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本期報告的題目是《新中國科技發展歷程及成就》。新中國成立至今,我們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70多年來,我們黨在領導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始終高度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
新中國成立至今,我國的科技發展歷程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1949年-1978年的起步與追趕期;第二個階段是1978年-2012年的改革與探索期;第三個階段是2012年至今的創新與跨越期。
一、新中國科技發展歷程——起步與追趕
這一時期,中共中央提出了“向科學進軍”的偉大號召,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修正草案)》。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我國的科技發展在這個大時期,又可分為三個階段:
一是從新中國成立至1956年的起步階段。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科技人員不足5萬人,其中專門從事科研工作的人員僅600多人,專門的科學研究機構僅30多個,全國高等學校在校生11.7萬人,科研裝置嚴重缺乏,基礎條件十分落後,部分科學家流落海外,現代科學技術幾乎一片空白。所以,我們急需恢復和發展經濟,並且對發展科技事業提出了緊迫要求。
新中國成立之初,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我國科技事業在艱難中起步,初步建立科技體系,成立中國科學院,對高等院校院系調整。在這期間,我們爭取和安置海外人才歸國,培養新一代科學技術人才,為新中國初步組建起了一支科技人才隊伍。
行業科技發展初見成效。在鋼鐵、石油、機械工程、農業、醫學等行業,我們培養了一批專門人才,取得了一批可喜成果。
1954年,全國高等院校在校學生人數增加到25.5萬人。1955年,中國科學院共有科研機構44個,科研人員近3000人。
二是從1956年-1966年的追趕階段。這一階段以1956年1月召開的全國知識分子問題會議為開端。毛澤東同志號召全黨要努力學習科學知識,同黨外知識分子團結一致,為迅速趕上世界科學先進水平而奮鬥。周恩來同志指出,科學是關係到我們的國防、經濟和文化各方面的有決定性的因素。這次會議還發出了“向科學進軍”的偉大號召,在全國掀起學科學、用科學的高潮。
1956年,隨著國內外形勢的變化,黨中央在討論十大關係的過程中,確定了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科學和文化事業的重要指導方針,即“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1958年,國家技術委員會和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合併為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簡稱國家科委),由此形成了以國家科委、國防科委和中國科學院為主的國家科技管理體系。
在《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修正草案)》中,我們從經濟建設、國防安全、基礎科學等13個方面凝練出57項重要科學技術任務,為中國科學技術制度的頂層設計先行模式開闢了道路。這些重要科技任務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1.發展新興技術領域,如原子核物理、同位素、自動化等;2.調查研究中國的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情況;3.配合國家工業建設和農業建設的有關專案;4.醫療保健方面的科研專案,如中醫、中藥的科學基礎研究,抗生素的研究等;5.基本理論問題的研究。
為了填補在一些尖端科學領域的空白,我們還制定了四項緊急措施,予以優先發展:
1.優先發展計算機技術、半導體技術、自動化技術、無線電技術、核技術和噴氣技術;2.開展同位素應用研究;3.建立科學技術情報系統;4.建立國家計量基準,開展計量研究工作。總體而言,我們的科學規劃目標合理、重點突出、任務明確,因此實施順利,奠定了中國基礎技術門類和工業部門的建設基礎,使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達到了新高度。
《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修正草案)》制定與實施,對我國科技事業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第一個意義。《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修正草案)》是我國第一個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規劃,使我國科學技術走上了國家統一領導下的遠景規劃和近期計劃相結合的發展道路。
第二個意義。《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修正草案)》符合國情,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指出了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方向,正確處理了當前與長遠、理論與實際、重點與一般任務的關係。
第三個意義。《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修正草案)》包括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發展研究等一大批重要課題和新學科,實施帶動了一系列新興技術從無到有的發展。在此期間,許多新興工業企業得到了建立和發展,各個產業部門先後建立了一批科技實力比較雄厚的專業技術研究機構,高等院校也相繼加強了科學研究工作。經過幾年的努力,我國逐步縮短了與世界先進科學技術水平的差距,開始走向現代化發展的道路。
三是從1966年-1978年的挫折與恢復階段。此階段,由於一些 客觀原因,我國科技事業的發展遭到了嚴重破壞,但同時科技工作也在困難中艱難恢復。
在第一個大時期,我國科技發展在基礎研究、應用技術、國防科技、航天科技等領域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技成就。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是極不平常的時期,當時我們面對著極為嚴峻的國際形勢。為破除帝國主義的武力威脅和核訛詐,50年代中期,黨中央領導集體根據國際形勢,果斷做出獨立自主研製“兩彈一星”的戰略決策。同時,大批優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許多在國外已經有傑出成就的科學家以身許國,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義無反顧地投身到這一神聖而偉大的事業中來。
在這期間,我國於1960年11月5日,成功發射第一枚地對地近程導彈——東風1號;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可以說,“兩彈一星”是20世紀下半葉中華民族建立的輝煌偉業。
1965年9月17日,中國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結晶牛胰島素。人工牛胰島素的合成,標誌著人類在認識生命,探索生命奧秘的征途中,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其意義與影響是巨大的。
1964年,袁隆平衝破經典遺傳學觀點的束縛,開始研究雜交水稻,1973年成功選育了世界上第一個實用高產雜交水稻品種“南優2號”。雜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國大面積推廣應用,使水稻的單產和總產得以大幅度提高。
1972年,屠呦呦團隊發現了青蒿素。據世衛組織不完全統計,在過去的20年裡,青蒿素作為一線抗瘧藥物,在全世界已挽救數百萬人生命,每年治療患者數億人。
1977年,我國數學家陳景潤在數論研究中,對“哥德巴赫猜想”問題進行精心解析和科學推算,攻克了數學界二百多年懸而未決的難題。
作者:許曄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科技預測與評價研究所研究員
本文節選自宣講家網文稿 《許曄:新中國科技發展歷程及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