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離中國近代史上最近封建帝國。
說到清朝疆域的變化,筆者覺得從愛新覺羅氏的發家史及沒落史梳理一遍,便可知曉中國版圖的擴張與割讓。
鐵骨先祖定基業,錚錚鐵蹄踏中原
明初時期,從女真三大部率先發展的建州女真部,即愛新覺羅氏已經為日後的進軍中原開始建立堅實的基礎(注:明代在東北地區建州女真聚居地設定了“建州三衛 ”),可見當時的女真部落歸明政府管制。而建州女真之所以能日趨強大也與它親近明朝統治密不可分。
萬曆十一年,努爾哈赤的祖父,父親被明軍殺害(歷史上是說誤殺,但就努爾哈赤之後的做法,筆者覺得不是),可以說這是他起義的導火索。努爾哈赤在此後五年時間裡統一了建州女真,並將野心放在了明代領域。
不愧是馬背上的民族,努爾哈赤的戰績可真是該令他二百多年以後的子孫們感到羞愧。
在此後的三四十年中,努爾哈赤一統遼東地區,這樣明朝在東北政權進一步被瓦解。
而之後的清前期帝王們都延續了努爾哈赤的血性,如皇太極時聯合蒙古各部不斷對明朝展開攻勢,攻打北京的同時委派阿敏、嶽託等六位貝勒統兵三萬禁軍佔領大半個朝鮮,並且在之後的幾年中對朝鮮又發動數次戰爭,最終朝鮮與明決裂,對大清俯首稱臣。
與此同時,又與科爾沁聯合瓦解元代餘族建立的漠南政權,將內蒙古地區納入管轄範圍。這樣北方和遼東等大部分地區都在大清統治之內,明朝的北方屏障徹底崩塌,這便是“明末亡,而插先斃,諸部皆折入建州……”
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便集中開始對疆土的控制和拓展 ,一路拿下陝西、江南,攻佔揚州,並消滅殘明勢力建立的三王政權。
順治三年時,派出“徵南大將軍”博洛進攻浙閩地區;同年,肅親王豪格連破大西軍營,滅掉喪盡天良、殘暴無比的土匪張獻忠。
之後清的鐵騎踏入兩廣、川南之地,在清軍進攻和明軍的潰敗中,清朝的統治已將中國內地大部分地區掌握在手中。
康熙二十年,平定三藩,之後第二年,命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率領軍隊攻陷臺灣,第二年將臺灣歸內地所統轄
1689年《尼布楚條約》的簽訂,將中俄兩國東部的邊界確立,協議達成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含庫頁島在內的地區隸屬中國。
康熙曾經三次親征,潰敗噶爾丹,最終將喀爾喀蒙古併入版域。
雍正期間,清派年羹堯、嶽鍾琪征討青海和碩特部,大勝,青海完全歸於清朝版圖。
乾隆年間進攻大金川,平定四川西北部,統一天山北路,平定大小和卓;1762年 伊犁將軍的設定統管了整個新疆地區 ,並且派出永久性的駐軍,這為鞏固中國西北邊防,開發邊陲做出了貢獻。
內憂外患山河不保,條約簽訂喪權辱國
在乾隆中後期往後的一百多年時間裡,大清國道中落,祖上歷代的錚錚鐵騎踏出的疆土,在俄國、日本、八國聯軍等西方列強的侵略下,由條約的形式一塊一塊割讓出去。
《南京條約》《天津條約》《璦琿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分別割出香港島、外興安嶺以南的六十餘萬平方公里、九龍半島、烏蘇里江以東的土地含庫頁島,新疆帕米爾高原,澳門,臺灣以及澎湖列島,外蒙古等地。至此,大清的疆域也被瓜分得只剩內地各省,這也就回答了為什麼晚清很無能,卻還有大片疆土的原因,先祖以血肉打的江山,卻被後代拱手讓人。
不過晚清時代有一位名臣不得不提到,清末時,西北地區戰火四起,英國、沙俄也想乘機分得一杯羹。他們對伊犁、西藏地區虎視眈眈並佔領了一些地區。如此看來,新疆地區的收復迫在眉睫,保得西北之地,內地的安保才不會被破壞。
主戰派左宗棠看清形勢,親征新疆,周密部署,連續收復吐魯番,咯喇沙爾和庫爾勒,迫使沙俄退出伊犁。左宗棠收復新疆,粉碎了英國、沙俄從西北部進軍佔領中國的意圖 ,這樣才是中國不在在受東邊海防的戰爭的同時還有西部地區的被蠶食,如此也為保得中國內地的完整做出了莫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