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兩平米的辦公桌上,一部3D印表機正高速運轉。炙熱的噴頭來回移動,噴出的原料一層一層堆疊。幾小時之後,它將打印出一節精細的盆骨模型,大小和形狀與真人骨盆完全相同。
這不是實驗室,更不是工廠,而是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骨傷科創傷組主任劉宗超博士後的3D列印實驗室。這些打印出來的骨骼模型將用於給骨盆粉碎性骨折的陳先生做術前模擬手術演示。
50歲的陳先生在某建築工地施工時,不慎從2米高的扶梯上滑落,導致骨盆、雙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2術前,劉宗超博士後手術團隊,利用3D列印術,為陳先生做了手術規劃,2021年8月28日,歷時3小時,成功完成了“右側骨盆髖臼粉碎性骨折+右側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左側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閉合復位外固定支架固定術”的多部位骨折手術。術後第二天,陳先生受傷部位就能自由活動了,他激動地說:“真沒想到恢復得這麼快!”
不僅陳先生這一位患者,近半年來,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骨傷科創傷組應用3D技術已經幫助數10名由暴力導致的複雜骨折患者得以快速恢復。
52歲的梁先生從2樓摔下,導致右肩關節、雙側股骨髁粉碎性骨折。術前透過1:1的3D列印模型,模擬手術復位及固定操作,術中按照預先設計步驟展開,骨折復位良好,內植鋼板完全貼附。歷時3小時,手術順利完成。
百旬老人袁婆婆在廁所摔倒後,導致股骨轉子粉碎性骨折。由於此類骨折極不穩定、復位困難,術後容易出現骨折再次錯位、內固定失效、骨折不癒合等,再加上患者超高年齡,麻醉及手術風險更是成倍增加。同樣,經過3D列印術前規劃,手術時間縮短約1/3。術後一週,老人就能在攙扶下起身,下地活動了。
還有類似多名患者
15歲中學生打籃球時摔傷右肘關節,造成肱骨髁上、髁間骨折;
68歲的王大爺過馬路時被汽車撞倒,導致髖部粉碎性骨折;
63歲的黃先生,車禍傷導致右股骨骨折
……
在3D列印技術輔助下,在術後第二天便能活動。
醫學指導: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骨傷科創傷組主任 劉宗超博士後
傳統手術時間長、創傷大、失血多,患者恢復慢。
3D列印技術能讓複雜的骨折手術變的既“精準”又“微創”。
3D列印技術的優勢
1、藉助3D列印技術,根據患者CT三維重建資料構建出1:1的3D模型,能準確瞭解骨折型別,為患者和醫生提供觸覺與視覺上的體驗;
2、能提前預演術中步驟,在體外完成模擬手術,為患者量身定製最佳治療方案,精準度高;
3、手術時間明顯縮短,術後2-3天手術部位便能活動,並能進行早期功能鍛鍊,更利於功能康復。
文/圖 馬豔萍 王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