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良渚、殷墟、大運河……每逢節假日,這些“網紅打卡地”從風景到文創,總是引人關注、頻上熱搜。
你或許不知道,這些“網紅”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大遺址。
不少大遺址推出的文創產品大受歡迎,甚至成為社會話題。(圖片來自網路)
“大遺址”字面看上去頗為“高冷”——按照官方定義,它主要包括反映中國古代歷史各個發展階段涉及政治、宗教、軍事、科技、工業、農業、建築、交通、水利等方面歷史文化資訊,具有規模宏大、價值重大、影響深遠特點的大型聚落、城址、宮室、陵寢墓葬等遺址、遺址群及文化景觀。
事實上,大遺址折射中華文明5000多年的璀璨光芒,它們的保護、發掘、展示工作,與公眾生活、特別是精神文化生活緊密相關。
良渚、殷墟和圓明園(從左至右)。不少人們印象中的“名勝”都是大遺址。(新華社圖片)
國家文物局近日印發《大遺址保護利用“十四五”專項規劃》,對未來五年大遺址保護利用工作進行謀篇佈局。
自“十一五”開始,經過3個五年規劃的努力,我國已經形成了以150處大遺址為支撐的大遺址保護格局,評定公佈了36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這些文化瑰寶,是我們感知文明、賡續文脈的橋樑紐帶。“十四五”時期,大遺址又將給我們帶來哪些驚喜?
考古發掘不僅是文明探源的手段,更是讓文物“活起來”的基礎工作之一。圖為三星堆遺址4號“祭祀坑”出土的銅扭頭跪坐人像。(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作為這份規劃的基本原則之一,“堅持考古支撐”格外搶眼;在規劃的數項主要任務中,“加強大遺址考古工作”排在首位。
這意味著未來5年,考古研究將貫穿於大遺址保護利用全過程。
“在確定‘十四五’時期大遺址時,重點考慮能夠體現中華文明發展主線的重要古遺址古墓葬,及時增補重大考古新發現,確保大遺址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司有關負責人說。
圖為工作人員在仰韶村遺址第四次考古發掘現場作業。(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你可曾想過,為什麼神秘的三星堆魅力無窮?原本只是成都平原上的3個土堆,精美奇詭的考古發現讓它名揚天下。
你可曾想過,為什麼恢宏的良渚古城引人遐思?那些看上去與別處並無二致的丘陵與水道,在4代考古人的接續奮鬥中講述文明的傳奇。
我們今日在遺址地看到種種輝煌燦爛,皆由考古揭示。大遺址之所以不僅僅是一個“網紅打卡地”,就在於它所承載的使命,並不在於呈現一片絕美風光,或是“土豪”般展示奇珍異寶。對公眾而言,以持續不斷的考古發掘、層出不窮的研究成果,更加清晰而生動地講述文明故事,是大遺址保持生命力與吸引力的源泉所在。
遼闊的中華大地上,大遺址的情況千差萬別:有的像新疆交河故城(左圖)這樣遠離城市、交通不便,有的如西安大明宮(右圖)一般與百姓生活緊緊相連。(新華社圖片)
文物保護與考古發掘,最終是為了傳承文脈、賡續文明。
規劃提出“提升大遺址展示利用水平”“推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高質量發展”兩項主要任務,並且吸納已有經驗做法,如舉辦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建設一流遺址博物館、實施大遺址研學精品工程等。
一言以蔽之,從強調大遺址的開放數量,轉變為重視開放服務質量和效果。
5000多年歲月如歌,中華民族並不缺少精彩的文明傳奇。我們盼望的,是悠長曆史的精彩講述與創新表達。
大遺址開放服務質量的提升,最根本的要求是在考古工作的堅強支撐下講好文明故事,使大遺址成為一本本人人愛看的“文明教科書”。一個一流的遺址博物館,不會滿足於客流量達到多少,不會滿足於低層次文創產品銷售。它所呼喚的,是用心傾聽、用心品讀的觀眾。
出品人:趙承
監製:鄔煥慶
統籌:吳晶、林暉、朱基釵
記者:施雨岑
編輯:王薇、廖翊
新華社國內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