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學習軍團·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解放軍報記者 康子湛 通訊員 胡世堅
2021,傾聽中國軍隊的實戰化腳步
■解放軍報記者 康子湛 通訊員 胡世堅
庫爾勒·視野
從賽場眺望未來戰場,大視野、大格局推動構建更高的實戰化訓練座標系
從賽場到戰場有多遠?
今夏,“國際軍事比賽-2021”中國庫爾勒賽區“戰火”點燃。在這一國際性賽事中,中國參賽隊共斬獲8個單項第一、3個團體第一,包攬庫爾勒賽區所有金牌。
回望賽場,眺望戰場。參賽官兵早已走出勝利的歡歌笑語,將“戰火”延伸至頭腦之中。在覆盤與反思中,大家得出這樣的共識:賽場奪冠不等於戰場打贏,從賽場到戰場的距離還很遠。只有認真總結比賽背後的經驗、做好比賽的“下篇文章”,才能不斷縮短賽場到戰場的距離。
“多國軍人同臺競技、互學互鑑,參賽官兵的視野進一步開闊,訓練觀念受到衝擊與洗禮,對實戰化訓練和未來作戰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產生了持續而深入的思考。”連續多年參與賽事組織工作的裁判長助理、陸軍防化學院副教授馮正超深有感觸。
在馮正超看來,只有將變化的比賽標準和規則有機融進軍事訓練大綱,才能促進部隊實戰化訓練的深入發展,掀起更大範圍的實戰化練兵熱潮。
今年11月上旬,與庫爾勒相隔數千公里的南部戰區陸軍某旅,年終考核場上呈現諸多新氣象:掩體不再規規整整,取而代之的是交通壕、廢舊汽車等不規則掩體;實彈射擊距離不定、顯靶時間不定,還穿插武裝越野等課目……
“考核內容、條件設定、考評標準實現全面升級,得益於借鑑國際軍事比賽貼近實戰的條件場景、規則標準和設定經驗。”該旅領導的一席話,道出了國際軍事比賽的魅力所在。
透過庫爾勒賽場,回望一年來人民軍隊備戰打仗的鏗鏘足跡,我們還看到了什麼?
從賽事本身看,今年,我國首次選派海軍、空軍、火箭軍部隊參賽,為賽事注入新元素的同時,也為更多軍種提供了練兵舞臺。
跳出賽事來看,更加重要的是帶給了廣大官兵新的視野格局和思維理念。庫爾勒就像一個座標系的“原點”,輻射推動各部隊持續探索實戰化練兵之路。
一年四季,大江南北,全軍不同層級、不同規模的練兵比武活動如火如荼。他們積極參照國際軍事比賽經驗,引入別人探索的、融入自己思考的,努力使訓練內容與作戰任務相一致,條件設定與戰場環境相一致,訓練標準與作戰要求相一致。
賽場連著戰場。變單一競賽為綜合比拼,變固定場地為靈活展開,變專門比武為訓比結合,海軍陸戰隊某旅積極探索群眾性練兵比武新路徑,持續激發官兵訓練新潛能。
該旅組織爆破骨幹集訓,輕型機步營二連連長畢貞平帶領官兵進行“小組爆破”攻堅戰法示範,小組內每名戰鬥員都能擔任爆破手,極大提高了連排掃清殘餘障礙的速度——據介紹,“小組爆破”戰法就是連隊骨幹在該旅群眾性練兵比武過程中,針對水際灘頭障礙多、難攻克的情況探索出來的。
我們常說,有怎樣的視野和格局,決定著構建怎樣的座標系,最終決定能夠達到怎樣的高度。這一年,全軍官兵以步履鏗鏘、奮勇前行的姿態,用行動作出了回答。
西北大漠·迭代
同一個座標點位上,演繹著戰鬥力“時代之變”
