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幸福加油湛,文字搬運工,為大家抄錄《中華上下五千年》,每天更新一到兩篇。點右上方“關注”,閱讀不迷路。
禹伐三苗的勝利,是夏王朝誕生的前奏曲。在人類歷史發展程序中,一種新制度的建立並非一帆風順的,通常會受到舊勢力的阻礙,傳統思想,習慣勢力總是要在各方面頑強地表現出來,尤其是在社會大變革中,新舊勢力的鬥爭也總是透過名種不同的方式反映出來。我國的奴隸制度就是在氏族、部落間的聯合兼併戰爭中發展建立起來的,夏王朝也是在氏族、部落間的聯合與兼併戰爭中發展建立起來的。
相傳舜推薦禹為華夏部落聯盟領袖時,已經是83歲高齡了,他仍按照部落聯盟的傳統,讓位以後,出外巡守,表示不再參與聯盟中的政事。在古書中,“巡守”又作“巡狩",巡是巡視,狩是打獵。古書中解釋巡守為天子巡視諸侯駐守的地方,這是建立了王朝以後的事。在堯、舜時期,雖然部落聯領袖也到各氏族、部落的所在地去巡守,但部落聯盟領袖讓位後的巡守,更多的還是一種外出遊獵的性質,古代田獵打野獸是一種遊樂, 同時也是一種軍事演習,是一種練兵的方式。舜是從何年開始巡守的我們無從得知,但總歸是他讓位給禹的三年以後。
關於舜巡守和死的地方,在古書中還有另一種記載, 認為舜巡守是“禹逼舜”(《韓非子•說疑篇》),也就是說,是禹把舜逼跑了:認為舜是“卒於鳴條"(《孟子•離婁下》)。鳴條在今河南封丘東。這有可能是指的以舜為首的有虞氏部落和以禹為首的夏族勢力壯大後發生矛盾,起了分化,一部分南遷,一部分東遷,後來在兼併中也融合到華夏族中,成為夏王朝的國民了。
舜出外巡守時,除率領軍隊外,還將他的兩個妻子——娥皇、女英帶上了,巡守的路線由北向南,一路上停停走走,跨過長江來到蒼梧山區,終因年紀太大,病死在蒼梧,葬在九嶷(yi),這裡就是後來叫作黃陵的地方,在現在湖南寧遠縣的東南部。
神話中“二妃淚酒斑竹”的故事,就敘述了舜南巡的事。故事說,舜帶著娥皇、女英“二妃”南巡到湘水邊,二妃見湘江兩岸長滿了青青的竹子,非常喜歡,於是舜就把她倆留在湘江邊上等候他,然後自己領軍繼續向南巡守。但到了第三年,舜走到蒼梧就得病死了,凶信傳到在湘水邊上等候他的娥皇、女英那裡,“二妃”沿著湘江撫竹慟哭,哭得眼中流出鮮血。血淚灑在青竹上,留下痕跡,最後淚也哭幹了,就雙雙跳入湘江中。後人為了紀念舜和娥皇、女英,在九嶷修建了舜廟,在湘江邊上修建了二妃廟,叫作黃陵廟,把湘江邊上生長的竹子叫“湘妃竹”,把生長在洞庭湖和湘江流域的一種竹皮帶有斑點的竹子,叫作“斑竹”,認為那是娥皇、女英的血淚所染。
舜死後,禹按照華夏部落聯盟的傳統,為他舉行了祭奠,辦理喪事,守孝三年。當時,禹的勢力已經很大,但他還是按照部落聯盟的傳統,表示讓位給舜的兒子商均,自己住到老根據地陽城去了。此時,形勢已經和以前大不一樣了, 所謂“天下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史記•夏本紀》),也就是四方擁護禹的氏族、部落的酋長們,都不去朝見商均,而去朝見禹,表示擁護禹做領袖,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禹於是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國號曰夏後,姓姒(si)氏”(《史記•夏本紀》)。我國曆史上的第一個王朝一一夏王朝就這樣誕生了。從時間上來推算,這是在公元前21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間的某一年發生的事。夏後即夏王,古書中稱的夏后氏,就是指以禹為首的姒姓夏族。
禹建國時的都城在何方,古書中的記載不同,史學家們的說法也不同。見於記載的有陽城、陽翟、平陽、安邑和晉陽。陽城在今河南登封告城鎮,陽翟在今河南禹縣,平陽在今山西臨汾西南,安邑在今山西夏縣西北,晉陽在今山西太原市南的晉源鎮。上述五個地方除晉陽外,都分佈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西南部。從關於夏文化的發掘考察來看,部分學者認為設在河南西部的可能性較大。
