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我們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劉維寧研究員、王赤院士與法國圖盧茲大學Michel Blanc教授等科研人員在今年第12期《中國科學—地球科學》發表封面文章,介紹國際子午圈計劃。
國際子午圈計劃是由中國科學院牽頭、我國科學家率先提出並主導的國際大科學計劃,以空間天氣為研究物件。文章顯示,國際子午圈計劃將分為“兩步走”,第一階段沿東經120°、西經60°部署和執行大子午圈觀測系統;第二階段沿東經30°、西經150°建設次級子午圈,並與歐洲和非洲國家開展緊密合作。
劉維寧告訴《中國科學報》,探測和研究極端空間天氣的發軔區——日地空間中的近地空間,有著重要意義。然而,近地空間區域比飛機、氣球等能探測的區域高,又比科學衛星軌道高度低。對這一空間區域進行全面科學觀測,必須在儘可能多的站點部署多類地基科學儀器,形成全球性觀測能力。
東經120°、西經60°主子午圈跨越東亞、澳大利亞和美洲,靠近地理和地磁兩極,對日地空間擾動的地理和地磁緯度變化構建最優監測佈局,同時覆蓋環太平洋火山帶最東和最西邊緣,便於監測地震和火山災害,其廣泛的陸地覆蓋也利於地基裝置的部署。東經30°、西經150°子午圈則覆蓋了世界上閃電最多的區域,可以捕捉陸地—海洋對比引發的經度變化,尤其針對對流層天氣和雷暴活動。
其中,在第一階段,國際子午圈計劃將以我國“子午工程”為核心,聯合東經120°、西經60°子午圈沿線的十餘個國家或地區的千餘臺各類儀器,形成全球分散式地基探測網路,對地球空間環境進行全緯度、全天候、全要素的觀測,深入研究地球空間物質和能量在太陽和地球活動雙重驅動下的運動規律,研究空間天氣的全球特徵和演變規律及其與全球變化的相互影響,為應對地球災害和國家空間安全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據悉,位於北京懷柔科學城的國際子午圈總部大樓已竣工,而“子午工程”正在進行二期建設,預計2023年底建成。
來源:中國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