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廣外考生調劑浙江師範大學
心路歷程
個人情況:
某雙一流學校日語專業,持有學院榮譽證書,校級獎學金等。2018年第一次考廣外日語口譯未達國家線,2019年第二次考廣外差一分進複試,最終調劑被浙江師範大學錄取。下面分享我的考研過程,包括學習方法,參考書目,公眾號以及調劑注意事項。
初試備考
政治
擇校方面,關於地區,專業,學校知名度等方面,已經有很多經驗貼中寫過,相信大家也有自己的考量了。
1)第一次考研
① 7月中旬開始第一輪學習
我基本買了肖秀榮老師的所有書,看完了《知識精講精練》送的所有課件,該做的筆記全部寫在了書上。馬原部分一定要理解其中的邏輯關係,所以花費的時間相對較多。近代史綱要主要是要有一條清晰的時間軸,而馬概部分最主要的是要學會將相似的知識點歸納記憶,比如根本目的,總方針等等。但是,我沒有回頭複習,也沒有及時整理知識框架,所以第一輪學習結束後我對知識點的印象都是模糊的。看完一節內容,就完成1000題的相應內容,但之後我沒有重複做錯題,也沒有及時將知識點查漏補缺,所以經常會犯相同的錯誤。
② 10月中旬開始第二輪複習
這個階段主要是做真題和肖八的選擇題,這時我會把錯題涉及到的知識點或者一些平時沒有注意的知識點記在筆記本上。(純屬自己判斷,所以重點不明確,會做一些無用功。)
③ 12月開始衝刺
這個階段主要是模擬和消化肖四,一定要模擬!!我一般是相隔四天模擬一次,前期的知識儲備很重要,不然做完後錯太多會受打擊。主觀題一定要動筆寫,如果實在時間不夠,也要看一遍材料,答好要點。做完一套就消化一套,選擇題出現的知識點要掌握,時政知識點要記牢,分析題不挑食記下來。
2)第二次考研
① 我是10月初開始複習。
買了徐濤老師的《核心考案》這本書,然後在微博上下載了其他小夥伴分享的“強化班”課程影片。因為我有第一次的基礎,所以這次主要是梳理回憶知識點。徐濤老師講課風趣易懂,有時候會一連看4,5個影片,但是我不建議這樣,因為不利於消化,也會削減掉其他學科的學習時間。第二次顯然是比第一次更加容易消化,跟著徐濤老師也不會覺得乏味。這期間我把第一次做過的1000題馬原部分和弱勢章節拿出來重做了一遍。(之前我是用鉛筆做的,所以可以擦掉重新做)
② 11月中旬開始,我就專心做選擇題了。
選擇如果可以拿到35分以上,就不用太擔心政治推後腿了。第一次備考時選擇題做太少,而大量做題是在記憶和回顧知識點,所以這次加大了選擇題的訓練量。政治考研領域的各位老師的預測題都做了一遍,重點推薦徐濤老師的八套卷和腿姐四套卷。當然,肖老師的四套卷是一定不可以錯過的!
最後安利兩個乾貨滿滿的公眾號:小白考研和木倉學社。公眾號總結和整理的知識點很全面很系統。比如近代史綱要和毛概部分有許多需要記憶的知識點,他們會總結出一個時間表格等等。還有肖四書上關於選擇題的解釋僅限於幾個重點的題目,但是這兩個公眾號會全部解釋然後擺出相關的知識點;分析題部分也會教你如何梳理思路,把重點框架記下來。這些資料都會有PDF版本,所以到時候複習記憶也是很方便的。
翻譯碩士日語
(此科目將兩次經驗結合起來說明)
這一門廣外的考試難度不太大,但是也很容易失分,難度在n1水平左右。
做練習的資料主要是用了N2,N1,專四和專八的參考書。N2和N1近幾年的真題試卷的詞彙題全部過了一遍,也將重點單詞標記出來了,學習累了或者零碎時間會拿出來記一記。專四和專八主要是將語法題目和閱讀做完了,專八語法考察得比較仔細,所以前期受過不少打擊。第二次備考,主要是用了綜合日語教程5,6冊以及N1真題做練習,主要是做語法和閱讀,同時建議最好是定時定量去完成相應的練習。今年廣外的詞彙題部分比較簡單,而且是選擇題,難度就降低了一部分。
1)語法部分:
如果能夠將N2和N1的語法點尤其是接續法全部弄懂,就足夠了。廣外喜歡考接續詞還有易混淆的語法點,所以複習時要記得將相似語法點總結在一起。今年考了幾道詞形相近的詞彙選擇題,平時基礎好的話也不難。所以廣外真的很注重基礎。
