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名字很讓人困惑,對吧?聽起來像是法國人和印第安人在打仗。但是,法印戰爭是兩大帝國——英國和法國——在北美戰場上爭奪世界主導權的戰爭。在這方面,一些歷史學者,包括英國前首相溫斯頓·丘吉爾,把法印戰爭(也叫七年戰爭)稱為第一次“真正的”世界大戰,因為這場戰爭不僅包括當時兩支最強大的軍隊,而且他們還在多條戰線上作戰。在歐洲,在西印度群島的殖民地,甚至遠在印度。
“七年戰爭使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美國陸軍遺產和教育中心(位於賓夕法尼亞州卡萊爾軍營,也是美國陸軍戰爭學院的所在地)的教育和參與主任約翰·吉卜林說。吉卜林是皮特堡博物館和賓夕法尼亞叢林奔跑戰場的前館長,也是2006年為帝國而戰專案的建立者之一,該專案旨在紀念法印戰爭250週年。
“你有超級大國,你有殖民地政府爭奪州或殖民地權利,你有土著人民試圖抓住他們認為他們合法擁有的東西,你有冒險家在其中,試圖得到他們的那一塊蛋糕,”吉布林補充說。“那是一個極其動盪的時期。沒有一個贏家;每個人都有所得,但也有所失。但它為世界將如何改變奠定了基礎。”
誰控制了哪個地區?
戰爭開始時,英國控制了大西洋沿岸的殖民地,當時包括新斯科舍省。他們的殖民地只向西延伸到阿巴拉契亞山脈的多刺山脊,到18世紀50年代,英國殖民者的人口達到了100多萬。與此同時,法國的領土“新法國”覆蓋了阿巴拉契亞山脈以外的地區,從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穿過密西西比河谷到北部的加拿大。新法國的移民要少得多,只有6萬人。這些殖民地之間的邊界並不總是受到尊重。
土著居民仍然生活在這些殖民地,與法國和英國結盟。多個部落群體居住在東北部,包括特拉華、馬西乾和易洛魁族聯盟——莫霍克族、奧尼達族、奧內達加族、卡尤加族、塞內加族和塔斯卡羅拉族,所有這些部落都與英國結盟。其他生活在該地區的美洲土著部落包括休倫人、福克斯人和索克人。這些部落通常與法國結盟。
他們為什麼打仗?
和許多戰爭一樣,法印戰爭本質上是一場土地掠奪。
“一開始是關於貿易權利的辯論,但很快就演變成了關於土地權利的辯論,”吉布林說。“土地權利之爭實際上在法印戰爭之前就開始了,當時軍事領袖兼探險家皮埃爾-約瑟夫·塞洛倫·德布蘭維爾遠征到俄亥俄州中部地區,代表法國國王鋪設鉛板。”
基本上,法國人是俄亥俄河谷的皮毛貿易商,阿勒格尼河和莫農加赫拉河在這裡與俄亥俄河匯合,這一地區被稱為俄亥俄福克斯(今天的匹茲堡所在地)。英國人想從中分一杯羹,並於18世紀40年代末開始在該地區進行誘捕,但法國人並不高興。為了重建他們對這片土地的主權,法國總督要求德布蘭維爾在這片土地上埋葬多塊刻有法國國王路易十五名字的鉛板。
當時,幾位富有的弗吉尼亞殖民者(包括州長羅伯特·丁維迪和他年輕的門徒喬治·華盛頓)組成了俄亥俄公司,專門在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的土地上進行投機,希望能參與毛皮交易。俄亥俄公司獲得了一份特許狀,獲得了俄亥俄州福克斯附近20萬英畝(80937公頃)的土地使用權,但在這塊土地可以定居之前,法國人在這塊土地上建造了一個堡壘。
法印戰爭
