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0年漢魏嬗代,宣告綿延了400年的漢帝國徹底瓦解,也標誌著三國鼎立局面的正式成型。公元280年,取代曹魏的西晉平定孫吳,實現了短暫的統一,但緊隨其後的則是“五胡十六國”的紛爭與南北朝的對峙,至公元589年隋平陳,才再度出現大一統的帝制國家。
夾在兩漢與隋唐之間將近4個世紀的魏晉南北朝,既是政權林立、戰亂不斷的亂世,也是繼春秋戰國之後,中國古代史上第二次民族大遷徙、大融合的時期。匈奴、羯、氐、羌、鮮卑等族紛紛登上歷史舞臺,建立國家或割據政權。對於這些內遷和沿邊各族群進入中原、建立政權的現象,傳統史家稱之為“五胡亂華”。但必須指出,這一提法並不準確,如果能打破“夷夏之辨”等舊有的思想壁壘,便可發現所謂“五胡亂華”的本質,其實是中原王朝控制力衰退與周邊民族勢力崛興所導致的競爭與碰撞,隨之而來的,則是包括漢族在內的多個民族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融合。在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各民族共同創造出新的制度、文化,呈現出新的社會面貌,進而形成新的“中國”——隋唐國家。從這個角度來看,魏晉南北朝時期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實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極為重要的一環。
從赫連勃勃的“外交文書”說起
讓我們先將目光聚焦在公元417年東晉與大夏間的一次“外交事件”上。此時的中國處於南北對峙的狀態,南方正值東晉之末葉,北方也已步入十六國時期的尾聲。在這一年,東晉的權臣劉裕,也就是後來劉宋王朝的開國之君,率軍北上,消滅了羌人姚氏建立的後秦政權,收復長安。這是東晉立國百年來,最為成功的一次北伐。不過,後秦雖滅,崛起於代北的北魏仍牢牢掌控著今天山西、河北的廣大地區;後秦北方的河套一帶,則由匈奴鐵弗部建立的大夏所控制。在東晉、後秦攻戰期間,大夏國主赫連勃勃揮師南下,盡佔秦嶺以北之地,厲兵秣馬,軍威極盛。
面對這樣的局面,劉裕計劃聯合大夏共同對付北魏。因此,在佔據長安不久後,他就派遣使者向赫連勃勃呈送外交書信,表達善意,希望雙方能夠“約為兄弟”,互不侵犯。赫連勃勃也很重視劉裕這位東晉的實際執政者,但他本人並不識漢字,文化素養也十分有限,為了不在東晉使者面前出醜,頗具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赫連勃勃命令漢族士人皇甫徽幫他提前寫好答書的草稿,自己先硬背下來,待到面見劉裕使者時,赫連勃勃假裝口授回信,由文書官當場執筆記錄封存,再交還給劉裕。這一番辛苦沒有白費,據說劉裕讀到這封信時,聽說是赫連勃勃即興所作,不禁深深為其“文采”折服,嘆息著說道:“吾所不如也。”
記載於《晉書》的這場外交事件背後,體現了大夏國主赫連勃勃對漢文化的認可與重視,也體現了他在與漢人政權接觸時微妙的心理——他並不希望自己被當作一位以征伐武功見稱的胡族首領,相反,他希望將自己塑造成一位比漢人更具備漢文化素養的君主。事實上,赫連勃勃的這種心態並不是特例,十六國時期的大多數胡族君主都對漢文化有著強烈的興趣,而且不少胡族君主的漢文化素養相當深厚。
“僭偽諸君有文學”
與不識漢字的赫連勃勃相比,南匈奴、慕容鮮卑、氐、羌等族都曾在中原漢地生活過不短的時間,對漢制、漢文化並不陌生,一些胡族君主對漢文化的熟悉程度甚至與漢人士大夫相比也相差無幾。清代史學家趙翼就曾注意到這個現象,他的《廿二史札記》中有“僭偽諸君有文學”一條,指出十六國時期很多胡族君主都雅好經、史、文學,這是很敏銳的觀察。
漢—前趙政權的創立者是匈奴人劉淵。青年時代的劉淵曾作為質子長期在洛陽居住,系統地接受了漢文化教育,精通經、史以及諸子之學。劉淵曾評價漢初功臣說,我觀覽史書時時常會鄙薄隋何、陸賈沒有武略,周勃、灌嬰缺乏文采。言下之意,自己才是文武雙全的豪傑。這話雖不無誇耀之嫌,但也體現了劉淵對漢文化的精熟。劉淵的長子劉和、第四子劉聰、族子劉曜都曾學習經、史,或擅長書法,或工於文章,可知南匈奴劉氏一族自西晉時就已普遍接受過漢文化教育,熟悉漢人經史典籍了。
鮮卑慕容部的統治階層也較早接受了漢文化。史載前燕的奠基者慕容皝曾受學於當時著名的儒生劉讚,即燕王之位後,他大力推行文教、設立學校,每月都親自考核學生,將優秀人才拔擢為近侍。前燕的第一任皇帝慕容儁(皝次子)也“博觀圖書”“雅好文籍”,他的愛好之一便是處理完政務後與侍臣辨析義理、講論學術,史稱其即位以來一直講論不倦,一生著述計40餘篇。後來南燕的建立者慕容德(皝幼子)、後燕建立者慕容垂(皝第五子)之子慕容寶,也都是從幼年起便接受漢文化教育,慕容德“博觀群書,性清淨,多才藝”,慕容寶“敦崇儒學,工談論,善屬文”。可見鮮卑慕容氏的三代統治者也都深受漢文化薰染,有著較高的漢文化水平。
