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集。
對於電視劇而言,這的確是一個值得驚歎的數字。
有這樣一部長壽的情景喜劇,自2000年播出至今,已經突破了4000集。那就是《外來媳婦本地郎》。
▲《外來媳婦本地郎》劇組舉行了“開播廿一年 突破四千集”慶祝活動
12月10日,“康家人”攜“昌盛街”一眾街坊相聚在這個值得紀念的重要時刻,與粉絲互動慶祝,相約5000集,繼續再創奇蹟。
《外來媳婦本地郎》已然成為一代人的經典回憶,影響頗深。
就比如,樂隊九連真人回到廣東本地演出時,經常會有一個保留彩蛋——
主唱阿龍用他不算很標準的粵語唱一首看似即興實則早有準備的rap,其實那正是《外來媳婦本地郎》的片頭曲:
“生仔未必就係福
要娶新抱要分屋
……”
這時候,場面會變得很可愛。音樂節或livehouse裡那些又潮又酷、不可一世的年輕人,不管是主動與否,身體裡的肌肉記憶都會被觸發,很快就能哼起這首從小就耳熟能詳的通俗歌曲。
▲外來媳婦本地郎片頭曲
這首歌,也在B站上被認定為能辨別“有效廣東人”的神曲。
旋律一響起,集體記憶此時猶如海浪一樣蔓延和共享,小時候那些放學回家等著吃飯、看著夕陽西下鋪滿整個屋子、邊聽著爸媽嘮叨聲邊感慨讀書時光怎麼那麼長的記憶,總會一一浮現眼前。
▲B站上的《外來媳婦本地郎》不斷飄過——“好懷念”“從小看到大”等彈幕
《外地媳婦本地郎》通常在週末播出,於我而言還有一個附加記憶——一旦電視劇播完,我就會清醒地意識到,週一開學的日子要到來了,以至於成年後再次聽到片尾曲,仍然縈繞著一絲童年陰影。
毫無疑問,這部劇的基調是歡樂的,但21年後這部老劇仍然火爆著,也許不只是“能讓人笑”這麼簡單。
昌盛街裡有個康家
《外來媳婦本地郎》的設定在西關,這是是明清時期廣州城西門外一帶的統稱,基本是如今荔灣區的範圍。
▲康家在西關大屋的合照
西關大屋承載了廣東人對於家庭最完整的期待:
這裡有春暖夏涼、光猛通風、能隨時晾曬衣服的大天井,
有寬敞明亮,一家人可以排排坐的客廳,
還有晚飯時分眾人能圍坐一起的大飯桌——只要有重要的日子,上面便少不了海鮮、燒臘等固定菜式。
更重要的,是三代同堂的家族生活,讓家裡從不缺乏人氣。
康家的故事就是植根於這樣的家庭環境。
▲康家的日常
退休的酒樓老會計康伯是地道的廣州人,他將心裡樸素的願望寄託在了四個兒子身上,分別給他們取名光、宗、耀、祖。
▲康家四兄弟:康祈光、康祈宗、康祈耀、康祈祖
《外來媳婦本地郎》裡,處處將廣東人起名字圖吉利這一點“發揚光大”,比如康家所在的街道叫昌盛街,二哥二嫂開的茶餐廳是叫“汝好”,汝字有三點水,寓意著水為財、財源滾滾來。
▲二哥二嫂的“汝好餐廳”開業
事實上,四個兒子都沒有真的“如願”光耀門楣。他們都有各自的個性,大兒子性格老實,二兒子精明,老三職位最高但也不過是總想升職而不如願的科長,最小的兒子從小受到寵愛,既聰明又滑頭。但也正是普通打工族的設定,讓四個兒子都能“父母在,不遠遊”,真正地生活在父母身邊。
全劇的第一集,“煩惱的生日”從康伯的60歲生日講起,這是一個真正家長裡短、也真正廣式喜劇的開篇。
生日宴會舉辦前,他號召老二以外的三個兒子帶回來女朋友,給他送上生日禮物。沒想到嘴上說著不喜歡外地媳婦的老父親,接連迎來了三個外省女生,當場把老人家氣得暈倒過去。
▲三個兒子帶回來了三個“外來媳婦”
《外來媳婦本地郎》的走紅,真實表現了踏入2000年後的廣州,經濟騰飛、大量外地勞動力湧入這座城市,外來人口和本地人口互相磨合的過程。