還是這片熟悉的“戰場”——西北大漠。
還是這場熟悉的“戰鬥”——已走過10個年頭的空軍“金頭盔”之戰。
熟悉的背後,呈現的卻是全新景象。
今年8月,“金頭盔-2021”檢驗性考核在西北大漠上空激情上演。
將錘鍊戰鬥精神嵌入考核全流程、將不同建制混編組隊、在酷熱夏季組織高強度連續考核……面對一系列創新,飛行員直呼“熟悉卻又陌生”。
“戰爭,不僅是武器的對抗、智慧的碰撞,更是精神和意志的較量。”作為兩屆“金頭盔”獲得者,空軍某訓練基地司令員許利強介紹,“金頭盔-2021”特意把作戰態勢設成險局,以牽引部隊加強對飛行員自主決策、機組協同配合、團隊應對風險等能力的培養,檢驗飛行員的戰場應對能力和戰鬥意志。
雖然已經過去了幾個月,但空軍航空兵某旅飛行員呂東晶仍然對這一幕記憶猶新——
俯衝、翻滾、爬升,戰機穿梭,導彈突襲……
在戰友被“擊落”的危急情形下,呂東晶堅持奮勇拼殺。打完最後一枚導彈後,他仍伺機尋求近身殲敵……最終扭轉戰局、贏得勝利。
每當回憶起這一仗,呂東晶都不禁感慨,實戰化演訓既是軍事鬥爭準備最直接的實踐載體,也是戰鬥精神淬鍊最難得的活水源頭。
“當前,空軍裝備更新迭代很快,科技含量呈指數增長,把武器裝備學深研透是奪取空戰勝利的必要前提。”空軍航空兵某旅副參謀長徐揚說,在此基礎上,思維理念也必須同步“迭代”,這次“金頭盔”檢驗性考核將“空中拼刺刀”嵌入戰鬥全程,正是出於這個考慮。
循著西北大漠上空的硝煙,回望2021年我軍演訓場上的一幕幕火熱圖景,我們看到,全軍上下的實戰化練兵效果日益凸顯,不斷“迭代”、不斷擦亮的,不僅僅是“金頭盔”——
在陸軍青銅峽合同戰術訓練基地,“西部·聯合-2021”演習於8月9日至13日舉行。中俄雙方共派出兵力1萬餘人,投入多型飛機、火炮和裝甲裝備,混合編組、合帳籌劃、同臺合練,演繹出一場現代化聯合作戰實景。這場演習,呈現出“從獨立籌劃到合帳籌劃”“立體規劃戰場空間”“中軍帳直聯單兵平臺”等一系列亮點。
塞北大漠,朱日和聯合訓練基地,9月10日上午傳來戰報:“跨越-2021·朱日和A”演習實彈檢驗圓滿結束。
“熟悉的朱日和,帶給了我們全新的收穫。”參演的第78集團軍某合成旅副旅長徐勇介紹,此次演習模式全面創新,部隊在首次實兵實彈戰術演習結束後,就地展開一個月的補差訓練,隨後投入第二場演習,進行能力補差驗收。部隊將演習中暴露的短板和問題解決在演練場,解決在演習中。在這片蒙古語意為“心臟”的古戰場,再次泵出新鮮的“血液”。
對於火箭軍官兵來說,“天劍”系列演訓活動則是他們的“朱日和”。依託這一實戰化訓練平臺,一枚枚導彈昂首起豎、直指蒼穹。“火箭軍組織對抗性檢驗性訓練、整旅整團實案化訓練,強化聯合火力打擊訓練……”《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如此描述火箭軍推進軍事訓練轉型升級之路。
……
隨著我軍實戰化練兵不斷深入,朱日和、青銅峽、確山、山丹、洮南、三界等一處處實戰化標高不斷被重新整理,“跨越”“金頭盔”“天劍”等一個個實戰化演訓品牌不斷被擦亮,演訓水平不斷提質增效。一年來,一支支精銳之師在相同的座標點上,演繹著戰鬥力“時代之變”,全軍練兵備戰蹄疾步穩,呈現出更加彭勃的態勢。
大海深處·重塑
沿著現代戰爭的軸線,向著“星辰大海”大步邁進
“起錨部署!”