2)閱讀部分:
難度不大,但是分值很高,兩篇閱讀一共十道題目40分。建議練習綜合日語教程5,6冊上的課後閱讀。一定要注意細節,看清楚題目。今年第二篇文章考察的是同義替換,即選擇與原文原句意思最相符的一句話。
3)作文部分:
我關注的公眾號:初心聯盟日語和日語專業考研。公眾號有每週作文的欄目,而且會定期上傳初心外教老師修改後的學生的作文稿件。我會拿它來學習比較好的表達,思考被老師修改的部分。真的謝謝初心提供的優質資源。我還買了《優秀作文精選》上下冊,主要是拿來積累素材。關於練習,第一次備考我是一個人寫一個人背,第二次備考我在廣外日語口譯群裡尋找小夥伴一起練習,結果有十幾個小夥伴想參與,所以我們一起組建了一個群,大家相互批改作文,一週一次。自己也會更加重視這一次的練習。
日語翻譯基礎
1)熱詞部分:
《漢日日漢同聲傳譯》附錄體育領域之前的熱詞要熟記,這是廣外指定的教材所以要重視。如果記不住就找小夥伴檢測,效果比一個人記憶好很多。其次,人民網日文版和人民中國公眾號的時事熱詞也需要記憶,如果以後想從事翻譯行業,這些詞彙也是有必要掌握的。最後,一些公眾號以及老師的微博上分享的熱詞,我也有記憶一部分。當然,也會有其他博主分享時事熱詞,可以選擇性記憶。那麼今年的話,新冠肺炎相關的熱詞就要重視。總之,不管你記憶了多少,一定要回頭複習,和小夥伴互相檢測。今年考題熱詞部分考了“金槍魚”,我當時沒有想起來,可能腦子裡面塞滿了時事詞彙,忽略了基本的表達,沒能在考場上想起來。所以學習是增值的過程,不要把自己曾經記住的東西給扔了。
2)短文翻譯:
廣外每年日譯漢和漢譯日各一篇,篇幅不會很長,時間是充裕的。今年的日譯漢主要是講了翻譯相關的內容,漢譯漢主要是講某小區的用電和用電裝置相關的問題。(我不太記得準確的內容,除了幾個專業名詞不會表達,句子結構是不太難的。)聽說廣外老師很注重細節的處理,所以一定不可以掉以輕心,比如中文表達是否邏輯清晰,主賓搭配是否合理等等,爭取將句子翻譯到極致。
前期主要是用《漢日日漢同聲傳譯》和《漢譯日精選彙編》練習漢日翻譯,先將中文文字抄下來,然後合上書翻譯,結束後進行校對,(建議用A4本子,上頁中文,下頁日文)主要是校對明顯錯誤的地方和參考譯文表達比較好的地方,其他地方如果沒有出現語法錯誤,意思與原語文字無出入就不用太在意。《天聲人語》用來訓練日譯漢,曾經廣外就有考過其中的文章。初心公眾號基本每天會更新此欄目,如果前期覺得翻譯得比較困難也不用太焦慮,多花點時間查查詞典以及文章的背景資料,劃好句子結構,確保做到翻譯的“信”,即意思準確。
複試的時候才知曉初心開了天聲人語的課程,老師分享的知識也都乾貨滿滿,大家可以去騰訊課堂試聽天聲人語公開課,體驗課堂效果。除此之外,也可以用《翻譯必攜》來做翻譯練習,這本書是日本人編著的,所以表達都比較地道,值得深入學習。平時在閱讀人民網日文版和人民中國公眾號的中日對譯模組的時候也可以積累一些比較好的表達。
翻譯水平是在不斷練習和複習的過程,總結後培養起來的。如果覺得自己的水平一直得不到提高就換一個領域練習吧,或者去看看高寧老師的《漢日翻譯教程》和《日漢翻譯教程》,看看老師是怎樣談翻譯方法的,總結自己的不足,但是不要看上癮而忘記了動筆。
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
(此科目將兩次經驗結合起來說明)
1)名詞解釋:
第一次備考:我買了《最後的禮物》,內容很豐富,主要是看了政經領域和文化時事部分,但是我覺得有些解釋很官方不太好理解。也有人推薦買黃皮書。12月出的《最後的禮物》熱詞版還是可以背誦的,我第一次是在淘寶買的,其實不用去網上買,翻碩考研群會有人發PDF文件出來的。前期我分類將重點詞語寫在了筆記本上,但是因為太消耗時間所以沒有堅持下來。現在我的建議是,五月開始新建幾個不同領域的文件,之後每遇到一個詞,將新增到相應領域的文件中,但是一定要分條整理,在心裡留下大概印象。每個月末拿出來重新梳理,強化記憶,不用全部背下來,主要是要知道那個詞是什麼,考場上能有話說。出乎意外的是,第一次考試的題目突然改變了考題範圍,出現了科技和財經領域的詞語,大部分同學沒有了解這兩個領域的詞,所以很多人都被這一門成績拖後腿了。百科知識更多的還是靠個人前期的積累,很難給它一個明確的範圍。
