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戈裡·庫裡申科(1903~1939),原名GrigoriAkimovichKulishenko,蘇聯空軍原飛行大隊長,國際主義戰士。 英雄歷程: 1939年,受蘇聯政府派遣來華援助抗日;
1939年10月14日,執行任務時壯烈犧牲。 2009年9月,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英雄人生】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日本侵略者憑藉空中優勢,對中國抗日前線和後方狂轟濫炸,掌握著制空權。中國空軍奮力迎擊,但終因飛機少,實力弱,損失慘重。前蘇聯為了援助中國人民的反侵略戰爭,派庫裡申科率兩個“達沙式”轟炸機大隊和他的戰友們來到中國成都,配合中國空軍同日軍作戰,並負責訓練中國飛行員。
1938年冬天,日本侵略軍佔領了中國廣州、武漢,抗日戰爭進入了戰略相持階段。格里戈裡·庫里科和他的戰友們與中國人民並肩作戰。他給妻子的家書中這樣寫道:“我調到東方的一個地區工作,這裡人對我很好,我就像生活在家鄉一樣。” 面對日軍對中國人民的殘酷轟炸,庫裡申科曾充滿感情地對翻譯說:“說實話,我像體驗我的祖國的災難一樣,體驗著中國勞動人民正在遭受的災難,我每當看到日本飛機炸燬的建築和逃難的人群就難過。日本人為什麼要來轟炸在大路兩旁的田裡安詳恬靜地勞作著的中國農民呢。中國人要敵人付出多倍的代價,要敵人在中國人的打擊下倉皇逃命。”
折翼神鷹落入揚子江 1939年10月14日下午,庫裡申科奉命帶領由他訓練的中國飛行員,駕駛“達沙式”遠端重型轟炸機,從成都軍用機場出發,飛往武漢出擊日寇某軍事基地。他率隊駕機迅速沿揚子江飛去,飛機飛到武漢上空,庫裡申科測準地面目標,立即下令投彈。一枚枚炸彈在日寇的軍營、炮兵陣地、兵工廠裡炸開了花。霎時,武漢三鎮火光沖天,硝煙瀰漫,日寇的戰鬥機慌忙起飛截擊。 一場激烈的空戰展開了,庫裡申科沉著地指揮機群,對敵機展開攻勢,六架敵機被擊落。兇惡的敵人妄圖擺脫垂死的命運,以三架米式戰鬥機包抄庫裡申科的領航機,他的飛機遭到重創,單機衝出重圍,使用右邊的一個發動機沿著揚子江向駐地飛返。到達萬州上空時,機身因失去平衡,無法控制。
為了飛機免遭破壞,庫裡申科用高超的技術操縱飛機,強行降落,平穩降落在揚子江心,機上的轟炸員和射擊員跳水游到岸上。而庫裡申科由於經過幾小時激烈戰鬥疲勞過度,再也無力跳出機艙。趕來搶險的群眾才全力以赴地把飛機打撈上岸,人們發現機艙裡的庫裡申科由於疲勞過度,水嗆肺胃,早已停止呼吸。
重慶市萬州區人民將庫裡申科的遺體安葬在風景秀麗的萬州區西山公園, 並募捐數萬元購買了一架飛機,命名為“庫裡申科”號,於1951年春,飛赴朝鮮前線作戰。 1958年國慶前夕,周恩來總理對特邀前來參加國慶活動的庫裡申科的家屬說,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格里戈裡·庫裡申科。 【英雄無悔】 庫裡申科顧全大局,以身殉職的行為,正應了中國古人所說的“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這句話。也許庫裡申科認為天下的道應該是世界的和平,人民的安康。於是,他忠於職守甘願以身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