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原名清漪園,是清朝的皇家行宮和大型皇家園林,修建於清朝乾隆年間、重建於光緒年間,佔地297公頃,曾屬於清朝北京西郊三山五園之一,素以人工建築與自然山水巧妙結合的造園手法著稱於世,是中國園林藝術頂峰時期的代表。1998年,頤和園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1860年,大報恩延壽寺殘跡,轉輪藏(萬壽山昆明湖碑)
研究頤和園的文章早已汗牛充棟,不管是從文物考古,還是旅遊觀光,不說面面俱到,但也是研究得透透的了,簡直無從下筆。好在蒐集到了一點第二次鴉片戰爭清漪園燒燬前後的影像資料,就拿這些照片說事,也算一探頤和園前世的概貌。
1860年,大報恩延壽寺前西牌樓(歸指三明),劫後還留存了一段時間
三百多年前大清朝入主中原,一改歷朝歷代中原王朝推翻前朝後,必搗毀前朝宮苑,重新打鼓另開張,新建自己的都城宮殿。而是把前朝的宮室玩藝兒照單全收,把當時的前明遺民從內城全部趕到外城,大清朝廷就拎包入住了。高啊,好東西都留下了,知道自個兒一時弄不出來,這有現成的,就完全地拿來主義了,這倒真正是把明朝的宮室建築完整的儲存下來了,不像元大都大內的命運全毀了。清前三代省卻了營建皇宮之勞,但也不能沒有建樹啊,所以自康熙朝基本穩定後,康雍乾三代就舉全國之力,在西郊海淀一門心思的造園子,首當其衝是圓明園,被洋人譽為“夏宮”和“萬園之園”,相繼建成的有玉泉山靜明園、香山靜宜園,以及暢春園。這就已形成了西郊皇家苑囿“三山五園”的雛形。
1860年,大報恩延壽寺前西牌樓尚在
到乾隆九年(1744),乾隆帝在完成了圓明園擴建工程後,曾在《御製圓明園後記》中表示:“後世子孫必不捨此重費民力建立園囿矣。”可到乾隆十五年(1750),時隔僅六年,乾隆爺自己個兒就又“重費民力”開建了他的清漪園工程。他在乾隆十六年(1751)作的《御製萬壽山昆明湖記》中表述了兩個要修建清漪園的理由:一是治水,二是為母祝壽。他為什麼甘願冒食言(通常是君無戲言)的指責去建清漪園呢?當然治水與祝壽是兩個響噹噹的理由,但真正的原因卻在於乾隆爺自己想用親自規劃設計建造一座園囿的方式,闡釋自己的治國理念,展現才華,炫耀功德。用這座園林為乾隆朝樹一塊亙古永恆的豐碑,銘記下他這大清朝承前啟後的一代。世事難料,誰承想乾隆爺駕崩六十二年後,三山五園以至大清朝遭此滅頂之災。
1860年,佛香閣已毀,對鷗坊也已成廢墟,剛被英法聯軍洗劫後的大報恩延壽寺和佛香閣巨大臺座
昆明湖水域最早見於記載的名稱是甕山泊。甕山泊在金、元以後水體穩定,湖面擴大,有形成風景名勝的趨勢。蒙元滅金後據金中都城,後廢棄,在中都城東北營建新的大都城,為把玉泉山豐沛水源引入大都城,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郭守敬開始監修白浮堰濟大運河水利工程,在昌平白浮村修建白浮堰,攔匯諸山泉水,使其“西折南轉”,流經青龍橋,繞過甕山,流注甕山泊。再於甕山泊向南開鑿河道,即為長河,經高梁河穿京城而過流入通州的大運河。甕山泊被納入京城供水水系,湖水可蓄可洩,可行船通航,原始的甕山泊成為了一個具備調節水量作用的調蓄湖泊,水面比遼金時期更加廣闊。當時的玉泉山、甕山和甕山泊之間山水連綴,景色秀麗,有江南“西湖景”之美稱。然而元代末期,白浮堰淤塞斷流,甕山泊水面一度縮小。整個明朝甕山泊周邊沒有什麼大的營建,到了清朝乾隆十五年修建清漪園時,甕山泊才被鑿深並向東擴充套件,面積比明時擴大兩倍,更名為昆明湖,甕山更名為萬壽山。
1860年,花承閣多寶琉璃塔,位於萬壽山後山東部山坡,是一組寺廟園林建築群,建成於乾隆十八年(1753),主要由花承閣、六兼齋、多寶琉璃塔、蓮座盤雲組成,除塔外其它均毀