第二次備考:因為不知道如何進行復習,也沒有太多時間自己整理,所以我買了明德尚行的強化班課件,還有他家的備考藍寶書(比較推薦,其中整理了歷年真題,各領域的重點詞語以及拓展練習)。上課課件中會提供了各領域的答題模板,可以選擇性背誦,遇到陌生詞的時候,如果能夠套用幾句話也會拿到一些分。與其說我從她們那許學習到了一些詞彙,不如說是學習到了一種學習方法和備考百科的策略。後期因為背誦的東西太多,一個人很難背下去,所以找了研友相互檢測,我們會規定每天背誦的內容,一起找資料,有時候還會聊聊天釋放壓力,分享政治學習資料等等。兩個人或者兩個以上的人一起背誦的效果是更加深刻的。所以第二次沒有第一次那麼惶恐,按部就班進行著。進考場時顯得更加有底氣,臨場發揮也不那麼緊張了。
2)公文寫作:
題中會給出一段材料,然後根據內容確認公文型別,同時要注意題乾的要求。
第一次備考:我買了夏曉鳴的《應用文寫作》。廣外主要是考公文,包括報告,通知,通告,請示等。我主要是用這本書學習公文的格式以及注意事項,如果學校圖書館有館藏或者有電子版就不用買了。對於公文寫作,第一次備考,我也沒有找到方法,當時手頭沒有真題,夏曉鳴老師的書上練習題也很少,所以我在網上找了一些文章進行練習,但是總少了一些底氣。
第二次備考:買了明德尚行的漢語寫作和百科知識藍寶書。公文寫作不用太擔心,我和研友是11月末開始每週練習一篇真題,規定在指定時間內完成,然後語音通話相互交流,指出注意事項,總結這類公文的特點。事後,自己寫好總結,再去練習相同型別的題目,進行檢測。語言表達要正式要書面化,不能太隨意,所以有時要適當改變材料的措辭。其次要學會刪減概括材料,補充主語和接續詞。總之,一個人進行不下去的時候一定要去找研友,相互學習,這也是你堅持下去的動力,會有熱心的人幫助你的。第二次的考場感覺明顯比第二次好,因為練習過積累過總結過,所有更有底氣。
3)大作文:
廣外歷年是給出兩三段材料,考生自取角度進行立意,寫一篇至少800字的文章。文體有時候會有限制。第一次是講自媒體相關的內容,第二次是講實體書店與咖啡店等休閒場所一體化的現象,電子書閱讀人數增加而紙質書閱讀人數減少的報告等等。
第一次備考:因為很久沒有寫文章,前期我在喜馬拉雅關注了高考作文素材和意林素材的頻道,睡前或者走路零碎時間會聽聽,聽文章的結構和素材。後期主要是語言表達和觀點的積累,我關注了人民日報評論,南風窗,人民論壇網等公眾號,平時會堅持看他們的文章,一是可以瞭解熱點事件,二是可以學到一些思考和評論角度。也可以適當做一些筆記,然後背誦。當時,我積累了很多但是沒有很好地消化,練筆少,所以考前慌張了。也許這是知識無序堆積,如果不整理就會變成焦慮和不安,因為沒有把它真正記在自己的心裡。
第二次備考:我差不多也用了第一次備考時運用的辦法,但是這次找了一起練筆的研友。我們利用自己手頭的資料找熱點話題,一週寫一次,相互批改。剛開始寫的時候素材少會有點生疏,但是慢慢地會熟練起來,有時候百科時事熱點背誦過的東西也可以運用到作文中。我和研友看著對方的作文總會哭笑不得,因為我們的表達很奇怪,但是自己事前察覺不到。
初試備考總結:
以上是我備考初試的一些經驗,關於學習時間的安排,我覺得因人而異,但要保證有規劃而且每天任務要詳細,最好有一個手賬本,睡前寫第二天的學習任務;早睡早起,飲食健康,堅持運動真的十分重要,第一次備考我基本不吃晚飯,就很容易產生消極情緒和低血糖現象;最後時計時完成每項任務,這樣可以慢慢戒掉拖延症,學習生活也會井井有條。
考研過程中我也無數次想逃避,那是因為我把事情想得太複雜了,也許考試試題並沒有那麼難呢。所以千萬不要埋頭苦讀啊,多溝通多考驗自己的水平是很必要的。這個過程很長,但不是要求我們一直保持很好的學習狀態,而是告訴我們要堅持學習。最後,保持心情愉悅很重要,所以我們需要幾個支援和陪伴我們的朋友和學習小夥伴,和他們一起組成一個學習圈子一起進步,慢慢積累自信。