片頭曲中“雞同鴨講眼碌碌”,就是反映雙方語言不通的生動表述。
▲康伯和“外來媳婦”的文化差異
有一集提到,大嫂的河南老家親戚黑子來到康家,他隔半年才洗一次澡、上完廁所不洗手的習慣被康家人看在眼裡,大家原本十分期待他做手工麵條,一下子也因為其衛生習慣而變得相當抗拒。不過,康家人一起幫他糾正習慣,而後來黑子也發現,原來廣州人也有著一些不好的飲食習慣,他們在互相監督改正中鬧了很多笑話,卻是增進了互相的理解。
▲大嫂香蘭
小時候看這樣的情節只是覺得很有趣,長大了再重溫,就會發現情節的推進讓人能逐漸對劇裡的人物慢慢理解。
正是有了外來媳婦,才有了外來親戚——
讓一個原本不允許有外來人口的本地家庭產生了各種衝突,相應帶來了碰撞的情景,和互相瞭解的機會。
這部劇的神奇之處,就在於把社會上普遍存在的問題濃縮在了一個小家庭裡,融合進家庭故事裡,真實、細膩地呈現出來。
▲康家的日常
這種溫情,在當時小時候一笑而過,如今回望才覺得它十足難得。
正是劇作所展現的耐心與幽默,才使得不同人群之間的矛盾不僅沒有升級,反倒是不斷在含笑帶淚中融合,呈現了一座城市曾經經歷的時代。
彈幕裡,如今的許多觀眾其實已經想象不出21世紀初的生活了,有人好奇:“為什麼連聽電話也要收費?”
▲電視爭奪大戰
也有人疑惑:“發簡訊這麼簡單的事情都不會嗎”
還有觀眾很驚訝,“有肉有菜的盒飯怎麼只要5塊錢一盒?”
當然少不了一些受到社會捶打的年輕人感慨:“原來當時廣州中心區房價只要幾千塊”
……
2000年初的生活,距離現在不過20年,放到很多人眼裡看來像個隔了很久的古早世代。
▲2000年初,電視只有幾個頻道,康家制訂了看電視時間表輪流看電視
《外來媳婦本地郎》中,人與人之間真實的互動感,是劇集能打動人的基礎。
康伯是退休的會計,對價格相當敏感,被兒媳婦私下裡說“算死草”。第一集出場,他從菜市場買菜回來,末了還不忘用電子計算器記下價格,而生活裡更是對每一分錢都很警惕,是典型從小吃苦、老年後仍然習慣“一分掰開兩半用”的老一輩。
▲康伯買菜回來後用計算器記賬
但偏偏他又很愛在街坊面前要面子。
喜歡下棋,輸了的棋總是想“悔棋”;街道里有自己寫的黑板報恨不得整條昌盛街都要知道;鄰居家的孫子到海外參加夏令營,他也想送自己的孫子去;在老人文化節學鬥牛舞怕被笑話,所以不敢跟家裡主動提起……
除此以外,他還是康家家庭會議的主要召集人,誓要將開會進行到底。
▲康家會議
而康嬸,則是典型的老奶奶形象,說話溫聲細語,有商有量,對待晚輩持著一副慈祥母親和耐心婆婆的態度,她時刻記掛著家人,將家裡人的健康、安全作為頭等大事。
▲康嬸
兩位老人家的性格互補,當家裡有重要事情決定時,康伯都會作為那根定海神針出現,由他來決定重要的事項——
新的茶餐廳建立了,名字由他來決定;孫子出生了,由他來起名;要接手二手的別墅與否,由他來拍板;
而康嬸就像是“兜底”的人,當事情再糟糕,她都會說“沒關係,有我在這裡”。
從現代社會發展的角度來說,這是個非常傳統的家庭,有著種種需要遵循的規矩和習俗,甚至有相當一部分摩登的年輕人,會抗拒進入這種家庭模式。
▲婆媳、妯娌一起生活的家庭模式
畢竟,現代輿論場裡,康家包含著多種多樣要謹慎處理的婆媳和妯娌關係,每段關係都是能在社交平臺裡引起廣泛爭論的熱議話題,是如今的輿論想象中的“深水區”。
但神奇的是,即使在今天的我看來,《外來媳婦本地郎》裡的生活也讓人嚮往。
最頭一項,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在宗族觀念濃厚的廣東人心裡,大家族的生活模式是童年時代最美好的記憶之一,相互連線的家庭關係儘管帶來著人際關係的考驗,但更多,是其它關係無法替代的關心和溫情。
