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備受煎熬,所以經常在冥思苦想中作踐自己——天天為個人,也在為自己所從事的業績而苦苦尋覓,想的是如何破局,但得到的卻是天天如是。就像這個大環境,都想著去超越什麼,但又難逃隨波逐流的瓶頸。
人在世上走,時時都面臨“場”,凡事都是一種修行。我們在“法”的尺度中千迴百轉,九死一生,奮鬥的過程就是修煉。
越是掙脫,不滿足於現實,就是對目前自己的狀況不滿意,就是有問題,而這些看似平淡無奇的問題就是“很難突破”,這些如影隨形的存在,時時困擾著自己,不是一天兩天,而是最近幾年;這些似乎是固化的問題,成了頑疾,把這場“修煉”毫不留情地擋在了超越的另一面。
疲軟的不僅僅是那些虛託的客觀存在,似乎是我們的心。曾經強大的自我,在如今終於有了束手無策的一幕。不甘平凡的自己陷入了痛苦的漩渦,尋找出路成為了常態,為自己,也是為未來。
太久太一廂情願地把原因歸謬於外部的世界,終究不是自己的本色,也不是出路。就像當初的“逢山開道,遇水搭橋”,拼出一條路來,需要的或許不僅僅是勇氣,還要思路。
智勇的契合點就是一種突破,大開大合是一種恰到好處的拿捏。時過境遷,我們的心或許在慢慢老去,但是不服輸的勁頭卻讓自己倔強地不承認這個現實,不能與時俱進是保守,也是退縮,用墨守成規的思維來面對今天的挑戰,可能不堪一擊的會是曾經強大的自我。
轉移矛盾,但往往照樣得不到解脫,找不到思路。到頭來才發現,矛盾不能轉移,問題不可自欺欺人,只能去化解。而不得要領,抓不住根本似乎才是我們最要命的。
企業裡面的種種問題似乎應該用“心法一開,萬法即來”來解釋會更好一些。我們經常強調的是要求他人,但唯獨放縱了自己。明確在文化層面,從人員管理著手,但卻遲遲落不了地,口頭上強調千萬遍,實際行動是寸步難行。顧慮得多,不是問題,問題是顧慮的大多都是沒用的。在處理和落實行動上,往往出現的都是“政策和決策為頑疾讓路”,而那些規避的“頑疾”恰恰又都是企業的矛盾所在,本來是要解決的,在落地的過程中卻要去避而不談、視而不見,這種落地可想而知。
企業的風險與困境並存是最讓老闆和管理層頭疼的事情,我們在決策和行動上難免會縮手縮腳。問題過多,我們往往找不準應該從哪裡先開刀;找不準突破口,就會落個不好收場的結局。窗戶紙不捅破,我們大家可以相安無事,但是如果開了頭,可就得有人來兜底。不管誰來頂包,但是企業都得跟著下水,這是跑不了的。所以,本來就千瘡百孔的企業時刻都在遭受病毒和外在的侵蝕。
內控系統的粗放是一種危險,更是自殘,這種很難評估和操作的管理方式,為大部分企業所忽視,因為看不見,所以不好掌控。都知道其重要性,但是到底重要到什麼程度,又如何在企業運作中去實施,這是個課題。
內控牽扯到財務操作,生產配合,營銷歸口,倉儲執行,後勤監督等,這一個流程下來是一套運營工程的落地執行,需要一以貫之,更需要人力物力,看似企業財力的投入,實則是企業內部資源的重組和利用,在運營的資源再分配上讓企業內部資源得以最佳化。
企業內部資源不能夠合理利用、得不到最佳化是企業的風險所在。資源合理配置不僅僅是企業運作的一種公平,更是一種合理的存在。資源該向誰,向哪裡傾斜,這是有道理存在的,20/80原則的運用體現在人財物上,掌控好了,以一抵百;失控了或者不合理運用,就是敗家。
強化內控,透過企業流程再造,降低運營風險,化解矛盾危機,把成本意識融入企業日常運營的方方面面,資料化管理的切入是企業的當務之急。在運營上拉長企業的產業鏈,在核算上緊縮企業的內部流程,砍掉不必要的成本,最佳化資源配置,企業則會得以很好的重生。
大家會明顯地感覺企業內耗的存在,但是其對於企業的傷害有多大,沒有人說清楚,可能說大就大,說小就沒人去多想了。我們在管理上的困局,或許能在內耗上找到答案,很多問題都在內耗上有所體現。企業的這筆賬如何算,我們該理順下,否則就真的算不透了。很多企業資源都在流程上“窩工”了,得不到合理配置就是浪費,就是閒置。我們什麼時候讓這些資源活起來了,利用好了,就是企業真正動起來的時候了。
我們讓企業資源在合理區間內儘快變現,是我們管理能力的體現,也是對我們企業管理層的集體修行的考驗。我們在企業的道場裡接受修行,我們來不及等待,更不能旁觀,否則我們也是一種資源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