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
今年以來,券商透過發行證券公司債、證券公司次級債、短期融資券三大形式,累計募資16662.45億元,在去年同期高基數下增長0.85%。
對於券商年內密集發債“補血”,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研究員趙亞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券商發債一是為了大力發展重資本的各類創新業務;二是證券行業競爭激烈,頭部效應凸顯,各家公司亟需做大做強,為此募集資金來擴大業務和資產規模。”
證券公司債仍是
券商最主要融資途徑之一
今年以來,券商共發行證券公司債、證券公司次級債合計10833.45億元,同比增長26.87%。其中,證券公司債仍是券商最主要的融資途徑之一,年內已有多家券商丟擲超大額度公司債。從已發行方面來看,券商共發行351只證券公司債,發行總額達8523.4億元(佔總發債規模的51.15%),同比增長21.68%,票面利率在2.4%至6%之間。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有21家券商今年發行證券公司債總額已超過100億元。其中,國泰君安、華泰證券、申萬宏源、廣發證券4家券商發行證券公司債均超600億元。
自券商獲准公開發行次級債券後,不少券商公開發行次級債的意願強烈,進一步拓寬了券商發債渠道。今年以來,券商已發行90只次級債,合計發行總額2310.05億元(佔總發債規模的13.86%),同比增長50.61%;其中有72只券商次級債全部為公開發行,票面利率在3.05%至6%之間。
粵開證券研究院首席策略分析師陳夢潔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證監會放開公開發行次級債券限制,允許證券公司公開發行次級債券,為證券公司發行減記債等其他債券品種預留空間。次級債發行門檻較低,且收益相對更高,在政策放寬背景下,券商的發債渠道進一步拓寬,同時次級債能夠使券商有效地使用槓桿,增強風險防範能力。”
與證券公司債相比,短期融資券具備發行門檻低、週期短、能快速補充公司運營資金等特點,已成為券商補充流動性的主要渠道之一,但年內的發行卻“遇冷”。今年以來,券商共發行262只短期融資券,合計發行總額為5829億元(佔總發債規模的34.98%),同比下降26.98%。
“短期融資券主要是補充準備金和流動資金,去年券商整體業績變好,今年這種需求已經大大緩解了。不論是擴大規模還是發展創新業務,都是長期的任務;所以券商募集資金以公司債和次級債為主順理成章。”趙亞贇向記者解釋。
19家券商
新增借款累計超4000億元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截至目前,至少有19家券商披露了新增借款情況(新增借款超過上年末淨資產的20%或40%觸發信披標準),累計新增借款額4069.58億元。其中,發行債券是券商新增借款大幅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
有8家券商新增借款均已超上年末淨資產的40%。新增借款額占上年末淨資產比例最高的是山西證券,截至11月30日,山西證券累計新增借款108.19億元,占上年末淨資產的61.99%;其新增借款主要包括公司債券、次級債券、美元債、拆入資金及正回購業務規模增加所致。其次是中金公司,截至9月30日,中金公司累計新增借款412.98億元,占上年末淨資產的57.51%;其新增借款主要包括新增發行債券所致。
當前,券商的負債率不斷攀升。中證協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末,證券行業平均風險覆蓋率252.34%(監管標準≥100%),平均資本槓桿率23.59%(監管標準≥8%),平均流動性風險覆蓋率235.89%(監管標準≥100%),平均淨穩定資金率153.66%(監管標準≥100%),行業整體風控指標優於監管標準,合規風控水平健康穩定。
趙亞贇告訴記者:“對金融機構來說,合理範圍內的負債多、槓桿高並不是壞事,關鍵是盈利能力,如果盈利能力強,多加槓桿就能多獲利。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網際網路券商模式逐漸興起,證券公司轉型也需要大量資金。”
本報記者 周尚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