1753年,丁威迪派華盛頓和一小群人向法國人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他們離開該地區;法國人拒絕了。一年後,英國人(在威廉·特倫特上校的領導下)開始在俄亥俄州福克斯的另一個地方建造一座堡壘。法國人對這一發展並不滿意,並阻止了它的發展。英國人很快就放棄了堡壘,但在此之前,他們把工具和材料賣給了法國人,法國人完成了後來的杜凱納堡的建造。
丁威迪意識到事情有點失控了。當時,還沒有中央殖民軍隊。每個殖民地都有自己的民兵或根本沒有民兵。他要求國王派遣英國正規軍支援殖民者,但國王說這是殖民地的問題。丁威迪決定為弗吉尼亞組建一支軍隊,並請22歲的華盛頓領導這支軍隊。華盛頓是一個沒有軍事經驗的農民。
戰爭的開始
1754年:華盛頓和他的手下——100人——在杜肯堡以東約50英里(80公里)的一塊被稱為“大草原”的地方紮營。法國人派出了少尉約瑟夫·庫倫·德·朱蒙維爾率領的一小支隊伍收集情報,如果可能的話,說服英國人離開。相反,華盛頓,一個民兵連隊和一群易洛魁人盟友在大草原附近攔截了朱蒙維爾。在隨後的戰鬥中,朱蒙維爾和九名法國士兵被殺。英國人回到了大草原,建立了一支駐軍,他們稱之為“必要性要塞”。
受到伏擊倖存者的驚擾,法國人於7月3日以300多名法裔加拿大人和土著盟友的優勢力量襲擊了要塞堡。華盛頓投降了,並輕率地簽署了一份檔案,在檔案中他承認“刺殺”了朱蒙維爾;他不光彩地辭職,但後來又回到英國指揮下服役。當英國國王聽到戰敗的訊息後,英國軍隊終於被派往北美。
1755年,小衝突和戰鬥持續不斷,其中包括荒野之戰,英軍將軍愛德華·布拉多克的部隊在杜肯堡附近被擊敗,以及紐約的喬治湖之戰,英國上校威廉·約翰遜被認為是這場戰爭的英雄。
但是,直到華盛頓在杜肯堡第一次遭遇幾乎整整一年後,英法兩國才在1756年5月8日至9日正式宣戰。雖然最著名的戰役發生在大西洋中部和東北殖民地,但小規模的戰鬥甚至延伸到南至卡羅來納。
贏家?失敗者?
顧名思義,法印戰爭一正式宣佈就持續了七年之久。在擔任英國政府國務卿的威廉•皮特接手戰時作戰後,形勢發生了逆轉。皮特認識到這場戰爭對大英帝國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借了很多錢來資助戰爭。他還從倫敦停止了對戰爭的微觀管理,並將在殖民地的軍事領導權交給了英國軍隊。結果,英國和殖民勢力繼續在北美和世界各地打敗了法國人。1763年,戰爭隨著巴黎條約的簽署而結束。
在領土上,英國是明顯的贏家。
“英國保留了北美東部大部分地區的控制權,這些港口城市是至關重要的,包括新斯科舍省,”吉布林說。他們還獲得了與印第安人的開放貿易,這是他們想要的關鍵東西之一,以及在中西部進行貿易、設陷阱和狩獵的能力。
他們還控制了西部邊境,密西西比河以東的所有土地,整個加拿大,並從西班牙(當時西班牙與法國結盟)手中接管了佛羅里達。吉卜林說,法國和西班牙仍然控制著北美西部的大部分地區,但在美國獨立戰爭和路易斯安那購置之後,這種情況很快就會改變。
除了法國人之外,顯然的失敗者是土著人民。他們不僅被趕出了更遠的部落,而且在一些地方,天花第一次傳入了他們的部落。
法印戰爭的一個意想不到的後果是它間接導致了美國獨立戰爭。“英國傾其所有為戰爭買單,”吉卜林說。
但這還不夠。他們提高稅收以減輕負擔。
吉布林說:“殖民地居民很樂意為他們在戰爭中所佔的份額繳納他們應得的稅款,但早在法國和印度戰爭的前半段,殖民地居民就開始認為他們被不公公平地徵稅。”
我們都知道結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