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學習工作,常有人問我這座城市是怎樣的。
傳言印象中的蒙娜麗莎、咖啡紅酒,不是巴黎人生活的全部。也很難說它到底由什麼組成,如果想要體會無需言傳的話,就去趕一次集,逛一次市場吧。
巴黎最有名的市場名字,中文譯作“紅孩兒”,位於第三區共和廣場南邊。這個古老的室內集市不僅有琳琅滿目的食材售賣,還有繁多的小餐館,無數小吃和美食等著遊客和市民去光顧,是個熱鬧而頗有些典型“商業化生活風”的地方,熱熱鬧鬧的攤販,密集敞開擺放的蔬果海鮮乳酪,這無疑是遊客們自覺可以深入感受當地生活的一個好地方——繁華,熱鬧,豐富,還有些名氣。
除此之外,幾乎每一個社群,總會有那麼一片空地或廣場,平日裡平平無奇,到了某個時段突然熱鬧非凡起來。售賣品類五花八門,或是舊貨,或是古董,或是衣服,當然最多的,還是賣各種食材的“菜市場”。
我見過最小的“菜市場”,在一家大型超市的門前,那裡遠離市中心,已經到了92省呂埃爾-馬爾邁松區——被稱為大巴黎區域的邊界。這是一個嫻靜平和的社群,從城鐵站出口步行而出,走過一條佈滿形形色色小房子的街道,能見到一片超市門口的空地,一個小型噴泉池和兩個黑色鐵質長椅。“迷你市場”便在這裡,不期而至——
擺出的七八個攤位分為兩排,錯落著賣些蔬菜鮮花水果生鮮等。因為是U型格局擺放,又搭起了棚子,即使只有兩排,也往往錯以為進入了另一個空間。這裡食材價格和超市裡其實無甚差異,種類也有限,但進出超市的人們,總不由自主被這片空間吸引進去。賣魚的是個壯實大叔,留著糙鬍子,宛如影視劇裡的典型漁夫,讓人忍不住嘟噥:“賣魚一定要這種形象嗎?”經營蔬果鮮花的則是兩位女士,一個年紀大些,一個年紀小些,他們總是在一起快活聊天,也並不總站在攤子後面,若不是偶爾招呼客人收錢的行為,甚至搞不清楚攤主是誰。他們也和駐足的行人熱烈聊天,想要購買東西的人往往需要等待,幾乎沒人流露出不耐煩,還常乾脆加入聊天的陣容。慢慢地,那裡變得更加熱鬧起來,總是匆忙進出的人們開始停下腳步,享受這個熱鬧的小空間,小孩子們則在邊上的噴泉玩起水來,嬉笑和尖叫的聲音零星點綴,一種名為“生活”的美好,便在空氣間瀰漫開來。
呂埃爾-馬爾邁松區的邊界是塞納河的兩條河道,比起市區裡塞納河人工雕琢的精緻,這裡的河面更加開闊,水勢也洶湧些,河道剛好在這裡分岔,又在下個地方匯合,於是便有了一個狹長的河心島。一道長橋橫越過兩條河道,把河心島分成兩半,一邊被一個實驗室佔據,另一邊則是成片空地。但每年的3月份和9月份前後,這片空地便變身成為法國最大的古董市場Foire de Chatou,從五花八門的舊貨、精緻的古董珠寶,再到大件的古董傢俱,一應俱全,連專業級的古董收藏家都會慕名前來。對想淘點小玩意兒的非專業人士來說,在這裡同樣能收穫滿滿樂趣。市場的規模很大,即使粗略逛過每個攤位,也需花費整整一天,更何況總有一些神奇的小玩意兒絆住腳步,比如一組華麗到浮誇的餐盤,一箇中國風的木製首飾盒,又或者一臺淺綠色的打字機。
而市場深處的一個角落,則大方地交給了餐飲經營者,從那個角落延伸出小半個通道,熙熙攘攘幾乎都是餐廳,露天擺放的十幾張餐桌,鋪著格子的桌布,不忘擺上一小束鮮花。提供的食物也遠超“臨時”的水準:配了火腿的前菜,有著濃郁香氣的燉菜和精緻的甜品,搭配深入法國人靈魂的法棍麵包,以及吃飽喝足後一杯濃縮咖啡,更別提穿梭其中穿著正式拿著托盤的侍者了。坐在其間,時常恍惚不知身處何地,又莫名合理和諧。
如果對美食不甚在意,想把時間都留給精美的古董們,可能也得儘量錯開午餐時間,因為在這個時間段——指一直到下午兩點前,攤主們大概都沒什麼精力應付買家的,他們大部分在認真吃飯。與想象中匆忙粗陋的工作餐不同的是,放在攤位邊的餐桌鄭重其事,絕非什麼簡易摺疊桌,有人甚至直接拿來自己店裡的古董桌子,同樣鋪上一張桌布,上頭擺一小籃麵包,潔白的大瓷盤裡是豐盛的食物,牛肉、燉菜,甚至還有龍蝦,配上盛在高腳杯裡的葡萄酒,攤主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完全無視眼前的人流,自在享用。
Foire de Chatou每年舉辦兩次,每次不過10天左右;而一般社群的菜市場,則基本每週一次,大概半天時間;小型跳蚤市場或舊貨市場,每週一次或每月一次。巴黎的市場,許多是流動的,出現得突然,消失時毫不留戀。若不經意遇到,便格外驚喜,錯過了,也不要失落,它並不總在那裡等候,但只要願意奔赴,總會有一場名為生活的盛會,等著你。
欄目主編:伍斌 曹靜 文字編輯:彭德倩
題圖:巴黎社群小集。任雨攝
來源:作者:任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