▲康伯康嬸
獨居是大勢所趨,也是一線城市裡備受推崇的生活模式,但原子化社會里,普遍的低自尊和焦慮感開始愈發折磨人。
人的本質也許是更渴望群居的,每天跟最親近的人進行互動和交流,和從小成長的城市保持切實的連線,那種消極的情緒才會得到抑制。
▲準備過年一家人一起打掃,年味十足
於是,有好多年的時間裡你已經謹慎地成長為大人,忘了還有這部劇的存在,直到獨居生活陷入了莫名其妙的泥潭,才重新想起了這部童年神劇。
舊日的光景又重新透過小熒幕出現了。
小人物的勝利
《外來媳婦本地郎》常青,除了一個熟悉而溫馨的家庭環境作支撐,更大的原因還在於故事框架下,每個角色都有出彩的個性。
▲鄰居祝師奶,昌盛街最愛小便宜的角色
我很喜歡第一集裡四個兒子的出場方式,短短几十秒將人物的性格詮釋得淋漓盡致,其中二哥二嫂的形象最為經典:
他們經營著一家五金店,出場時二嫂正在談著一檔買賣,因為對方不答應開價,她態度變得很不耐煩,破口大罵了一句,轉頭看到下一個客人來到時,馬上就變得笑容燦爛;而從外面回來的二哥則在“跳錶”前一分鐘掛掉了電話,省下了電話費的他,忍不住誇讚自己的精明。
▲二嫂
▲二哥
短短兩個鏡頭,奠定了他們在全片裡表演的基調:聰明、市井、幽默和務實。
據說,原本劇情的主角是老三夫婦,三嫂最開始是由劉濤飾演,兩人郎才女貌是天然吸睛的主角,結果外形不算特別出眾的二哥二嫂,卻成為了劇裡最經典的角色。
▲老三夫婦
他們經營著個體生意,將賺錢兩個字刻在了腦門上,日常的生活就是觀察商機,發現財路。
有一集給人的印象很深刻,他們把用3000塊錢買回來的石頭烘托高價,最終溢價到三萬塊,因為不小心被阿嬌打碎,大家才發現這只是塊一文不值的假石頭。想著靠倒賣石頭髮家的他們,竹籃打水一場空。
▲阿嬌不小心把二哥二嫂的石頭摔了
二哥二嫂頭腦靈活,想盡各種辦法經營茶餐廳:韓國劇集《大長今》盛行時推出韓國菜主題,員工士氣低落的時候進行團隊精神培訓(當然是以失敗告終),陰差陽錯鼓勵廚師阿嬌推出了新菜式豆豉鴨等等,將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餐廳做到了街知巷聞。
▲阿嬌的豆豉鴨廣受好評,吸引了眾多顧客到汝好餐廳
這就是最普通的小市民,哪裡有機會就去哪裡,一開始他們做五金店,因為拆遷而被迫轉行。
轉行去做什麼呢?得到大嫂親戚牛哥的幫助,決定從一無所知的飲食業做起,並且還發動了全家人一起幫忙。
▲二哥二嫂的餐廳即將開業,一家人都來幫忙
剛開業吸引不了顧客?那就半買半送;
餐廳發展到一半遇到瓶頸?那就試試新菜式。
那十足的韌勁,非常的老廣,非常的2000年,也非常的中國人。
而他們的“縮骨”,一方面是有趣,另一方面也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真實寫照罷了。
同時,劇中的阿宗阿嬋也是一對最普通的父母,望子成龍,天天為兒子的學習煩惱,甚至還想到過制定專門的“打孩子計劃”,奉行一天一小打,三天一大打的策略,嚇得天庥要裝病逃避他們;為了能送孩子出國留學,他們還想過將兒子過繼給戴安娜。
▲二哥二嫂對天庥”望子成龍“
二哥二嫂經常把離婚當成吵架的口頭禪。據不完全統計,是全劇裡提離婚最多次數的cp,但卻是劇裡感情最好的一對夫妻。
他們解決問題,坦誠溝通,更在對待生活的溝壑裡迎難而上,從不服輸,小事情上計較利益,大事情上隨和變通。
這不就是替我們抵擋風雨的父母形象嗎?