清漪園最後建成於乾隆二十九年(1764),歷時十四年。清漪園的主體建築是為崇慶皇太后祝壽而建的大報恩延壽寺,位於萬壽山(甕山)之陽,由昆明湖畔山門前呈品字形排列的三個四柱三間七樓木結構牌樓開始建築梯次向上,直至山巔的無樑殿智慧海。後山則為藏傳佛教建築群四大部洲(須彌靈境)。大報恩延壽寺的主體建築則是巨大平臺上的佛香閣,此閣最初設計是建造一座九級佛塔(延壽塔),但建至八級時出現坍塌,後棄塔建閣,傳說版本頗多,也不知該採信哪種。原閣1860年被毀的痕跡全無,繪畫、照片均無可信資料可循。佛香閣毀前究竟何樣?現在的佛香閣是否是按原様重建的?幾乎就是一樁公案。有照片比對的像曇花閣原址復建了景福閣,可景福閣與曇花閣相去甚遠,簡化的就算是兩間平房;文昌閣三層繁複的歇山十字脊造型帶時鐘,復建簡化成了二層歇山捲棚式;治鏡閣未修復,還拆除殘件修補其它建築。所以佛香閣原樣式更加的撲朔迷離。
1860年,十七孔橋,可見南湖島上樓閣和萬壽山佛香閣已毀
咸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攻入北京,世人都知道圓明園被英法聯軍劫掠焚燬,其實清漪園及全部三山五園同遭劫掠焚燬,只是圓明園是三山五園的重器所在,是核心,所以更著名。清漪園得到了清廷重建,所以重建後的頤和園給後人的感覺,從名稱和形象都是全新的,淡化了清漪園的多舛經歷。光緒帝怎麼就想重修清漪園了呢,其實早在同治年間就有重修清漪園之議,同治帝就想透過重修清漪園讓兩宮太后居住,自己好在紫禁城獨攬朝政大權,但沒成功。光緒皇上也出於此念,後來以乾隆帝對崇慶皇太后(乾隆帝生母)孝順而修建清漪園為說辭,說得慈禧太后同意重建清漪園(此時慈安太后已薨),光緒十二年(1886)開工重建,光緒十四年(1888)被正式更名為頤和園。
1860年,十七孔橋和南湖島,島上建築全毀
一直有一種虐心的說法是:慈禧挪用了海軍經費,為自己享受建造頤和園,致使甲午海戰失敗。那麼,修頤和園挪用海軍經費的說法是從哪兒來的呢?據研究者在史料中發現,這個說法最早出自戊戌變法失敗流亡日本的梁啟超的文章。1899年,梁啟超在《瓜分危言》一文中說:“當海軍初興,未及兩年,而頤和園之工程大起,舉所籌之欵,盡數以充土木之用。此後名為海軍捐者,實則皆頤和園工程捐也。”梁啟超這種說法沒有什麼考證依據,基本是為了反慈禧做的輿論造勢。經史界人士考察統計,清軍在建海軍方面的投入並不比日本少。北洋水師從1861年籌建到1888年成軍的二十七年間,清政府共投入海軍經費一億兩白銀,每年合計300萬兩,佔年度財政的4%-10%。日本政府從1868年到1894年間共向海軍撥款9億日元,摺合成白銀才6000萬兩,每年合計白銀230萬兩,相當於同期清政府對海軍投入的60%。
1860年,壽山東麓曇花閣西南面,被英法聯軍燒燬之前
修頤和園佔用海軍經費,在一些歷史研究者看來也是不成立的。慈禧修頤和園的經費名義上挪用北洋海軍的經費,但實際上卻是各地督撫孝敬的錢,只是掛靠在海軍經費的名義下。1888年秋,醇親王透過李鴻章,向一些沿江海富庶省份的總督、巡撫授意,要為孝敬老佛爺修頤和園。但顧及自身形象,當年的執政者也覺得這事不光彩。醇親王奕譞當時正掌管海軍衙門,於是就想出以海軍的名義,最後共計260萬兩白銀。這260萬兩,除一部分用於修建頤和園,剩下的都投入到鐵路建設中了。由此看來,修頤和園的錢和海軍經費似乎沒關係,這份錢原來也不屬於海軍。不僅如此,戰爭開打後,慈禧太后還從內庫拿出了300萬兩貼補海軍。
1860年,銅鏤空鎏金象足香薰,第二次鴉片戰爭被英法聯軍劫掠
這組照片有兩幅可確認是建築被毀前的遺照,一幅是萬壽山曇花閣西南面的完整全貌,另一幅是昆明湖東岸文昌閣還是三層時的西北面完整全貌。其它都是清漪園被焚燬以後至重建前這二十多年間的景象。謹此憑弔被英法聯軍蹂躪焚燬的清漪園。(原題目:《皇家園林:清漪園概覽(組圖)》)
