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11月3日在京舉行,一批原創科研成果亮相。科研成果的背後,是醫藥衛生健康科技工作者們的辛勤付出。他們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推動臨床轉化;他們持之以恆加強基礎研究,攻關關鍵核心技術。健康報開設“關注國家科技獎勵”專欄,分享醫藥衛生健康科技工作者們的故事和心得。
今天介紹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低氧與缺血適應防治缺血性腦卒中新技術體系的創研及推廣應用”專案及其背後的故事,該專案由首都醫科大學副校長、北京腦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長、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吉訓明教授帶領團隊完成。
近年來,圍繞腦卒中防治,我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如何降低腦卒中急性發作風險?首都醫科大學副校長、北京腦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長、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吉訓明教授帶領團隊潛心攻關,創新性地給出瞭解題思路:透過肢體缺血缺氧鍛鍊,提升腦組織對缺血缺氧損傷的耐受力,進而防治缺血性腦卒中。近日,該團隊“低氧與缺血適應防治缺血性腦卒中新技術體系的創研及推廣應用”專案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避免“癱著進癱著出”
資料顯示,在我國,作為腦卒中的高危人群,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超過3億人。“長遠來看,這是一種巨大的社會壓力和經濟負擔。”吉訓明表示。
腦卒中治療並不容易。“患者必須在極短的時間窗內得到規範、有效的治療,一旦錯過機會,悲劇在所難免。”吉訓明口中的“悲劇”,是指腦卒中已成為國人健康的“第一殺手”,每5位死亡者中至少有1人死於卒中;即使能挽回生命,也有超過75%的患者留下殘疾。吉訓明坦言,每次出診,“遇到的患者八成以上來自外地,很多卒中患者因為急性期沒有得到及時救治,已經致殘,讓人痛心”。
怎樣避免腦卒中患者“癱著進醫院,癱著出醫院”,甚至死亡?多年的經驗讓吉訓明認識到,預防是關鍵。他介紹,腦卒中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以缺血性腦卒中為主,即各種原因引起腦血管阻塞,導致腦部血液供應障礙,腦組織缺血、缺氧性壞死,發生不可逆的損害。針對上述發病機制,吉訓明和團隊展開了研究。
鑽研“低氧組織適應”
尼采曾說:“那些不能打敗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吉訓明團隊在缺血性腦卒中防治領域驗證著這句話。
團隊在早期研究中發現,預先給予反覆、短暫、安全的全身低氧或原位缺血適應訓練,可激發腦對缺血缺氧損傷產生耐受,從而減輕腦缺血導致的神經損傷,達到“以低氧抗低氧,緩解慢性腦缺血缺氧”的目的。
首都醫科大學低氧醫學研究所所長呂國蔚在長期開創性研究基礎上,提出生物低氧適應機制。吉訓明在團隊前期研究基礎上,加快推進低氧適應的基礎與臨床轉化研究。他帶領團隊,研發了雙側肢體缺血適應訓練儀,透過動物模型和卒中患者的系統研究,證實了人體的缺血適應機制。之後,提出了“慢性雙上肢低氧組織適應預防腦卒中”的新理念,並證實人體慢性低氧適應的腦保護作用,並闡明其抵抗缺血缺氧損傷的機制。
在此基礎上,團隊還建立了“肢體遠隔缺血適應”新方法,並分別根據缺血適應的不同型別,證實其防治缺血性腦卒中的作用,揭示了多靶點協同調控的“干預外周、保護中樞”機制。
建技術體系,促臨床轉化
科研的最終目的是服務於現實的疾病防治和健康維護。該團隊研發出雙上肢遠隔缺血適應專用裝置,獲醫療器械註冊證和生產許可證,實現臨床轉化。“老年患者可以在家使用,不需要家人幫助。”吉訓明表示。
為了使更大範圍人群從該項研究獲益,吉訓明團隊進一步建立了雙上肢遠隔缺血適應防治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應用新策略,牽頭制定遠隔缺血適應防治腦血管病的國際指南;透過舉辦技術培訓、國家級繼續教育班等,推廣遠隔缺血適應防治缺血性腦卒中技術,併為全國各級醫療機構培養腦卒中防治技術骨幹,最終形成了低氧與缺血適應防治缺血性腦卒中新技術體系,提高了缺血性腦卒中的防治效果。
近年來,吉訓明團隊也在治療階段發力,積極搭建基於網際網路的國家心腦血管病聯防共治平臺,努力提升基層腦卒中診療水平。這場中國醫生與健康“第一殺手”的較量還將繼續。
編輯:徐秉楠
稽核:閆龑 陳會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