建立前秦的是原居於略陽的氐人苻氏。苻氏一族起初本以武勇著稱,但在進入中原後,他們很快便開始接受、學習漢文化。苻堅8歲時想請老師到家中教學,他的祖父苻洪驚歎道:我們氐族本是“戎狄異類,世知飲酒”,沒想到今日竟然有求學的人,於是欣然許之。而受到漢文化影響的苻堅也變得“性至孝,博學多才藝”,與其父、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苻堅之弟苻融的漢文化水平較其兄長更加出色,他“聰辯明慧,下筆成章”,所作《浮圖賦》壯麗清贍,為時人所稱譽。苻堅之侄苻朗則著有《苻子》數十篇,體現了他對老莊之學的深刻理解。後來前秦能夠在政治上較前後趙、前燕又有所發展,進而統一北方,與氐人苻氏迅速且深入地接受、學習漢文化有著密切的關係。
與氐人苻氏相似,後秦的統治者羌人姚氏一族在進入中原後也迅速接受、學習漢文化。後秦的第二代君主姚興十分重視發展文教,在他統治期間,關隴一代的耆儒碩德皆率領門徒到長安講學,各地學生前來學習的多達一萬餘人。姚興長子姚泓,也就是後來敗降給劉裕的後秦末代君主,也博學而善談論,尤其喜好詩詠,姚泓周圍還聚集了王尚、段章、富允文、胡義周、夏侯稚等學者,君臣間時常講授儒術、品論文章。
從以上事例中可以看到,“五胡”在進入漢地、建立政權後,其上層貴族尤其是統治階級往往很快地接受漢文化,一些胡族君主崇尚儒學、提倡文教的行為,也特別引人注目。也難怪趙翼會感慨:這些胡族君主“此皆生於戎羌,以用武為急,而仍兼文學如此,人亦何可輕量哉!”
胡漢間文化與制度的雙向互動
匈奴、鮮卑、氐、羌等族群進入漢地後之所以會迅速接受漢文化,不能簡單地歸因於某位胡族統治者個人對漢文化的興趣,而應將之置於胡漢之間交往交流交融的整體脈絡中加以理解。
儘管十六國北朝中大多數政權是在“五胡”中的某一少數民族的主導下建立的,但其中沒有任何一個政權是由單一民族組成的,各政權內部大多存在著包括大量漢人在內的多元族屬,因此,如何處理國內的“胡—漢”關係以及“胡—胡”關係,這是各胡族政權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對於剛剛建立政權的胡族統治者而言,漢晉的華夏舊制已經為他們提供了相當成熟的制度與政治文化模板,因此,學習、吸收、繼承華夏舊制,就成為其入主中原、鞏固政權勢所必然也是最為理智的選擇。從這個角度來看,“五胡”君主對漢文化的接受與其對漢制的繼承,其實正是一體兩面;“僭偽諸君有文學”與後來孝文帝全面的漢化改制,也屬一脈相承。而對漢文化、漢制的學習、吸收,又將在一定程度上淡化、消泯胡漢之間的族群衝突與界限。
不過也要指出,胡漢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並不是單向的。在積極學習、吸收漢制、漢文化的同時,各少數族在進入中原時也帶來了飽含“胡風”的政治文化因子。而且,與中原王朝相比,胡族政權受傳統束縛較小,守舊意識較淡,在繼承漢制、漢文化時往往雜糅部族傳統。比如西魏—北周實行的府兵制,就與鮮卑的部落舊制密切相關,但正是府兵制的確立,幫助西魏—北周戰勝了東魏—北齊,並對後來隋唐兵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北京大學歷史學教授閻步克還指出,胡族政權在制度與文化上頗敢於“標新立異”,這種“標新立異”最初只是制度的畸變,但到了一定階段,也可以表現為一種制度的活力。比如北周大規模復古改制,捨棄魏晉的三省制而全面實行《周禮》“六官”,就是借經典之名而創立的新制度,顯示了一種積極探索的制度活力。
胡族君主對於漢制、漢文化的接受、學習,體現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一面;同時,胡族的融入也給中原傳統制度、文化注入了新的精神。正如陳寅恪先生所言,各少數民族與漢族融合為一,為漢族注入了“塞外野蠻精悍之血”,使其新機重啟,擴大恢張,開創空前之世局。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歷史上空前強盛的隋唐王朝,正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民族大融合的基礎上形成、發展起來的。
(作者吳天宇,系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師)(《中國民族教育》雜誌2021年第11期)
作者:吳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