1860年,萬壽山大報恩延壽寺最後一重建築磚石琉璃閣無樑殿智慧海,供無量壽佛,外壁嵌千餘尊琉璃佛
1860年,萬壽山佛香閣、大報恩延壽寺燒燬後的廢墟
1860年,萬壽山後山四大部洲,乾隆效仿康熙安定喀爾喀蒙古後,在多倫諾爾會盟建匯宗寺先例,派大臣工匠進藏描摩三摩耶廟(桑鳶寺),仿建二處寺院在萬壽山後山和承德普寧寺主殿為須彌靈境和香嚴宗印之閣
1860年,萬壽山昆明湖,佛香閣被毀得乾乾淨淨,對鷗坊也已是廢墟
1860年,文昌閣城關西北面,被英法聯軍燒燬之前
1860年,治鏡閣西北側,四圍城門額為乾隆帝御書,南“南華秋水”、北“北苑春山”、東“輝朗東瀛”、西“爽凝西嶺”,雖遭英法聯軍砲轟,但倖免於難,因無力修復荒圮,後慈禧重修頤和園時,拆除構件用於修復其它建築了
1860年,治鏡閣西南側,主殿遭毀,由西宮門北側岸邊向東北方向拍攝,萬壽山佛香閣已毀
1870年,東岸銅牛北側,銅牛鑄於乾隆二十年(1755),背上刻有乾隆帝手書《金牛銘》
1870年,東岸銅牛南側
1870年,東宮門通往大報恩延壽寺的湖濱林蔭甬道,後世的長廊還未修建
1870年,東宮門外牌樓,額枋“罨秀”
1870年,東宮門外銅獅子,東宮門已毀,砌上了障牆
1870年,後溪河三孔橋和蘇州街
1870年,劫後佛香閣、大報恩延壽寺建築蕩然無存
1870年,劫後南湖島月亮門
1870年,昆明湖北岸大報恩延壽寺碼頭眺望玉泉山,原西牌樓已廢,僅剩抱柱石
1870年,昆明湖東岸已成廢墟,文昌閣城關僅剩城臺,知春亭已不見
1870年,清晏舫和荇橋,石舫上建築全毀
1870年,萬壽山寶雲閣
1870年,十七孔橋,該橋連線昆明湖東岸與南湖島
1870年,十七孔橋,建於乾隆年間,是園內最大的橋樑
1870年,十七孔橋,南湖島
1870年,十七孔橋、銅牛
1870年,十七孔橋及萬壽山
1870年,萬壽山大報恩延壽寺第五進建築眾香界智慧海,佛香閣已毀01
1870年,萬壽山大報恩延壽寺第五進建築眾香界智慧海,佛香閣已毀02
1870年,萬壽山大報恩延壽寺燒燬後的廢墟右側
1870年,萬壽山大報恩延壽寺燒燬後的廢墟左側
1870年,萬壽山佛香閣,大報恩延壽寺建築蕩然無存
1870年,萬壽山後山四大部洲殘跡
1870年,萬壽山後山四大部洲殘跡
1870年,萬壽山花承閣多寶琉璃塔
1870年,萬壽山昆明湖
1870年,萬壽山昆明湖東北岸殘跡廢墟
1870年,萬壽山昆明湖劫後景象
1870年,萬壽山上向北遠眺
1870年,萬壽山遠景及長河
1870年,宿雲簷城關
1870年,繡漪橋,位於昆明湖最南端和長河的連線處,透過橋洞可見西堤上的景明樓
1870年,繡漪橋,由橋南側東岸向北拍攝
1870年,繡漪橋,由橋南側西岸向北拍攝
1870年,繡漪橋
1870年,治鏡閣東側
1870年,智慧海,眾香界琉璃牌坊,佛香閣臺座上一片廢墟
1870年,轉輪藏(萬壽山昆明湖碑)倖免於難,敷華亭已燒燬
1871年,寶雲閣
1871年,被英法聯軍洗劫後的大報恩延壽寺
1871年,十七孔橋
1871年,萬壽山大報恩延壽寺智慧海,1860年英法聯軍洗劫後,由於是磚石琉璃無樑殿結構,大火後未毀
1871年,萬壽山轉輪藏(萬壽山昆明湖碑),1860年被英法聯軍洗劫後倖免於難
1873年,銅牛北側,1860年斷掉的尾巴尚未修復
1874年,萬壽山花承閣多寶琉璃塔
1875年,清晏舫(石舫)殘跡
1875年,壽山寶雲閣
1875年,萬壽山佛香閣、大報恩延壽寺燒燬後的廢墟
1875年,荇橋及西牌樓,牌樓正間、北哨間的樓已毀,橋上石護欄全毀
1877年,東宮門外銅獅子,東宮門已毀,障牆上的白灰牆皮已斑駁
1877年,繡漪橋
1880年,銅牛北側,1860年斷掉的尾巴尚未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