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一邊鄙夷“大眾點評”,卻一邊離不開它?
“大眾點評”?不,是大眾差評
大眾點評的使用還是我一朋友強烈推薦的,她當初靠這個點評,刷了不少店鋪的美食, 避坑,不踩雷不說,還讓她找到不少當地老店美食。之後她就強烈推薦周邊的好友出門旅遊一定要下載這個軟體,既能經濟實惠,又能找到美食。記得那會“大眾點評”還是一個獨立的第三方消費點評網站,評分可靠,花哨很少,沒有專做美食大V的。評論裡的言語,也沒有那麼多華麗吸引人的辭藻描述,沒有濾鏡擺拍的圖片,都是隨手評論的真實。正是憑藉這一點,它獲得了大家的信任。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大眾點評”裡的“巨好吃”美食,變成到店之後平平無奇甚至難以下嚥的食物。
關於美食的評價的打分方式讓人不得不聯想到現在的“美食荒漠”城市評選。
在討論美食荒漠的問題的時候,討論的是本地能吃的食物還是本地可吃到的食物。比如杭州的大眾點評榜單開啟,榜上看到的不是私房菜館就是創意菜酒樓,隨意點進去看評價,精選評價一定是圖文並茂,百字以上,從環境到服務到菜品,幾乎都能誇一遍,特別是影片拍攝的,點贊還特別多。
我身邊的同事和朋友,幾乎都在下載大眾點評,當問到他們吃飯參不參考軟體上的評價,他們幾乎都是“人間清醒”的回覆,先看差評再決定。
但是完全看差評也不太準確。評價往往是由多方面構成,就餐環境,工作人員服務態度,菜品口味。有時候菜品差強人意,但服務態度極好,差評就不大會給,只會委婉表示菜品需要升級。如果遇到服務態度不好,菜品一般的,那毫無疑問會得到差評。海底撈就是以服務出名,海底撈的火鍋很好吃嗎?強烈推薦我下載大眾那個朋友,她第一次去海底撈就被服務震驚到,一路恭迎她進店,落座後給小零食,吃累了還可以美甲,飯後還送水果,工作人員還能幫忙下火鍋。一次好感後,她就到處在朋友圈子裡宣揚這家店的服務態度,用信譽推薦一定要去海底撈吃頓飯。
前段時間,我在一家新開的川菜館吃飯,和朋友在點菜期間,就聽到隔壁桌的人在和服務員溝通自己是平臺v8,美食博主,有多少粉絲,有多少關注度,可以為店宣傳,拍攝影片。這家川菜館口味還是可以的,該麻該辣都沒少,就是沒有評價裡寫的那麼的誇張。隔壁桌的,光拍照就拍了很久,照我朋友的吐槽,川菜不熱著吃,涼了還能好吃嗎?一下子上那麼多菜,能吃完才奇怪。
大眾點評還能不能信任呢?作為商家也很無奈,不積極點,評分上不去,就沒人來吃飯。有個開店的朋友抱怨過,運營“大眾點評”已成為餐飲商家非做不可之事。透過優惠、贈送禮物、返現賄賂食客好評,不這樣做,店鋪的客流就起來得很慢,特別不是處在熱門商業區的鋪子,更要這麼做。朋友新店剛開業那會,就有不少自稱美食營銷號的人員,上門詢問合作,一開始朋友沒有同意,之後三天兩頭就有幾個上門溝通流量利弊。沒過多久,為了生意也開始合作。
看大眾吃飯評價不靠譜,那其他平臺呢?只要是專業運營的美食號,賺錢才是生活的第一要義,評價和探店影片堆積下的美食,好不好吃真的是看個人自己評斷,不是一人評價什麼就是什麼。我朋友愛喝砂鍋粥,不愛吃煲仔飯,喜歡幹炒牛河,不喜歡蒸腸粉。喜好有區分,可不能一句話就一杆子打死,正好這家粵菜館師傅幹炒牛河沒做好,沒有砂鍋粥,就評判這家店不好吃,內在原因就是因為這家店沒有我喜歡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