▲二哥的父親形象
飾演二哥的演員叫郭昶,他是瀋陽人,但演繹出了本地觀眾心目中最經典的粵語角色。
全劇最讓人惋惜的是,這位出色的演員因為疾病,2006年與世長辭。
一直以來,都有觀眾因劇中沒有認真交代二哥的去向而不滿,於是在2019年5月,編劇將其去世的訊息加入到故事情節裡。
▲在劇情裡交代了二哥的離去後,大家對著鏡頭說:“我們永遠懷念你”
那段時間,《外來媳婦本地郎》久違地掀起了一波討論的熱潮,而無數觀眾在彈幕裡,向他們喜歡的這個角色真正地進行了告別。
小人物在《外來媳婦本地郎》裡比比皆是。
茶餐廳的廚師阿嬌也是劇裡的另一個小人物:她出身農村,工作是和雞鴨鵝為伴,說話帶著濃厚的高州口音,行為粗魯奔放,喜歡架開腿說話。她的故事線是除了康家以外我最喜歡的情節。
▲阿嬌的經典臺詞
以前看的時候只覺得她很荒誕,明明滿臉皺紋、年紀不小了卻總是希冀有甜蜜的愛情,是劇裡最容易心動的大齡選手;不時好高騖遠,雖然一直在汝好餐廳工作,卻總是抓住一切機會跳槽。
如今重看,卻發現了這些不切實際背後的樂觀和勇氣。
當她說自己曾經是“村裡一枝花”,並且驕傲地宣稱“有我咁靚就冇我咁正,有我咁正就冇我咁標青”時候,是直率且勇敢的。
▲阿嬌說自己是“村裡一枝花”
阿嬌的樂觀是一種精神勝利法。
她獨立自強,帶著五個小孩生活在大城市;她渴望愛情,屢敗屢試,永遠不放棄遇到另一半的希望;她無比自信,有底氣追求美的事物。
這明明是一個擁有生活重擔的人,但每次只要一出場,都能感受到她身上那種生猛的自洽,好像總是有故事能從她身上迸發出來一樣。
▲阿嬌
小時候我們都希望自己能做大人物,能脫離普通生活過上少數人的日子,但其實最後每個人都會淪為普通人,受過傷、磨礪過。而多少人又能像阿嬌一樣,把自己收拾得漂漂亮亮,始終有堅信自己的勇氣?
這種小人物的真實無比耐看。
有一天,當真實變得叛逆了
很多人不知道,《外來媳婦本地郎》其實一直在拍。
進行到2021年,故事已經發展到第三代了,電視劇已經播了4000多集。
▲康伯康嬸也變得更老了
曾經讀小學、逃課、不愛做作業的孫子天庥已經結婚成家,劇情的發展和劇名已經沒有那麼強的關聯了;
劇情也從專注康家、昌盛街的街坊鄰里故事擴充套件到阿嬌、桂圓的女兒和祝師奶的孫女。
▲天庥成家
而那些曾經的忠實觀眾們,直到有一天開啟電視機,再也叫不出情節裡的這個那個角色是誰,分不清他們是鄰居街坊家的哪條分支,才驚覺時光流逝。
最熟悉的電視劇也變得無比陌生,一瞬間甚至覺得有一點脫軌。
▲這幾年,《外來媳婦本地郎》也逐漸加入許多新的、年輕的角色,開啟了更多新的支線
但這種脫軌,何嘗不是生活的另一重寫照?
