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崔雪芹
12月17日,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教授張澤民課題組聯合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季加孚、步召德課題組以及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在《科學》上發表了泛癌症T細胞圖譜。結合基因表達譜和T細胞受體序列,研究者系統刻畫了腫瘤浸潤性T細胞的異質性和動態變化,並系統比較了癌症型別之間的異同。
“總體而言,這一泛癌症的單細胞圖譜為開發基於 T 細胞的癌症治療和診斷策略提供了重要基礎。本研究收集了21種癌症型別患者的單細胞測序資料,系統刻畫了腫瘤浸潤性T細胞的組成和動態,並比較了它們在不同癌種間的共性和差異。”論文通訊作者之一張澤民告訴《中國科學報》。
張澤民指出,研究者在技術上提供了一個整合高度異質性單細胞轉錄組資料的框架,併為未來癌症治療的動態研究建立了參考基線。揭示了腫瘤浸潤T細胞可能受到腫瘤細胞和患者個體生物學特徵的影響。
研究者之前曾對三個癌種,即肝癌、非小細胞肺癌和結直腸癌完成了T細胞單細胞水平的研究,為將研究擴充套件到更大的佇列和更多的癌症型別奠定了基礎。在本研究中,研究者建立了有效整合基於微液滴和基於平多孔板的單細胞測序資料的方法,並結合新產生的資料和國內外已釋出的資料集,構建了迄今為止最大的泛癌T細胞圖譜。
該圖譜由21種癌症型別的316名患者的397810個來源於腫瘤、癌旁組織和外周血的T細胞的高質量資料組成,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機會來發現在個別癌症中難以檢測到的罕見的T細胞亞群,並揭示T細胞分化的特有和共同路徑。結合癌症基因組圖譜 (TCGA) 和接受免疫檢查點阻斷治療的患者的測序資料,研究者還探討了特定 T 細胞亞群的潛在臨床意義。
研究揭示了 T 細胞亞群的異質性、分化譜系及其與腫瘤生物學特徵的關聯。對於 CD8+ T 細胞,研究者推斷出T細胞耗竭的兩種常見主要途徑,即分別透過效應記憶T細胞或組織駐留T細胞轉變為耗竭性T細胞。此外,研究者還發現在少數腫瘤裡存在從Tc17細胞和類NK態T細胞(NK-like T cell)轉變為耗竭T細胞。研究者還提出了除傳統認為的持續TCR訊號外,干擾素和TGF-β也影響了耗竭T細胞的表型。
對於 CD4+ T 細胞,研究發現腫瘤中一群同時具有濾泡輔助性T細胞和I型輔助性T細胞特徵的T細胞,並進一步發現其在多個單癌種中及泛癌種中與腫瘤突變負荷正相關,提示其在抗腫瘤免疫中的重要作用。根據腫瘤浸潤T細胞的組成,癌症患者可以分為終末耗竭 CD8+ T 細胞佔比高與組織駐留記憶 CD8+ T 細胞佔比高的兩個組群,且分別具有不同的生存預後和免疫治療響應性,揭示了對免疫檢查點阻斷治療的不同響應的潛在機制。
該研究為理解腫瘤浸潤T細胞多方面的功能和特性提供了新認識,併為後續功能研究和新的免疫治療開發提供了潛在靶點。
相關論文資訊: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e6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