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紅河布儂
“人生可歸結為一種簡單的總結:不是忙著活,就是忙著死。” 這是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裡,瑞德對剛剛來到監獄裡的安迪說的一句子經典的臺詞。
“忙著活或忙著死。” 《肖申克的救贖》把生命變成殘酷的單選題。心中永存希望,持續努力不輕言放棄,耐心等待自己生命中的輝煌時刻,這是肖申克的救贖。
也道出了另一殘酷現實:人的一生是忙碌的,社會是大齒輪,生活在其中的我們是小齒輪,被挾裹著往前轉,越轉越快,不敢停歇,生怕停下就會被淘汰出局。
然而,挫折是人生常態,成事者必備“天時地利人和”,非僅憑個人主觀努力就能成功。不如“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靜下心來思考,調整步伐再出發。
01淡泊是一種人生體驗,是對自然萬物的認同。
人生是曲折的,事物是螺旋式向上發展,是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順境不自卑,逆境不氣餒。
我喜歡騎行,感覺騎行正如人生,雙腳要一直努力蹬,車子才能平衡行進。
騎行選擇路線不同景緻各異,同一路線不同時段不同季節,路邊景緻也各不相同,總能給人驚喜。
線路也不可能都是直道,彎道、坡道能豐富行程增加挑戰的樂趣。
爬坡前,先調檔,將變速器值調小,要前小後大,前變速器在3檔,後變速器在2檔左右,這樣爬坡不費勁。下坡主要用剎車來控制,前後撥調整跟上坡相反。前變速器在1檔,後變速器在8或9檔。在平緩地帶,將變速器值調大,以提高速度。
有時,遇到坡度太大,雖調了檔,因體力與呼吸跟不上爬不到頂的也有。那就下車推著走,剛好可以好好欣賞身邊的風景,同時調整一下身體狀態。
這上下坡的過程不正恰如人生的一道道坎?人生中,每每感覺特別難時,一定是遭遇了瓶頸,但也意味著人生正“上坡”,理性對待,找到方法去克服,跨過去了就能到達新高點。
持續騎行一段時間後,速度和體能就在不知不覺中提高,這就是量變引起質變的體現。人生也需要蓄力蓄勢等待厚積薄發。
02淡泊是一種志向,是一種人生態度。
淡泊是和諧極積的心態,並非心如止水,是在面對人生風風雨雨,歲月無情洗禮之時,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從容之心來調整腳步再出發。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是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這既是諸葛亮一生經歷的總結,更是對他兒子的要求。他認為一個人須恬淡寡欲方可有明確的志向,須寂寞清靜才能達到深遠的境界。
彼時的臥龍先生,尚一介布衣,躬耕於南陽,心憂於天下。在清風明月中讀史,在竹林泉石旁對弈,不問名利,不求聞達。直至劉備“三顧茅廬”方出山,這一去,矢志不渝,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典範。
正如孫中山評價那樣:“諸葛亮很有才能,所以在西蜀能夠成立很好的政府,並且能夠六出祁山去北伐,和吳魏鼎足而三。”
03淡泊可寄情山水,也可寓意花鳥蟲魚。
人生如月,盈虧輪轉。累了,就讓自己歇歇,離開喧囂的城市,到大自然和青山綠水親近。
獨步江畔,攜タ陽輝光與往來船隻靜默對視, 賞“半江瑟瑟半江紅”,讓時間隨緩緩流淌江水慢下來。
背上行囊山間探幽,日間嗅嗅野花,看看日出,聽聽蟲鳴蛙鼓大吠,夜來數星子賞玄月,自然天真,靜謐美麗。
下午出發,夕陽西下華燈初上時分,在另一座海濱城市賞金色霞光鋪滿海面,在退潮海邊檢沙蟲海蟹,等海上升明月。
或窩在客棧裡,泡一壺茶,放一段音樂,聽雨自簷角滴滴答答。晴後,再賞那院中開得熱熱鬧鬧的一叢紅紅綠綠。
人生路上,常常需要我們調整自己與現實磨合。跌宕起伏中先平穩心態,淡泊寧靜方能理性思考,找尋出路脫困,最終守住人生那道美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