運會單打冠軍,只有馬龍成功了;不過女隊的5位大滿貫倒是都獲得過全運會單打冠軍。
四、另外幾個賽事的比較
除了奧運會、世乒賽、全運會,前面還提到了另外7個賽事,分別是:世界盃、總決賽、亞運會、亞錦賽、亞洲盃、全錦賽、國乒直通賽(以及類似的隊內賽事,比如奧運模擬賽之類的),那麼這些對抗的難度如何呢?
首先亞洲賽事肯定還是遜色一些:與全運會相比,亞運會的運動員平均水平更低;與奧運會、世乒賽相比,亞運會的參賽選手範圍更小,日本隊更是愛理不理。至於亞錦賽雖然人多,但大家也不是特別重視,亞洲盃就更遜色了,大家看看今年的情況就知道了。
世界盃被一些網友調侃為“水杯”,因為參加的人數很少,而且必須來自每個大洲,前幾輪難度比較低,但後面的競爭還算比較激烈;總決賽運動員都排名世界前列,但因為“輩分”比較低,所以國乒從未將其金牌得主稱為“世界冠軍”,有幾次甚至直接放棄參加。
全國錦標賽的難度很高,但也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核心主力在成名後時不時會棄賽,將更多機會讓給年輕選手,這也使得分量大幅度縮水。而直通賽等隊內比賽對抗很激烈,但許多人的心理壓力不是特別大,畢竟不是所有的名額都會透過選拔決出。
其實透過以上幾個賽事的對比我們可以看出,一個比賽的奪冠難度大小是由多個方面所決定的,其中會包含以下兩點:
- 其一,是參賽運動員的水平與數量,其中包括平均水平與頂尖水平——全錦賽平均水平很高,可一旦國乒核心主力退出的話就含金量大失;世界盃頂尖水平很高,但低水平的運動員也不少,所以才會飽受詬病。
- 其二,是比賽本身所能賦予的榮耀與利益,這會直接影響選手們的重視程度與心理壓力——比如奧運會、世乒賽奪冠本身沒有獎金,但為國爭光就足以給運動員帶來巨大的名利,非一般賽事所能比,這時對技術的要求或許沒那麼高,但心理抗壓能力就很重要了。
總結
很顯然,奧運會、世乒賽、全運會各有各的難度,即便是僅就單打而言:拿了奧運冠軍也未必能拿世乒賽冠軍,比如馬琳;拿了世乒賽冠軍也未必能拿全運會冠軍,比如孔令輝;拿了全運會的冠軍也未必能拿到奧運冠軍,比如王皓。
即便是本文的分析,也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畢竟在乒乓球歷史的長河中,還有許多賽場之外影響結果的因素,受篇幅所限,這裡就不能一一進行分析了,歡迎大家留言參與討論,與全言一起探討相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