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賞月的習俗古已有之,但將八月十五日定為中秋節,立為法定節假日,則始於北宋。並出現“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節令食品——月餅。
宋人的中秋節是通宵歡慶的,人們不會因為夜深而散去,相反,他們乘著皎潔的月亮盡情歡愉。
吳自牧《夢梁錄》說:“此際金鳳送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
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中秋節前後正是桂花盛開的季節,坐在桂花樹下,呼吸著氤氳醉人的香氣,觀賞光輝皎潔的明月,是古人的雅事、樂事。
宋人非常喜愛桂花的清雅自然的香氣,他們收集桂花製作成香,供日常薰香之用。
香也是文人之間互相贈送的禮品,詩人楊萬里曾經收到朋友贈送的“木犀香”,並作詩一首《雙峰定水璘老送木犀香》答謝對方。
萬杵黃金屑,九烝碧梧骨。詩老坐雪窗,天香來月窟。
山童不解事,著火太酷烈。要輸不盡香,急喚薄銀葉。
詩中描述定水璘老的木犀香製作過程非常精緻,以萬杵、九蒸等詞彙形容製作過程。
如此精製作的木樨香,焚香時也自然格外講究,楊萬里的小書童對焚香之事不太懂,將香餅直接放置炭火之上。過於酷烈的炭火對香氣損害相當大,楊萬里趕忙吩咐書童拿來銀葉做隔火薰香。
伴桂賞月之外,祭月也是中秋節的一件大事。中秋節這天人們清掃庭院,設立香案,擺放供品,燃燭焚香,拜月許願。
中秋焚香拜月的習俗,可追溯自周代天子每年秋分祭月的習俗。《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已朝,夕月以夕。”,宋代羅燁撰寫的《編醉翁談錄》中記述了拜月習俗:
“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飾之,登樓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
中秋拜月不過是其一,古時還有明月寄情之說。古往今來,每逢中秋來臨,皓月當空,如此皎潔而不染,我們的內心很容易受到月色寧靜的感召,自會靜心且虔誠。古人通常將此時的心緒寄託於明月之上:有文人的胸懷,有詩人的哀愁,有遊子的鄉思,有情人的想念。人們渴望明月將此情傳達與遠方,抒情或自勉,如同蘇軾詞雲:“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在眾多“寄情者”中,最為出名的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蟬了。傳聞漢代末年,董卓篡權,作為司徒的王允為此憂心忡忡,王允府中歌女貂蟬見此,生出憂國之心,但因女兒之生,無法為國報效,於是在夜晚在院中俏設祭壇,焚香拜月,祈求國泰民安,為王允分憂。傳說貂蟬拜月之時,其美貌感動天地,連月亮也躲了起來,因而貂蟬也有“閉月”之美名。
在中秋之時,焚起一爐香,即是祭月,亦是寄情。焚香、聞香、品香,代表的是用香的三種不同,與中秋之時,焚香可敬月,聞香時賞月,品香可感月。三者其中的不同,在於用香者的心境,在古時,中國人獨一無二的用香之道,曾是中秋不可缺少之文化,如今若是被世人所淡忘,豈不可惜?
現代人的生活環境早已不像古代,我們也大可不必大費周章去仿效古人的生活,在賞月之時,點一炷香,更多的是為了心中的一抹平和。與家人一起,明月之下,點上香,吃個月餅,共敘閒話,如此的閒情雅緻,方不負中秋的佳名。即便是孤身一人,在香氛與月影之下,也是說不出的詩琴畫意。
香,是古人中秋的一種習俗,也可以成為今人中秋的一種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