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清王朝,是我們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我國的歷史上自然也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由於清朝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個朝代,大家對於清朝的相關歷史瞭解程度,相對而言也是比較深的。
對於清朝歷史的看法,也往往呈現出不同的意見,褒貶不一。有些人認為,清朝年間,統治者屢次大興文字獄,造成了嚴重的思想禁錮,給社會帶來非常大的負面影響。有些人認為,清朝後期對外屢戰屢敗,被迫對西方國家割地賠款,將中華民族帶入了半殖民地的苦難深淵。但是也有人認為,如果從領土面積上看,清朝是我國封建王朝中領土面積比較大的一個朝代,同時它也奠定了現代中國的領土基礎。
我們究竟應該如何看待清朝的歷史呢?對於晚清統治者的腐朽無能、喪權辱國,我們是一定要予以堅決批判的。但是,我們也不能因為清朝後期的屈辱歷史,就將清朝的歷史功績一概抹去。
清朝在其統治的中前期,鞏固了國家的統一,奠定了現代中國的版圖,這也是應當肯定的。
清朝前中期是怎麼鞏固國家統一,奠定當代中國版圖的?而在清朝後期,哪些失去的領土成為了中國至今的傷痛呢?
我們先說清朝前中期。明末清初清軍入關,陸續擊敗了各路農民起義軍以及南明政權,逐漸控制了中國大陸大部分地區。南明大將鄭成功發現在大陸的抗清局勢愈發嚴峻,於是決定:帶領明軍轉戰臺灣。從荷蘭殖民者手中奪回被他們侵佔的中國領土臺灣,以之作為新的抗清據點。
光復臺灣後,鄭成功及其子孫在臺灣繼續打出明朝的旗號,與清朝相抗衡。
康熙皇帝在位中期,派出大軍攻佔臺灣,鄭氏家族歸順於清朝。至此,清朝最終全部完成了中國統一的歷史任務。
在平臺之戰結束後,有大臣提出:既然反清勢力已全部擊敗,那麼就可以從臺灣撤軍了,棄之不顧也無大礙。但是施琅堅決反對這種看法,極力陳述臺灣島對國家的重要性以及放棄臺灣島的危害。最終康熙皇帝採納了施琅的意見,設立臺灣府,並且派兵駐紮。此為清帝國之定東南。某種意義上,這可以看作是康熙皇帝對鄭成功復臺事業的繼承。
再看東北。明末清初,清朝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對關內的戰事中,主力部隊都在對付明軍以及農民起義軍。而且,清政府後來還要應對吳三桂等人的三藩之亂。因此,清朝對自己的龍興之地,也就是東北地區的防禦反而出現了鬆懈。
當時的歐洲,沙俄的實力逐漸強大了起來。俄軍鐵蹄已經翻越了烏拉爾山脈(歐亞大陸的分界線),向西伯利亞擴張,開始逐步逼近中國邊境。趁著清朝東北防務空虛,俄軍藉機侵入了黑龍江流域,並且修建了侵略據點。在穩定內部政局後,康熙皇帝兩次發兵東北。透過兩次雅克薩之戰,清軍給予了沙俄沉重的打擊。中俄《尼布楚條約》確定了中俄兩國的邊界劃分。在此後一百多年間,中俄邊境一直都處於比較和平的狀態。此為清帝國之定東北。
看完東部,我們轉向西部。當時,盤踞在亞洲內陸的準噶爾汗國國力越發強大起來,成為了清朝的一大敵人。準噶爾汗國並不像高中歷史教材中描述的一樣,是一個普通的部落。相反,在當時的世界舞臺上,它也稱得上是一個強大的帝國。
準噶爾汗國聘請瑞典教官訓練軍隊(瑞典在當時是數一數二的歐洲強國,俄國雄主彼得大帝在與瑞典的作戰中也是先敗後勝),又獲得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火器。準噶爾軍隊甚至一度擊敗清軍,打到離北京只有幾百裡的地方。
可以發現,準噶爾汗國是一個非常棘手,但又必須消滅的敵人。如此,我們也就明白了:為什麼需要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祖孫三代才能消滅準噶爾汗國。康熙皇帝年間,清軍三徵噶爾丹,最終將外蒙古成功納入中國版圖。
後來,準噶爾汗國發兵進犯西藏,清軍入藏作戰,擊退了準軍。雍正皇帝設立駐藏大臣,加強了中央政府對西藏的控制。此為清帝國之定西南。乾隆皇帝年間,清軍最終徹底滅亡了百年大敵準噶爾汗國,遊牧民族對中原王朝的威脅成為歷史,西域之地也被納入了清朝版圖。
自唐朝中期因安史之亂失去千年之久的西域之地,此時終於再次迴歸中國。它也因此得名“新疆”。此為清帝國之定西北。
隨著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陸續平定,清朝鞏固了中國的統一,奠定了現代中國的領土基礎。我們經常會在外交發言中聽到“自古以來”這四個字。而我們所使用的這個基準,指的就是1820年的清帝國版圖。當時的清帝國疆域,超過了1300萬平方公里。
那麼,在清政府晚期丟失的領土中,哪些令人感到痛惜呢?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軍和法軍長驅直入,攻陷了北京。俄國趁火打劫,恐嚇清政府。清政府一面害怕俄國的兵威,一面又希望俄國出面調停,於是與俄國簽訂了割讓土地的條約。
俄國借用英國和法國的兵威,割佔了中國北方大片土地。中國東北自此與日本海出海口永遠隔絕了。我們一直聽到“振興東北”的口號。試想一下,如果中國依舊擁有日本海出海口,那麼東北很有可能就是另一番光景。近在咫尺的海參崴不凍港,成為了中國人民心中永遠的痛。
誠然,我們不能因為歷史恩怨否定當前的中俄友好關係,否定前蘇聯對中國的大量援助,但是,我們也不能因為當下友好,就遺忘掉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
清朝後期,控制了印度的英國殖民當局向西藏滲透,逐步侵奪了藏南地區,單方面劃入英屬印度界內。藏南地區並非苦寒之地。在印度洋季風的影響下,當地雨水充足,氣候宜人。中國政府從未放棄對藏南地區的主權。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我們至今還未能對這一地區實際控制。相信隨著國力的日益加強,我們可以在有生之年見到藏南地區的迴歸。
再看海洋。由於當年帝國主義列強多從海上侵華,中國的海洋權益在清朝晚期不斷喪失。中國與日本(侵華列強之一)、越南(當年的法國殖民地)、菲律賓(當年的美國殖民地)之間的海洋權益糾紛,也是當年帝國主義侵華遺留下來的惡果之一。幸好,隨著中國國力的不斷增強,中國對爭議島礁的實際控制力度也日益加強。比方說,中國海警船對釣魚島已經實現了定期巡視。
回顧清朝後期的屈辱歷史,再放眼如今繁榮富強的盛世中國,我們更加堅信:只有一個強大的國家,才能保障國家的主權完整,保障廣大人民的安寧生活。清朝後期的屈辱歷史,永遠不會再次上演。