複試調劑
初始結束到成績公佈的期間,我主要是在學習《日語三級口譯》官方指定教材,以及人民網日文版和人民中國的推文,也有看中日對譯小說,總結了一些曾經沒有總結的知識點,冷靜了一段時間。
同時報了初心的翻譯短期集訓,老師們提供的方法都很實用,也是那段時間才知道什麼是“順句驅動”。我個人覺得報班學習,知識獲取是一方面,更重要的還是學習的方向和方法檢測,避免陷入自我感覺良好的狀態。複試出來後,得知自己進不了廣外複試,於是便開始了調劑的道路。以下就分享一些個人的調劑感想和建議:
1:尋找調劑學校
微博上有很多英語專業可調劑的學校,但是日語專業的學校相對較少也沒有系統性總結。所以,我當時是按照有英語翻碩調劑的學校在考研幫和各大學校官網收集了往年接受調劑的學校。
① 首先,我們要知道一個原則:日語語言文學學碩可以調劑到學碩和專碩,包括日語筆譯和日語口譯,但專碩只能調劑到專碩。找了一部分去年有調劑名額的學校如下:
注意:北京科技大學是招非全日制調劑生。黃色背景是211學校,藍色字型是985學校。
當然每一年學校情況會不一樣
今年有調劑名額的學校大概是↓
原本發了預調劑系統的燕山大學,最終也沒有出調劑名額,往年有調劑名額的東北大學,延邊大學和中國海洋大學今年也沒有名額。而外交學院是第一次出現調劑名額,吸引了不少優秀學子。
②關於調劑意向學校:
熱門的語言學校,比如外交學院,北二外,川外就會比較難調劑,但是B區211學校競爭也會比較大,所以如果分數不太佔優勢的話會有危險,比如廣西大學每年都是人數爆滿。這次的太原理工大學也是明確地說明只要211本科學校的學生。其次,並非雙非學校就比較容易調劑,比如青島大學和河北大學,青島大學今年口譯錄取最低分是397分。我當時將青島大學作為保底學校,沒想到最終被拒絕了,很慘。有些學校會綜合考慮學生的綜合情況,但是有些學校直接按照初試成績排名。據說浙江師大是會考慮考生綜合情況的。
③我的誤區:
我有去幾大學校官網看完了老師們的科研成果,進行了一些對比,其實也沒有太懂老師們的研究課題。這個過程完全不用太費心思,大概瞭解老師的研究方向就好。
④我的調劑志願選擇:
研招網的調劑系統是凌晨開放的,我等到凌晨開啟系統,就毫不猶豫地在第一個志願申請了外交學院,但是最終沒有透過。第二個志願選擇了比較穩的浙江師範大學,後來是收到了複試通知。第三個志願更換了兩次,結果都被拒絕。這裡我特別想指出鄭州大學的日語筆譯專業的分類,這是屬於翻譯學的一個專業,所以如果直接搜 日語筆譯 是找不到他們學校的,很多同學也因此錯過了。而我知道這所學校有預調劑就提早放棄了,其實他們學校後來在調劑系統又加了幾個名額,得知真相的我後悔莫及。舉出這個例子,是想提醒大家如果之前有看到學校釋出調劑資訊,但是沒有找到的話,那可能是因為您的搜尋方法不對,不如換一種方法搜一搜,或者打招生辦電話,直到打通。
2:聯絡導師
如果確定要調劑的話,我建議在國家線出來後再聯絡研招辦和導師,如果前期聯絡是沒有太多用的,因為老師也不知道如何回答你。在國家線出來之前,可以先確認幾個想去對的學校,然後加QQ群,瞭解考生情況,還可以加各種翻碩調劑群,聊天過程中也能夠知道哪些學校是不能去踩雷的,比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只需要本科985畢業的學校,內蒙古大學也很看重本科學校。總之,保持和別人的交流,因為調劑真的是資訊大作戰。同時,可以從同學口中得知一些資訊,但是不要過於依賴他人,還是自己多去官網找比較好。所以,將學校列一個清單出來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你需要諮詢研招辦的老師,先自我介紹,講一講你的一志願學校和分數,再詢問老師今年的調劑名額,以及調劑條件,比如證書,本科學歷等等,也可以詢問調劑公告的釋出途徑和時間。