禹建立的夏王朝,以原華夏部落聯盟為基礎,統治地區由原來的中原地區擴大到黃河上下,大江南北。當時,這些地區小邦林立,社會發展階段也各不相同,雖然,禹伐三苗的勝利迫使這些氏族、部落統一在他的領導下,但仍然只是一種聯盟的形式。而且,在當時,地處東方的東夷部落勢力也很強大。禹徵三苗時,曾想聯合東夷共同出兵,可“禹攻三苗,而東夷之民不起"(《戰國策•魏策二》)。東夷集團與三苗有婚姻關係,當然不願助禹攻三苗。但也應該看到,東夷部落中的一些氏族酋長, 又與華夏部落聯盟有聯盟關係,如皋陶和益,都是來自東夷的氏族酋長,在舜時就在聯盟中擔任過職務,後又協助禹治理洪水,所以儘管夷之民不願助禹伐三苗,禹也沒有對東夷用兵。禹建立夏王朝以後,為了緩和與一些氏族、 部落的矛盾, 先封堯的兒子丹朱於唐(今山西翼城西),封舜的兒子商均於虞(今河南虞域西北),使其“皆有疆土,以奉先祀"(《史記•五帝•本紀》);禹做部落聯盟領袖時,曾準備推薦皋陶為自己的接班人,但皋陶死得早,禹因皋陶最賢,所以封其後人於英[春秋時期的蓼(liao)國,在今河南固始東北)和六(今安徽六安境內);同時又封與夏同姓的姒姓氏族、部落以及與夏后氏有婚姻關係的酋長們,如司馬遷所說的有扈(hu)氏、有男氏、斟尋氏、彤城氏、褒氏、費氏、杞氏,繒(zeng)氏、辛氏,冥氏、斟戈氏,以及原來的一此氏族、部落為主諸候。
安撫華夏部落聯盟中的各氏族、部落之後,為了統一江南地區各氏族、部落和鞏固對東夷的統治,“禹南省方,濟於江”(《淮南子•精神訓》)。“省方"就是巡視,禹是以天子的身份到東南各地去巡守。當禹走到塗山(此塗山又名當塗山,在今安徽蚌埠市西,淮河東岸。有的古書中說,“禹娶塗山氏女”之塗山即此地,這種說法不準確。據研究,塗山氏部落應在三塗山,在今河南嵩縣西南,伊河北岸)時,就住了下來,和各方諸侯約定時間來塗山相會。到了相會的時間,從四方趕來的氏族、部落酋長多達萬人,而且都帶來了朝賀的禮物,大國進玉,小邦獻帛,所以後世史家說:“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此次諸侯相會,舉行了隆重的祭儀,祭天祀土,表示禹是受命於天帝,是天之子,從而掌管天下,同時也奏起大夏之樂,表演幹羽之舞。許多從邊遠地區而來的諸侯、方伯(泛指地方長官),看到如此有禮儀的祭祀,欣賞了如此聲情並茂的樂舞,對先進的中原文化讚不絕口,不得不佩服禹領導有方;大夏之樂又歌頌了禹治水之功,幹羽之舞又顯示出夏軍的威武雄壯。於是,那些諸侯、方伯同聲稱頌禹的功德,都表示願臣服於夏王朝,歲歲稱臣,年年納貢。禹雖然顯示出天子的威儀,但為了擴大夏王朝的疆域,鞏固王朝統治,將各地的氏族、部落統一於夏王朝,就封前來相會而未有封號各氏族、部落酋長為諸侯或方伯,並和各方諸侯、方伯商定每年向夏王朝進納貢賦的種類、數量,最後向大家宣佈了規定的貢獻。這些來自黃河流城、大江南北的諸侯、方伯也表示會遵照天子之命執行,不起二心。
塗山大會諸侯,是禹向天下四方宣告夏王朝建立的一個標誌,也是禹力圖統一全國的體現。 禹未用武力征伐而使四方諸侯(氏族、部落)臣服,一方面是禹平治水土,發展了農業生產,使人民安居樂業,有功於全國人民,人心歸服;另一方面是社會長期發展的必然結果。氏族社會發展到末期,各氏族、部落的內部經濟都在不同程度上有較大發展,如在黃河流域和江淮兩岸的一些氏族、部落內部,較早地開始了分化。伴隨著社會財富的逐漸增加,階級分化日益明顯,以掠奪異族財富、人口和擴大地域為目的的兼併戰爭也在增加,在這些長期的、大大小小的兼併戰爭中,各氏族、部落都力圖將其他氏族、部落統一於自己的勢力之下。以禹為首的夏族在這些氏族、部落中是勢力最強大的,對三苗征伐的勝利,顯示出夏軍巨大的軍事威力,因此統一天下的任務由禹建立的夏王朝來完成,是順理成章的事。
塗山大會以後,禹為了紀念這次歷史意義重大的盛會,將各方諸侯、方伯進獻的金(青銅)鑄了九個青銅鼎,象徵著統一天下九州萬國,為夏王朝鎮國之寶,這就是所謂的“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左傳•宣公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