今年10月16日凌晨,彼得大帝灣附近海空域,驟然傳來的一聲指令,打破了南昌艦的寧靜。
官兵快速完成航渡前工作,在戰位準備就緒。駕駛室內,他們借螢幕反射的微光熟練操作,戰艦調轉方向起錨航行;海圖室內,航海長段春傑與副航海長陳鵬在作業燈下實時標繪海圖。
從參加中俄“海上聯合-2021”聯合軍事演習開始,包括南昌艦官兵在內的兩國參演海軍圍繞通訊演練、編隊透過水雷威脅區、消滅浮雷、編隊防空、對海射擊、聯合機動和晝夜聯合反潛演練等課目展開深度合作。
10月18日,演習結束後的第二天,中俄海軍10艘艦艇及6架艦載直升機組成聯合編隊,組織實施首次海上聯合巡航。
中俄聯合編隊從彼得大帝灣出發,橫渡日本海,穿越津輕海峽,經西太平洋南下,穿越大隅海峽進入東海。巡航期間,中俄聯合編隊組織了聯合航渡、聯合機動、實際使用武器等課目演練。
穿越津輕海峽,參演海軍官兵的熱血澎湃。他們正在用鏗鏘有力的步伐詮釋“征途是星辰大海”。
透過津輕海峽這一座標點,縱覽2021年我軍練兵備戰圖,全軍官兵踩著新軍事革命的節奏、沿著現代戰爭的軸線,不斷跋涉前行,不斷取得新的突破,不斷向著“星辰大海”大步邁進。
9月6日至15日,“共同命運-2021”國際維和實兵演習在陸軍確山某訓練基地舉行。這是中國軍隊首次組織的國際維和多邊實兵演習,也是首次以聯演形式檢驗維和待命部隊建設成果。
作為服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實踐,中國、蒙古國、巴基斯坦、泰國等國1000餘名參演官兵混合編組、聯合指揮、一體行動,圍繞“多國維和部隊聯合行動”課題,共同完成臨時行動基地建設、警戒巡邏、武裝護衛、保護平民、應對暴恐襲擊等多課目連貫演練。
眾多“首次”的背後,是人民軍隊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忠實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履行大國軍隊國際責任,全面推進新時代國際軍事合作的使命擔當,更是一場全軍官兵的能力重塑。
東部戰區某航空兵旅的辦公樓大廳,懸掛著一張空白圖板。該旅的前身,正是毛主席“3次點將”的部隊。“榮譽屬於過去,這是一張面向未來的考卷,每天都在審視著我們。”一位飛行員這樣說。
火箭軍“導彈發射先鋒營”營區內,“距離下一場戰爭打響可能還有0日”的標語極為醒目。
無論是“空白圖板”,還是大大的“0”,刻畫的正是全軍官兵只爭朝夕練兵備戰的姿態。面對千山的關隘、萬水的激流,人民軍隊唯有跋涉向前,才有崛起的支撐、復興的保障。
武漢·轉型
一場場頭腦“風暴”,打開了一扇扇轉型、轉變、升維的大門
時至今日,談及那場“旅長大考”,火箭軍某旅旅長周勇坤仍“回味無窮”——
時間回撥至今年5月,火箭軍“劍鋒-2021”導彈旅長競賽考核在武漢拉開序幕。那是周勇坤時隔兩年再次出戰“旅長大考”,作為“過來人”的他,不僅沒有輕車熟路般的從容,反倒是心裡“打起了鼓”。
“考核不設定射擊、體能等基礎專案,檢驗的是我們運籌帷幄的核心能力。”周勇坤回憶道,這場大考的模式與以往完全不同,以各自的實戰任務、實編部署、實裝武器為藍本,一旅一卷,直指戰場。數十名旅長分別帶參謀團隊進行籌劃作業、特情處置、決心陳述、戰法介紹、質詢答辯,與戰時作業條件相一致,還原指揮員的戰場角色。
首次“一旅一卷”、首次“旅長主導+團隊輔助”、首次按照聯合作戰綱要構建評分標準……火箭軍的這一個個開創之舉,引發了全軍上下的廣泛關注。
曾多次在重大演練中擔任主裁判的火箭軍指揮學院指揮系主任鮑偉說,在這個考場上,有“失敗”,但沒有“失敗者”。“失敗”是因為暴露了軟肋;沒有“失敗者”,是因為他們在上戰場之前發現了軟肋。無論得高分還是得低分,旅長們都得到了比分數更重要的收穫。