有些學校的調劑資訊不一定會發布在研究生院官網,而是在外國語學院的官網,比如鄭州大學,我這次也因為個人疏忽錯過了這所學校,難過了好幾天。(油斷禁物!)關於郵件聯絡的模板:第一部分介紹自己的本科院校,一志願院校,初試成績以及寫郵件的原因;第二部分介紹自己在本科學校的個人經歷,榮譽證書和等級證書等;第三部分表明自己的科研能力,並結合老師的科研結果談談自己研究生階段的計劃;第四部分再次表明決心。具體內容,微博和公眾號上也有許多模板,一定注意禮貌用語。一旦學校發出了調劑資訊,就可以將自己的郵件發給研招辦或者導師,老師再對考生進行篩選時也會對你有一定的印象。
3:材料準備
各學校複試用的材料大同小異
下面以中國海大為例介紹↓
其中比較難準備的是本科成績單,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表。對於應屆生來說,在校期間直接找學院教務辦,比較好準備。對於往屆生,最好畢業時多列印幾份成績單,也方便找工作的時候用上,考核表的話原則上是在檔案所在地蓋章,比如你的單位,或者人才市場,如果你不想跑那麼遠,在家鄉的居民委員會也是可以蓋章的。
4:複試準備
堅持每天聽NHK的新聞,做影子跟讀和複述;其次,要找至少一個小夥伴互相聊天提問,複試還是很看重口語表達的。翻譯練習也不能停下來,每天練習兩個小時,再進行一個小時的視譯,會有一定的突擊效果。我用的是《新編日語口譯基礎篇》。最後是關於複試問題的準備。比較常見的問題是:
·你為什麼會選擇(調劑)我們學校?
·介紹本科畢業論文
·翻譯有哪些方法?
·同聲傳譯員最重要的素質是什麼?
·你覺得你適合做翻譯/同傳嗎?
·你覺得翻譯和同傳有哪些不同點和相同點?
·你瞭解多少翻譯理論?
·研究生階段有什麼研究計劃?
·你為什麼會選擇讀研?畢業後想從事什麼行業?
······
我的誤區:我下載了很多關於翻譯理論的論文,也在日文網搜了一些問答題,總有一種學不完的感覺。因為我報考的是日語口譯專業,所以我看了很多關於口譯的方法,比如順句驅動。但是都沒有用上。雖然我內心還是很想讀口譯專業,但是象牙塔很難進。我認為複試備考最重要的還是提升翻譯能力和口語能力,理論部分稍微瞭解就好。
關於考研擇校的問題,還是要選擇一個比本科學校實力更強的學校,但是也要避免踩雷,比如一志願很難上線的廣西大學等;同時語言類學校的競爭肯定是很大的,但是說不定你就是幸運的那一位。最近兩年都有調劑名額的鄭州大學和浙江師範大學,也是要注意的。
考研這個過程會比較痛苦,準備過早會因為戰線太長容易自暴自棄,準備過晚又會因為時間少容易焦慮,但是如果過度給自己施加壓力是會適得其反的。該吃飯睡覺的時候就應該去吃飯睡覺,保持一顆平淡的心,好好享受提升自己,反省自我的時光。調劑的最後一段時間,因為各種事情,我的飲食很不規律,明顯感覺自己的抗壓能力有所下降,心情的起伏波動很大。我建議前期加大訓練量,後期如果壓力大還可以適當放鬆。最後,無論是跟著老師還是小夥伴學習,一定不能丟失自我思考能力和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調劑過程變化很多,也不知道有哪些學校需要學生?自己可以去哪所學校?競爭對手實力如何?等等許多不確定性很折磨心智。現在回頭看,其實不用太拘泥這些想法上,好好準備好好學習是沒有錯的。準備充分了,調劑時看到好學校也有信心申請了,不會害怕複試被刷。其次,前期的調劑資訊一定要進行彙總,不要遺漏。最後,既然選擇了調劑,就不要選擇放棄,也不要擔憂工作的事情,堅持下去總會有學校接受優秀的你。
最後,謝謝初心各位老師的包容和理解,讓無數考研學子找到心靈港灣,給我們提供了廣大的交流平臺,讓我們少了一份迷茫,多了一份堅定。2021年的考研黨們,擼起袖子加油幹吧!希望你們都能一戰成碩,去往心中的象牙塔。
作者|美穗
排版|必愛
校對|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