就像康伯最初勒令兒子們不能取沒有廣州戶口的媳婦,卻迎來了一個個外地女生一樣——
每個人都幻想著生活是往這頭開,開著開著,就會發現生活遠不是在自己能控制的軌道上,它會偏航,會出現各種差錯。有時候是塞翁失馬,有時候是真的錯過,劇本也有著自己的生命。
▲康家一家
話又說回來,你能指望一部原本只想拍60集的情景喜劇有多完美呢?
總導演曾經透露,劇中最初的床、沙發、櫃子等傢俱都是由戲裡演職員各自從家裡帶來提供的,最開始大家只是湊起來演了幾場戲,沒想到從此一發不可收。
▲一開始的一家人
而演員大多是本地的話劇演員,所以演出都很生動、接地氣。
阿嬌扮演者吳蘇妹曾在採訪裡提到,她在下鄉演出時會專門採購和劇中角色匹配的髮箍,那是能襯托個人特質但劇組不一定能準備到的配飾,她會提前準備好,讓角色更加真實。
▲阿嬌的髮飾
這種質樸的生機和自由氛圍是很多人愛上它的原因。
2000年底《外來媳婦本地郎》開播,三個月後收視率就突破了40個點,風靡珠三角,擊敗TVB,讓每個廣東人都成為了精神上的康家人。
▲《外阿里媳婦本地郎》片頭動畫
時至今日,它仍然是很多廣東人心裡的精神圖騰。
回到開頭的場景,想起廣東的客家樂隊九連真人走紅時,很多人難以用具象去解釋他們帶來的那種震撼和驚喜,但有一句解釋我至今印象深刻——
大意是說現在的搖滾不缺前衛和先鋒的元素,更不缺特立獨行的形象,情愛歌頌更是氾濫,真正稀缺的是關於“真實”的敘事。
▲客家樂隊九連真人
一座遙遠的粵北小鎮上今天發生了什麼,昨天經歷了什麼,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能說出那些遠方的故事。
而這種真實,才是當下時代最大的“叛逆”。
當我知道康伯康嬸早上一定會煮好一鍋白粥,然後到街口早餐檔買好油炸鬼和酥皮包,等著兒子們逐個起床;看到有人熱氣了,他們會煲好一大煲涼茶;聽到他們吩咐已經成家的兒女,種種生活的細節……我確信,雖然這家人常常拌嘴,但日子總能一天天地過下去。
▲天庥
《外來媳婦本地郎》傳達出一種俗世的愛的篤定感,令電視機前那一個個“精神上的康家人”,不再感覺孤單。
世人常祝願一些虛空的詞:白頭偕老,幸福美滿,心想事成,但真實生活哪有如此盡如人意?不過都是無窮無盡的生活瑣事。又俗又土,合拍的夫妻會有互相都渴望外面世界的時候;和諧的一家人也會想著各自為政,分家出門去外面過二人世界;而兄弟也會為了利益有爭吵和翻臉。
但日子就是那樣,只要一家人願意擰在一起,願意有商有量,就永遠有轉機。
▲一家人因為去美國爭吵
康家的故事,簡單而瑣碎,卻匯聚了一個人一生都會經歷的事情。
讀書、打工、結婚、生子;職場關係、父母相處、親子矛盾,儘管這是以一種喜劇的形式呈現出來,但當你也在經歷這些關卡時,就明白了喜劇背後是帶著殘酷面具的真實。
可讚的是,劇集中那面對生存時幽默又獨到的智慧,獨享在廣東人的集體記憶裡。
20年前,《外來媳婦本地郎》風靡的原因很簡單也很客觀,它拍得生動而合宜,碰上當時娛樂方式有限,電視臺的節目就是所有選項,一下子便在全國爆炸了;
可20年後,娛樂方式呈指數級增長,卻還是有年輕人願意懷舊、不斷重看這部劇。
柴米油鹽、家長裡短。
耐心處理、幽默對待、家人與愛。
如果你忘了生活應該什麼樣,開啟《外來媳婦本地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