“如果考場剝離了旅長的戰場角色,也就脫離了實戰的需要。”如今再回首,周勇坤對這次考核的意義看得更加透徹:這場前所未有的導彈旅長競賽考核,是為了更好推動軍事鬥爭準備細化落地,提高指揮員謀戰務戰的核心能力,立起練官練將的鮮明導向。
什麼是指揮員的核心能力?如何實現深層次轉變?回望一年來人民軍隊備戰打仗的鏗鏘足跡,聚焦指揮員核心能力,一場場頭腦“風暴”席捲全軍——
國防大學推出全新的聯合作戰指揮培訓班人才培養方案,與中央軍委新頒佈的聯合作戰綱要等對錶對標,與戰區聯合作戰指揮體系全面對接,指揮類課程教學內容更新率超過90%,百餘個作戰指揮類課題進入常態教學;陸軍組織合成部隊演訓模式規範化集訓,參加集訓的近200名將校軍官緊盯備戰打仗需要、規範基地練兵模式、深化戰法訓法創新、最佳化訓練方法手段……
雁陣高飛靠頭雁,萬軍佈陣靠良將。在練官練將的鮮明導向助推下,全軍指揮員正加速向謀略型、打仗型、科技型、聯合型轉變,“實戰先實訓、練兵先練將”的步伐越走越堅定。
回望2021年我軍練兵備戰、謀戰思訓的一波波熱潮,全軍各級指揮員牢記使命,帶領部隊官兵走在強軍征程上。我國安全環境、軍事鬥爭態勢、我軍使命任務、現代戰爭形態等都在發生新變化,身為指揮員只有主動順勢轉變、乘勢而上,準確把握新時代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深研現代戰爭和作戰理論,才能撥開戰爭迷霧,駕馭勝戰之道,不負黨和人民的重託。
步履鏗鏘,是為了新的抵達
■解放軍報記者 康子湛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2021年,歷史長河中,一個註定不平凡的時間座標點。
回望2021,我們迎來了建黨百年,開啟了“十四五”規劃的全新徵程;回望2021,中國軍隊備戰打仗步履鏗鏘勢不可擋。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橫戈馬上行。
回顧這一年來中國軍隊的實戰化訓練腳步,我們不由會感嘆,全軍各項演訓活動的座標之廣、場次之多、陣勢之大、要素之新!我們更感嘆,以戰領訓、以訓促戰,實戰化訓練理念已經深入人心、深入到每一個戰位!
“面對越來越近的‘敵’機,到底打還是不打?”陸軍某合成團中士楊龍強面對“唾手可得”的“戰果”,冷靜分析、果斷放棄打擊,避開了“敵”方投石問路的詭計……年末觀訓,本報推出“2021沙場觀訓·來自班長的‘覆盤報告’”專欄,以“班長的眼睛”為覆盤視角,洞察沙場之變,回顧留在官兵腦海中的勝仗之思。
風之疾,草木知。透過“班長的眼睛”,我們看到“戰術末端”的本領越練越強——
面對上級的“迷霧”通報,空軍某旅三級軍士長鬍勇華,堅持己見成功研判“敵情”;戰場指令遲遲未到,陸軍某旅四級軍士長趙王傑當機立斷,帶領班組轉移陣地……
傾聽“班長的腳步”,我們更聽見實戰化腳步的聲聲迴響——
無形戰場,海軍某旅上士譚羨文透過“技”“謀”合一,看穿對手的詭計;狙擊陣地,武警某支隊下士楊玉峰透過“戰場犧牲”,真實體味到沒有敵情觀念的“制高點”恰恰也是“暴露點”……
習主席說:“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演兵場上,一朵朵翻湧在實戰化練兵潮中的浪花,匯聚起排山倒海之勢;一名名官兵的實戰步伐,匯聚成整支軍隊的鏗鏘步履。
這些足跡遍佈祖國大江南北,踩出了一個個實戰化座標,構建起了新時代的實戰化座標系,既標定了我們在哪兒,也標定了我們未來要向哪兒去。
時間記錄堅實的腳步,歲月鐫刻奮鬥的足跡。從剛過去的建黨百年眺望建軍百年,全軍官兵是在以怎樣的姿態繼續奔跑?答案迴響在每一個實戰化演訓場上,更激盪在每一名官兵的腦海中:步履鏗鏘,是為了新的抵達!
(學習軍團·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