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美國媒體刊文認為,說中國現在開發的新型隱身轟炸機,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正式亮相,那麼顯示其在研製過程中可能遇到了一些困難。而當中國已經成功試射了高超音速武器系統之後,新型的隱身轟炸機,恐怕已經失去了它的發展價值跟意義,無論從成本技術還是解放軍的作戰需求來考量,新型的隱身轟炸機都有可能會胎死腹中。
美國媒體稱,新型的隱身戰略轟炸機,要想同時滿足隱身效能好、速度快,航程遠、載彈量大等全部的優點,實現起來難度是非常大的,因為高超音速武器系統的成本更為低廉,而且它能夠從太空對美國本土發動攻擊,對美國來說防禦上恐怕會更加困難,那麼現在的問題來了,美國的這些專家所提出的論點有道理嗎,說的對嗎,高超音速武器系統的發展,是否意味著中國會放棄對戰略隱身轟炸機的發展,或者是降低其需求。
我想這樣的一個爭論說實在的,不是現在才出現的,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關於是要轟炸機還是要導彈的問題,就已經提出來了。無論是美國空軍還是俄羅斯的相應的國防部門,都在討論這個問題,曾經有一段時間確實是導彈論佔了上風,因為美國軍方一些人認為,你戰略轟炸機飛得再快你有導彈飛得快嗎,你飛得再遠你的航程有彈道導彈的射程遠嗎。那麼這一比起來似乎戰略轟炸機不佔優勢,何況從成本這個角度看,一枚洲際彈道導彈,它的製造費用遠遠低於一架戰略轟炸機。因此美國的第二代超音速的戰略轟炸機,比如說XB-70、B-58要麼裝備部隊10來年就退役了,要麼乾脆就胎死腹中。
但是經過戰爭實踐,人們發現遠端彈道導彈是不能取代戰略轟炸機的,過去的遠端彈道導彈,實際上它的載入速度也是高超音速的。那麼為什麼不能取代呢,因為導彈是一次性使用的武器,而戰略轟炸機可以重複多次使用,那麼它可以攜帶大量的彈藥,過去是炸彈後來是巡航導彈,對敵方的縱深目標發動攻擊。而且一次它可以打擊多個重點目標,這一點彈道導彈是做不到的,可以講這兩種不同的武器系統各有各的優勢,不是誰取代誰的問題,而是要協同配合的問題。
因此爭論了幾十年,無論是洲際彈道導彈、遠端彈道導彈,還是中程戰略轟炸機、遠端戰略轟炸機,最終它們實現了共存,那麼未來是個什麼情況,未來依然如此,高超音速導彈武器系統和隱身戰略轟炸機,它們是兩種不同的武器平臺,都有存在的必要,而且各有各的優勢。第二,隱身戰略轟炸機的開發實際上是大國博弈的一個標誌,隱身戰略轟炸機也可以稱之為國之重器,它在未來的作戰中具有重要的意義,當然它除了能夠攜帶大量的彈藥、遠距離奔襲,對敵方的重點戰略目標發動攻擊之外,其實它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對潛在的敵手實施戰略威懾,不戰而屈原之兵才是戰爭的最高目標。
不打仗我就贏了,靠什麼,就要靠這些具有強大威懾能力的先進武器系統,從而透過強力的威懾來維持地區的和平,這已經被幾十年的歷史經驗所證實。因此我們不必聽那些美國專家的忽悠,有了高超音速武器系統,就可以放棄隱身戰略轟炸機的開發了,其實美國的專家是不是忽悠我們,看看美國現在在幹什麼,他在積極的開發高超音速導彈武器系統,也在緊鑼密鼓的研製B-21隱身戰略轟炸機,就這點而言。中國不會聽美國的忽悠,我們一定會按照自己的規劃,按部就班地提升我們武器裝備的能力和水平,從而用更強大的軍力,來捍衛國家的主權和維護祖國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