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門設伏兵,一舉殺掉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隨後又包圍皇宮,逼迫父親李淵立自己為太子儲君,史稱“玄武門之變”。
大家對這段歷史肯定都非常熟悉。這裡有一個問題:李世民為什麼一定要殺掉親兄弟?
很多人會說,為了爭奪皇位啊。如果不是李世民先下手為強,死得就很可能是李世民。因為李建成和李元吉也在處心積慮地除掉李世民。
這回答對,但是還不夠深入。
請大家設身處地地想一想,你會為了利益,哪怕是天大的利益,去殺掉親兄弟,挾持父親嗎?
兄弟姐們之間爭奪財產很常見,因為利益打架,打官司也很很多,但鬧到要以命相搏,殺對方全家的卻很少見。
有人會說,最是無情帝王家,皇位不是一般的利益,是至高無上的權力,當了皇帝就擁有一切,因此對皇位的角逐,會讓人發瘋。所以,李世民兄弟發瘋了,要殺掉對方。
其實,並非如此。李家兄弟並沒有瘋,他們很冷靜,但停不下來,他們很清楚,有一種東西在背後推著他們向親兄弟開刀,只有把對方毀滅才能結束這一切。
什麼東西在推動呢?
利益,是團體利益,而非個人利益。
假如是個人利益,也就是爭奪皇位只是李世民兄弟個人之間的事,那事情還相對容易解決。比如,兩個人私下裡見一面,一個對另一個說,算了,咱親兄弟沒必要弄得你死我活,我讓了,我退出,甚至一個隱居起來,讓另一個繼位。繼位者能得到皇位,隱居者也能獲得美名。
這不是我主觀臆測,歷史上確實發生過好多次。
《史記》記載周太王生有三子,長子泰伯、次子仲雍和小兒子季歷。 季歷的兒子姬昌聰明早慧,深受太王寵愛。周太王想傳位於姬昌,但根據當時傳統應傳位於長子,周太王因此鬱鬱寡歡。泰伯明白父親的心思後,就和仲雍借為父採藥的機會一起逃到荒涼的江南,自創基業,建立吳國。
吳王傳了十幾代到了吳王壽夢這裡,壽夢有四個兒子,四個兒子都有資格繼承君主之位,但相互謙讓。
也就是說,歷史上兄弟之間爭奪皇位雖然是主流,主動讓位的雖然少,但也並非沒有。這說明,如果是個人利益,只要自己讓一步,悲劇是可以避免的。
那李世民兄弟們為什麼互不相讓呢?
因為他們之間爭的不僅是個人利益,而是團體利益。李世民廣招賢才,形成了天策府集團,李建成是太子,周圍也聚集著自己的一幫黨羽。
兩個團體以爭奪皇位為目的,展開了殊死搏鬥。這裡只有贏家和輸家,絕不可能和解。即使李世民和李建成個人想讓步,身邊的人也不會同意。假如秦王或太子讓位,那等於是毀掉了身邊所有人的前途和生命,還牽連家人和所在家族。這代價太大了,根本讓不起。
擺在李世民兄弟倆前面的選擇題就是:
1.鬥爭到底。贏了皆大歡喜,團體的利益得到大大擴充,家人世世代代傳承皇位。輸了是技不如人,願賭服輸,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這種情況,無論輸贏,付出都有價值。
2.妥協,讓步。皇位肯定是沒了。贏得可能性已經沒有了,輸得不明不白,家人和黨羽都不理解,家人和團體死的窩囊,不明不白。
這種情況,輸得毫無價值,把家人和黨羽的生命當兒戲。
只要是正常人都會選擇鬥爭到底,符合自己一方所有人的利益。李世民、李建成不僅是正常人,還是人中龍鳳,李一龍,李二鳳,自然會戰鬥到底。
總之,個人利益的爭奪,還有讓步空間,還有和解的餘地,團體利益的爭奪,會綁架團體內部所有人的利益,會把獨立的個體變成團體的工具人,工具人只能服從團體的利益。
古人說,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屠狗者是獨立個體,會為朋友兩肋插刀,讀書人是某些團體的工具人,所以會言不由衷。
大家也可以說一下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