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生,過的是心情;生活一場,活得是心態。
·一位哲人說:“你的心態就是你的主人。”心情雖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是卻能左右人生的全部。
禪語有云:“世間無事,煩惱來自逞強。所求太多,心就無處安放。”
正所謂,開心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倒不如學著,用加法愛人,用減法怨人;用除法恕人,用乘法感恩。
所以,生什麼都別生氣。在能笑的日子裡,千萬別哭泣。
不久之前,我看到了這樣兩個小故事,聽說看完的人,都戒掉了脾氣。
01
有人曾問余光中:“李敖天天找你茬,你從不回應,這是為什麼?”
餘沉吟片刻答:“天天罵我,說明他生活不能沒有我;而我不搭理,證明我的生活可以沒有他。”
感悟:面對別人的發難,不要輕易動怒,這既是做人的修養,也是高明的處世智慧。
s.
02
有人問畢加索:“你的畫怎麼看不懂啊?”
畢加索說:“聽過鳥叫嗎?”
“聽過。”
“好聽嗎?”
“好聽。”
“那你聽得懂嗎?”
感悟:活在別人的評論裡,把自己的情緒交給別人掌控,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要知道,別人的看法與你的生活並不相關,你應該為自己而開心。
s.
你看,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周瑜,最終卻落得被氣死的名聲;蕙質蘭心的林黛玉,卻因為時常生氣,鬱鬱寡歡,最終香消玉殞。
根據現代醫學研究顯示,常生氣的人更容易生病。
當我們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的時候,最先攻擊到的是身體的免疫系統。
70%以上的人會以攻擊自己身體器官的方式來消化自己的情緒,這是導致出現病症的最大原因之一。
我國中醫的古老智慧就曾提出:腎主恐懼、肝儲憤怒、肺藏哀傷……
研究表明,導致免疫系統出現問題的情緒排名的呀前七名依次是:生氣、悲傷、恐懼、憂鬱、敵意、猜疑,以及季節性失控(如夏季頻發爭執和摩擦;冬季抑鬱患者會比平時多。)
很多時候,我們生氣是想讓別人感受到我們的憤怒,但這無形當中也傷害了自己的身體。
這又與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有什麼區別?
林肯說過:
“與其跟狗爭辯,被它咬一口,倒不如讓它先走,否則就算宰了它,也治不好你被咬的傷疤。”
胡適先生也在《我的母親》一文中感慨道:
我漸漸明白,世間最可厭惡的事,莫如一張生氣的臉。
我們在生活中都有過為瑣事生氣的經歷,但說到底,無非是看不開、爭高低,可爭來爭去,誰也不是最終的贏家。
你在這件事上贏了某個人,保不齊會在另一件事上輸給他,輸輸贏贏,贏贏輸輸,哪裡有定數?
再說,人這一輩子實在太短,當我們閉上眼睛和這個世界告別的時候,和普天下所有的人是一樣的:一無所有,兩手空空。所以,千萬不要把大好時光,盡浪費在生氣上。
花是澆死的,魚是撐死的,人是氣死的……人世間種種煩惱,根源都在自己這裡。
畢淑敏說:好心情並不來源於一帆風順,而是生長於一種從容和堅定的勇氣中。
人的一生裡,會遇到許多不如意的事情,以一種坦然的心態,面對世事紛擾。不求萬事皆如意,只求內心清靜,無憾足矣。
豐子愷在《豁然開朗》裡說: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既然沒有淨土,不如清心。既然沒有如願,不如釋然。
《莫生氣》的口訣裡就唱道:
人生就像一場戲,
因為有緣才相聚。
相扶到老不容易,
是否更該去珍惜。
為了小事發脾氣,
回頭想想又何必。
別人生氣我不氣,
氣出病來無人替。
我若氣死誰如意,
況且傷神又費力。
鄰居親朋不要比,
兒孫瑣事由他去。
吃苦享樂在一起,
神仙羨慕好伴侶。
說到底:百病皆生於氣,氣順則百病不生!
最後再教大家一個消氣法(分九個層次,逐級提升),生氣時不妨看看:
傾訴;
迴避;
運動;
娛樂;
想得開;
自己想適合自已的方法;
換位思考;
放得下;
提高境界!
煩惱天天有,不撿自然無。
願我們遇到煩惱時,過耳不過心。凡事隨他去,只做人間快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